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涵 《职教论坛》2013,(1):44-4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基于经济技术发展与人口变化的趋势,提出确立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扩大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等措施,促进中高职衔接、普职渗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韩天学在《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6期中撰文,指出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同时借助系统理论与终身教育理念,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衔接与贯通的措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需要建立既独立完整又与外界相互联系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按照  相似文献   

3.
法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沟通顺畅、衔接灵活等特点,实现了证书文凭互认、升学就业兼顾、校企合作深入等多重目标,借鉴法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验,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应使教育机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学历教育,接纳多种类型学生接受同一种教育、为同一类型毕业生提供多种选择,设置第四层级教育,使同一层次教育培养多种类型人才,并树立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等值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职教论坛》2012,(34):47
马吉帆、曹晔在《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22期中撰文指出:法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沟通顺畅、衔接灵活的特点,实现了证书文凭互认、升学就业兼顾、校企合作深入等多重目标,法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验对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我国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文章探讨宁夏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对一贯制衔接模式、单独(自主)招生衔接模式两种主要衔接模式的实施进行优势分析,并对宁夏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质量提高的关键.针对中高职衔接的有关问题,只有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位决定着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本文以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为基础,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策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本科层次、探索发展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同时提出要发展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确立第四级教育——教育转换中心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魏丽丽 《现代教育》2014,(10):17-18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是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衔接、积极探寻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加强中高职学校联系等建议,希望以此促进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要形成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许多先进国家通过激励和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抢得了先机,实现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法国和英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比较,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启示作用,以达到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驶入规模扩张的良性轨道之后,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和提高已经成为核心问题.在国际上,进行质量评估认证是保障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手段.美国、德国和日本在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评估认证体制、标准和程序上都积累了大量经验,包括双层认证体制、基准性标准体系和周期性复审制度.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美、德、日三国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估也表现出一些共性趋势:外部评估与内部质量管理有机结合,质量评估与政府财政资助挂钩,质量评估与从业资格获取密切对应.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高级化而益显重要。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强国之兴衰莫不与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虽无今日之正规职业教育,但其严格的学徒制度已将职业教育的实际内容纳入其中。其后相继崛起的大国,无不以职业教育作为其实现强国之梦的基石,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莫不如此,皆以不断升级的职业教育推动其制造业的升级转换。中国从经济总量上已是世界大国,但产品的总体水平仍居于中下游,商品的升级换代还有很大的潜力,而挖掘潜力的核心就是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源于西方,以欧洲高职教育较发达的德国、英国、法国为例,对其办学机制加以分析,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启示。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教育的多元化方式、健全企校合作相关法规、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措施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法国国际影响力、维护经济利益以及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法国对外提供职业教育援助,在政府、院校与社会层面开展了援助实践。在政府层面,法国开展官方发展援助,由法国开发署提供一体化职业教育援助项目;在院校层面,法国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招收留学生,建设跨国职业教育项目,促进与受援国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在社会层面,法国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法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呈现出援助区域广泛但重点突出、援助主体多元、援助策略因地制宜、援助管理过程注重质量保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法国的烹饪技术是世界公认的最出色的烹饪技术体系,而将烹饪技术作为一门专业进行系统的教育,法国无疑是发展较早的国家。法国的烹饪职业教育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模式,而我国的烹饪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虽然两国的烹饪技法与饮食体系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在烹饪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上,法国却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产出量和销售量,在世界制造业产品的产业总量和贸易总量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正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和忽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性能质量上的劣势。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是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着误区,片面追求文凭和书本知识的倾向,导致对技能培养和训练忽视,最终将影响职业教育提供不了制造业需要的人才。因此,必须改革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孟广平同志在职教研究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为,从教育分类角度提出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对我国学习CBE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明确了学校教育与培训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分工,并提出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广义职业能力必须加强通用基础,提供终身教育与培训。这些观点对于现今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共服务类高职教育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从国家执政理念、政策的变化,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公共服务类高职教育的现状出发,系统阐述举办公共服务类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并对该类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从深化合作的角度就推进公共服务型类高职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