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高校图书馆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三农"建设与发展服务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尤其是具有信息资源优势的高校图书馆更要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摆正与"三农"的关系,开展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探索为"三农"服务的目标,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途径,为"三农"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媒介接触时长的空间分布 在本次调查中,人们媒介接触的总时长为292分钟,其中在"自己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64.1分钟,在"他人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4.5分中,在"私家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3.2分钟,在"出租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中,在"公交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4分中,在"地铁/轻轨"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1分钟,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分中,在"街道"上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3分钟,在"工作或学习场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9.4分钟,在"银行、商店、邮局、宾馆等室内公共服务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3分中,在"餐馆、酒吧、茶馆、快餐店等室内餐馆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2分中,在"电影院、歌舞厅、网吧、体育馆等室内文体娱乐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9分钟,在"其他室内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4分钟,在"其他户外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钟.  相似文献   

3.
二、居民各类媒介接触空间分析1.空间中的媒介接触时长在本次调查中,媒介接触总时长为292分钟,其中在"自己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64.1分钟,在"他人的住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4.5分钟,在"私家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3.2分钟,在"出租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钟,在"公交车"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4分钟,在"地铁/轻轨"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1分钟,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分钟,在"街道上"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3分钟,在"工作或学习场所"中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9.4分钟,在"银行、商店、邮局、宾馆等室内公共服务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3分钟,在"餐馆、酒吧、茶馆、快餐店等室内餐馆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2分钟,在"电影院、歌舞厅、网吧及体育馆等室内文娱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0.9分钟,在"其他室内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2.4分钟,在"其他户外场所"发生的媒介接触时长为1.6分钟.(见表3)  相似文献   

4.
更新服务观念,重塑图书馆形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读者服务,是重塑图书馆形象的根本途径.只有更新服务观念,树立变"以书为本"为"以人为本"、变"文献服务"为"知识服务"、变"读书场所"为"教育培训基地"等服务理念,才能深化其教育职能、重塑其形象、确立其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5.
倗戈"用燮不廷",李家浩先生信从清代学者马瑞辰的说法,将"燮"读为"袭"。但"燮"、"袭"通假目前没有发现例证,将"燮"读为"袭"的立论和举证都存在很大问题,实际上不足采信。倗戈"用燮不廷"之"燮",应当训为和,"用燮不廷",与毛公鼎"率怀不廷方"、逨盘"方怀不廷"含义相近,谓协和那些不来朝觐的国家。清华叁《说命中》简3之"燮强",整理者李学勤先生读"燮"为"袭",非是;廖名春先生训"燮"为"和","燮强"指团结诸"强",正确可从。又清华叁《芮良夫毖》简13"畏燮方雠"、简14"燮仇启国",整理者赵平安先生将"畏燮"之"燮"读为"袭","燮仇"之"燮"训为"和",前后解释不同;其实"畏燮方雠"之"燮"也当训为"和","畏燮方雠"谓以威力协和四方之仇敌。  相似文献   

6.
"有巢氏"因发明"巢居"而得名。大巢、有巢氏皆为民族首领,为人民做了诸多的如"筑屋"等造福于民的好事,被人民推崇为"王天下"的尊位,其为华夏民族的"建筑始祖"。  相似文献   

7.
关于《左传》地名"夷庚",以往学者多训"夷"为"平",训"庚"为"道",认为夷庚通谓平道。实际上"夷"当读如字,指东夷,"庚"读作"康",为四通八达之大道。联系春秋地理,夷庚当是以宋国彭城为枢纽的交通网络专称。  相似文献   

8.
档案学家讨论的问题,是"为档案寻找利用者"与"为利用者寻找档案",抑或是"让每件档案都有其利用者"与"让每个利用者有其档案"的问题.档案人的使命是什么?是"为档案寻找利用者"抑或是"为利用者寻找档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是"让每件档案都有其利用者"抑或是"让每个利用者有其档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9.
孙树敏 《兰台世界》2015,(6):134-135
本文介绍了陈旸的人生历程:首先就是接受"儒士"的相关学习和锻炼,主要目的是为"为学"、"为官"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是在"为官"的时候形成的"为学"结果——《乐书》,通过《乐书》的编著试图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0.
《保训》为周文王临终遗言,"中"解为中道是恰当的,然而对"中"应有所区分,不可一味都解为中道。篇中舜"求中"、"得中"的"中"可解为中道之义。"叚中"及"追中"的"中"是指旂、旗帜,象征军权、军队指挥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