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6,(2):17-21
《莺莺传》是唐代三大传奇中最受后世关注、争议最多的作品。当代学者关于《莺莺传》数千篇之多的研究论文探讨争议的最大热点是崔莺莺与张生的爱而无果。文章立足学界对《莺莺传》的研究现况,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张生对莺莺爱而离弃的根本原因当在于莺莺的身份问题;《莺莺传》是文人集体创作的成果;《莺莺传》塑造了爱情中一个生新奇绝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唐宋之际,传奇作者开始较多关注女性,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女性由此进入传奇并成为主角。《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分别是唐、宋传奇的优秀作品,从《霍小玉传》到《谭意歌记》足以见出埋没已久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逐渐复苏。本文从《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的对比入手,分析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呈现及其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元稹的《莺莺传》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文字优美、描写细腻而流传甚广。正因为如此,对《莺莺传》的解读历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当我们重新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莺莺传》中或隐或显地交织着三条重要的线索,全篇结构呈"斜月三星"状。因此,启动这"三把秘钥"无疑对深入探讨《莺莺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爱情三部曲包括《李娃传》、《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爱情题材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为例,试图通过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个典型市井女性,即李娃、霍小玉、崔莺莺的悲剧形象来探寻女性形象悲剧性的根源及其主客观表现,旨在反思女性悲剧形象对当代女性探寻自我出路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代爱情传奇被誉为唐代传奇中成就最高者。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号称中唐"三大爱情传奇"。小说中的三位女子李娃、莺莺、霍小玉皆为美而多才、积极追求爱情婚姻幸福的女性。然而她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一个皆大欢喜,一个则另嫁他人,一个以死殉情。正是因为三位女性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她们命运迥异。而这迥异的命运却共同折射出一个制度森严、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6.
《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厢》载录崔张往来诗词书信,在内容、数量以及往来唱和的情况上,同中有别。《莺莺传》中往来应答的少,依韵唱和的没有;《董西厢》中出现了依韵唱和的情况;《王西厢》中则绝大多数是往来应答、依韵唱和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崔张爱情形态由单向过渡到双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莺莺传》研究一直是无稹研究的热点,张生即元稹自寓是大多数数学者都认可的观点,而吴伟斌先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极力反对自寓说。事实上,《莺莺传》是一篇自传性小说,吴氏用小说性否定自传性显然是不可取的。而且,吴氏对元稹恋爱的考订存在明显失误,其学术批评方法也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8.
导语:唐代诗人元稹曾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爱情佳句,还创作了以自己为原型,反映“才子负心,佳人薄命”的唐传奇《莺莺传》。短短的《莺莺传》竟成了后世文人创作的蓝本。金人董解元以《莺莺传》为蓝本,将其改写为“才子佳人,以恩报德”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莺莺传》研究百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莺莺传》研究较为冷寂,研究不够广泛、深入,方法单一,主要是鲁迅赞同的北宋王铚所谓“张生即元稹自寓”的观点,影响较大。后五十年,《莺莺传》研究热闹起来,研究的视野拓宽、方法多样,对《莺莺传》的创作时间、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型、崔张离异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红娘形象,历来为人民称道,但这是基于《西厢记》而言。有人以为,《莺莺传》里的红娘地位无足轻重。那么,在《莺莺传》中,红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1.
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稿》中指出,唐传奇诸作者中“所作不多而影响甚大,名亦甚盛者”是元稹。虽然他的传奇只有《莺莺传》一篇,但无论当时或后世,取材于它而创作的诗词及戏曲,只有李朝威的《柳毅传》可以与之比敌。元稹的《莺莺传》产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末至二十一年初。在《莺莺传》的篇末,元稹已明确地作了交待:“贞元(甲申)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予于静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相似文献   

12.
黄伦峰 《现代语文》2010,(4):149-150
《西厢记》故事本于《莺莺传》无可非议,但其结局的设置显然是受了《世说新语》"贾韩故事"的影响。它借鉴了包括《世说新语》"贾韩故事"在内的故事,将《世说新语》的品藻形式、《莺莺传》的传奇形式、董《西厢》的说唱形式,改编成真正的戏曲。  相似文献   

13.
《莺莺传》为元稹自寓的观点,学术界早有公论,但尚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对照元稹与“张生”,相合之处有三;对照元稹的其他作品,也有三篇可断定为是写其与莺莺之情的,这些都可证明《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此外,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婚外的恋爱生涯》一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
《莺莺传》写的是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关于悲剧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论者多着眼于社会因素而忽略文本中人物形象自身的特点。本文立足于文本自身,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把《莺莺传》放在产生它的那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大背景上来考察。通过这样的研究,文章得出结论:《莺莺传》是时代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莺莺传》人物原型历来引人猜疑.鉴于此,在认真研读原作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认为莺莺既非通常认为的大家闺秀、名妓,也非元氏亲属或其长吏侍妾,而是唐代贵族小妾所生的庶出女儿,在父亲亡敌后被逐出家门.元稹在演绎这段往事时借用了河间府妓崔徽及京城名妓霍小玉的故事,张生即作者自况.因为《莺莺传》杂糅了崔徼的情事,才使得人物颇多可疑之处;尤其是张生的行止颇为突兀,使《莺莺传》成为一出“怪剧”[1].同时,从原作的疑点入手,联系相关资料,印证了莺莺原型即徼之少年时所恋慕之落魄千金,兼有河间府妓崔徽与京城名妓霍小玉的影像.  相似文献   

16.
唐元稹《莺莺传》,以其独有特性,此起宋人关注。但因为宋代政治文化的变更,使人们更加理性地来审视这一段才子佳人的韵事,因此在文人特有的多情之中,更融进了诸多道德伦理的思索。而宋王朝对于文人思想的钳制,也使得他们的审美较之唐王朝产生了较大转变,内敛含蓄、清雅婉约的词风成为一时之盛。同时,随着鼓子词等的发展,《莺莺传》也开始以唱词的形式出现.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为其在后世向戏曲的演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拟从宋代人对《莺莺传》的解读出发.探寻《莺莺传》在文学发展中的各种因素,以期更清晰呈现这一文学母题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游仙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莺莺传》是唐传奇中最富盛名的爱情小说,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游仙窟》和《莺莺传》加以对照,不难发现,这两篇唐传奇中才子佳人形象、情节构成、感情模式以及表现手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成为后世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基本范式,从《游仙窟》的"纵欲"到《莺莺传》的"忍情",文人性观念从开放转向内敛,这种转变也促使了后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情爱关系由重"色"向重"情"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从唐代传奇《莺莺传》到金代《西厢记诸官调》.又到元杂剧《西厢记》.崔莺莺的形象由妖孽变成佳人,又由佳人变为抗争的女性,这一历史演变.体现了妇女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逐渐上升.也是人民为争取自身解放而取得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文学史上先后出现的两部题材相同的优秀作品。它们虽然都是承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演变而来,但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超过了元稹的《莺莺传》。这里谈一下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的情线景衬特色。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莺莺传》的艺术魅力得到了的读者的广泛认同。探究其艺术魅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奇"之魅,即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奇与情节设置之奇";真"之美,莺莺这个典型形象符合现代文学理论的"特征性"原则,具体、生动而独特,这一点与小说的自叙传性质密切相关;矛盾的张力,作品中的多重矛盾吸引读者探索作品为表层话语所遮蔽的深层意识,产生了一种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