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张可久散曲风格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可久散曲体现了清与丽、华与平淡的统一,并由此而有超越的意味,受到元后期曲坛的激赏,成为当时散曲创作的时尚和主流。从他的散曲中可以窥见元后期仕人的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2.
小山酷爱山水,一生游历甚丰。或是倚然远游,或是择隐婆娑;或是宦游奔走,亦能兴发山水情志,从而“江山好处追游遍”。发为歌咏,留下许多游观、纪行、栖迟于佳山胜水的山水散曲。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游观视野和审美视野下的山水之美,艺术性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3.
以张可久为代表的元后期散曲家,在创作上出现了回归诗词的"返祖"现象,曲风绮丽典雅。元散曲"返祖"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其他文学体裁中也较为常见。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文人们避世淡泊之心态有关,同时也受到了宋元之际出现的雅词理论的影响,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元代文人的自觉追求。这种"返祖"不但促进了散曲这一文体的创新,而且使散曲与其他文体相互渗透交融,促进了文体的发展演化,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张可久散曲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发现,其中"诗"类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谓"‘诗’类意象",隶属于人文意象,特指以诗人、诗友、做诗、诗作作为审美对象的意象,它们又可分为以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分别为中心的三个层次。"诗"类意象的频繁使用使张可久散曲形成了浓重的诗化倾向,其在散曲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呈现出一种趋向:创作主体的自我定位由浪子型向雅士型回归;曲体功能由娱乐性转变为言志化;曲作的审美情趣由世俗化走向典雅化。  相似文献   

5.
元散曲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与以往抒情性学不同的审美取向,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趋俗性。本主要论述元散曲以俗为美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其通过作品所表现出的以俗为美的独特情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山水之风由来已久,于元代尤为炽烈,并集中表现在描写山水景致的散曲作品和大量山水画作中。由于元代文人生活极为苦闷,对现实充满了无奈与恐惧,使得他们把目光和感情转移到大自然之中,寄情山水,挥毫泼墨。共同的社会感受使个体情感具有了趋同性。相同的时代精神.趋同一致的文人心态,加之“诗画一体”——文学艺术本身的共通性,造就了元代山水散曲与山水画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生命意识是人的内心世界对于生命本体和生存价值的一种体悟,是对时光易逝、生命难留的一种体验。在元代山水散曲中,色彩意象是曲家表达生命意识的良好媒介。曲家凭借色彩意象,表现出生命的昂扬,传达出生命的律动,抒发出生命的叹惋,并将寄予其中的自然美、时光美、生命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元代山水散曲中有较多的色彩意象,它们的组合并不是无章可循,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这些组合以情意为主,兼顾层次,重视设色的和谐,常常使用对比、叠加、衬托等方法,在表情达意的同时亦增强了曲子的画面美感及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就有"诗酒相生,醉乐天真"的文化特征,元代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元代作家相较于其他朝代作家而言,与酒更加亲密,"醉翁更多,醉歌疏狂,醉语益奇.""酒为欢伯,除忱来乐."人们乐时饮酒,意在欢庆;愁时饮酒,旨在除忱.元代作曲家们又有着怎样的忧和乐,寄托在酒的物质消解中.而诗酒不分家已成共识,元散曲作为广义的诗歌形式,与酒关系尤为密切,其中存在的种种酒饮酒文化又透露出曲作家们怎样的人生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元代山水散曲大多以江南景致为意象 ,注重画面布局 ,善以多重意象组松意境。在元山散曲的意中 ,多自然闲雅的“无我之境”,与唐宋诗词相比 ,显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万历二十五年,袁宏道至杭州游历,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这些诗文对西湖进行了抒写,与其在吴县、公安所作诗作相比,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气息,形成了袁宏道独特的西湖诗文特点.  相似文献   

12.
宗白华小诗创作风格与诗美观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的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宗白华的小诗意象新颖,风格独标,其中活跃着自然生命的感悟,宇宙万象的体会,既有理智的清醒与深邃,也有情绪的纯真与感动,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而以明激的理性引领创作实践,是宗白华较一般新诗诗人优越的地方,他关于“形”“质”不分的新诗艺术意境创构理论,以及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对中国新诗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得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桂林西湖曾是桂林市区最大的湖泊,经过一段沧桑的交迁后完全湮废。如今的桂林西湖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将古西湖复原是应对困境的良策。复原的古西湖能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泄洪抗旱功能等,从而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桂林“两江四湖”工程各方面成功的经验,使古西湖复原工程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所作余姚、绍兴、西湖、泰山诗作,熔物、性、情、理于一炉,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形态美的亲和力,历显山水的质感和人文底蕴,昭示“良知”的灵光。诗中充满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与寻求精神自由心路轨迹。艺术上不为世风所染,开明中期以降秀逸俊爽的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15.
杭州因西湖而闻名,景色秀美,人文荟粹的西湖吸引了历代诗人,并成为其吟咏对象。对西湖诗人及其诗词作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究杭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独特内涵,并对当下发展杭州文化,开发人文资源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1929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是中国会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博览会在组织、宣传、营销等方面均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尤其是其宣传推广方面的很多做法在今天举办各类博览会时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惠州西湖志》的编纂过程、版本源流、文字内容的勘误情况以及该书作者张友仁的人生简历进行考证,分析了该书所载史料的重大作用及其所反映的宗教文化对惠州西湖的人文社会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影响,认为该书是建设和管理现代惠州西湖,保存和编修惠州地方文献最为权威和全面的史料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惠州市西湖风景区的草本植物资源调查,发现该景区的草本植物种类总类为33科73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23科47种,单子叶植物有10科26种。在对草本植物种类、优势科和主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西湖风景区草本植物现状,并就西湖风景区今后规划发展的草本植物配制和引进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西湖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便采取了通过招标以政府向社会实体购买服务的提供方式。为了解西湖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及满意度情况,采取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模式——服务人员——满意度"为研究思路。调查结果显示,西湖区在制度设置、体系设计上已取得不错的成果,养老产业的扶持引导、养老资源的整合、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服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服务人员与老年人的沟通等问题是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责任主体需共同努力改善之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惠州市西湖风景区的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 结果表明该景区的木本植物种类总类为48 科127 种, 其中裸子植物有6 科8 种, 被子植物有42 科118 种。在对木本植物种类、优势科和主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讨论西湖风景区木本植物现状, 并就西湖风景区今后规划发展的木本植物配制和引进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