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隔年是近年来从西方传来的一种价值理念,它让年轻人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自己、体验生活.由于间隔年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人对其还不是很了解,不能够体会到大学生需要进行间隔年的原因,因此使间隔年在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研究了间隔年的作用及我国间隔年目前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加深人们对间隔年的认识,加快间隔年在我国大学生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间隔年"是近年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当代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流行的生活方式。从"间隔年"的思想理念和具体实践来看,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公益性项目的全新尝试。当前"间隔年"的公益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也尝试从个人、社会和公益机制等多个层面进行改进,使其公益效应能发挥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间隔年是一种体验不同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从熟悉的环境中暂时走出来,到社会中去接受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获取生活所需经验,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找未来生活的方向。间隔年作为不同意义的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在功能定位上会形成互补关系。职业教育如何利用间隔年,为学生提供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是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间隔年是一种体验不同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从熟悉的环境中暂时走出来,到社会中去接受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获取生活所需经验,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找未来生活的方向。间隔年作为不同意义的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在功能定位上会形成互补关系。职业教育如何利用间隔年,为学生提供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是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间隔年作为青年学生独立学习和成长的方式之一,缘起于16世纪欧洲的大旅行。随着这一概念的传播和普及,受到了国外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和高校的青睐。间隔年能够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成熟,有助于学生完成大学课程的学习,以创造性的方式拓展高等教育的内涵;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拓展学生国际视角和丰富其人生阅历。间隔年正日益成为国外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生》2013,(7):8-9
日前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讲述了4个堂兄弟的一次"叛逆"之举,在生活平淡安逸到让他们无所适从、只能选择麻木的时候,一次毅然决然的"重走青春之旅",让他们体验到了别样的人生。这部热播剧引发了一系列"热血效应"——在各种穷游、驴友论坛上,呼唤"辞职去旅行""过  相似文献   

7.
8.
“间隔年”兴起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是指青年学生利用高中毕业与进入大学之间的间隔期(通常是一年),通过旅行、做义工等形式到异地体验另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间隔年”能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热情,提升学业成就;丰富人生体验,促进个人成长;激发创新思维,促进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培养世界公民意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等。“间隔年”作为国外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教育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和高校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您想实地挑选英国大学,体验英式的大学生活,为您的留学计划提前做好准备吗?您想游览英国的名胜古迹,感受浓郁的英国文化吗?  相似文献   

10.
赵星 《大学生》2012,(Z2):80-81
上周末我去了一个叫犀牛青年会的活动,一样的主题,一样的一群爱好旅行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间隔年的话题又一次被打开了……第一个演讲的姑娘讲述了自己辞职去旅行的故事,讲了很多内心的纠结,以及偶尔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困窘。姑娘看着挺小,估计是近90后,工作一年半攒了3W,独自旅行精神可  相似文献   

11.
你也许会问,身处职场的自己为何需要"间隔年"?但的确有不少职场新人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些迷失前进方向.或许,你认为进入的企业与想象中有些差距,从事的也不是自己十分喜爱的工作. 这意味着你需要抽出一段时间走出去.其实间隔年的选择可以是多方位的.你可以去偏远的地方当一个志愿者,你也可以选择从事公益服务帮助他人,或者独自去周游世界撰写旅行日记,也可以申请一份海外工作.当然,你还可以一边旅行,一边获得沿途的一些工作机会.总之,好好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认真规划好自己的工作间隔年,能够有助你向更高的职业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2.
你曾说要骑车去西藏,你曾说要徒步走天涯,你是否还记得曾为未来的自己定下的目标?一个背包加上一颠向着远方的心,一些年轻人,用一年的时间去旅行、打零工、做志愿者,感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自己,也重新看待自己的明天。这就是西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的青年概念"间隔年"(GapYear),这些选择"间隔年"的年轻人,被称为Gapper。最常见的就是高中毕业与升大学之间、大学毕业与开始工作之间,一些青年人离开自己的国家,通过打工换宿、志愿服务、租房生活等形式完成旅行,他们相信,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帮助自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产经新闻》2011年8月8日报道,“间隔年”(Jap Year)是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间隔年”期间,学生离开自己的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  相似文献   

14.
毕业季来临,各大户外运动网站和论坛又热闹了起来:"暑假上路,穷游全中国。""大学毕业去新西兰,求同伴一起准备。"这些发帖的年轻人,很多都在实践着"间隔年"(Gapyear)计划。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间隔年",已经在中国年轻人中悄然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5.
坐在候机厅里,我看着落地玻璃窗外那架即将飞往乌拉圭首都的班机。面对着即将开始的全新生活和挑战,我的心里没有彷徨无措,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问号,为什么我会不感觉紧张?究竟是过往生活里的哪一个瞬间,促使我做了这个决定,为什么我会选择去南美待上4个月?在我仍旧理不清头绪的时候,真正要出发的时刻就这么突然地到来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我已经在北京住了快两年了。我可以讲我称之为日常用语的中文并且能听懂更多。有能力与当地人沟通使我在这里的经历变得更令人愉悦;我无法想象住在中国却不会讲中文的情景。如果一个人那样生活的话,那就失去太多了。我已经有五年说普通话的经历了。我在乔治亚大学呆了三年,取得了哲学学士学位。但在我开始学习中文以前,我早就对中国以及这个国家的语言颇感兴趣了。  相似文献   

17.
对英国人而言,青少年时期没出走一次,就不算经历成年的洗礼。英国有空档年(Gap Year)的传统,鼓励学生在完成中学教育,迈入大学教育之前,能花一年的时间,借着旅行与志愿者服务,探索自己人生的热爱与梦想,Gap Year现在已被认为是必要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8.
四年的大学生活,或得或失,或悲或喜,都即将成为过去,成为值得永久珍藏的回忆。值得骄傲的是,我不曾放弃追逐梦想的勇气,不曾放弃向前奔跑的希望,不曾放弃努力。而随着年岁增长而逐年增加的,除了我的阅历,还有我的自信和美丽,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这是一种积累,人生经验的积累,学识的积累,思  相似文献   

19.
《八小时以外》2012,(8):26-29
"我活着的时候像条狗,现在死的时候终于像个人了。"这是一个被印度加尔各答垂死之家收容的人临死之前说的话。在因为间隔年旅行来到这个世界知名的临终关怀收容所里之后,孙东纯度过了他人生最为奢侈的一段日子:每天面对生命的苦痛与消逝,思考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还收获了一段如同电影般的美丽爱情。  相似文献   

20.
杨晓芬  陈雨潇 《留学生》2014,(14):42-45
间隔年的精髓是一个阶段开始前和结束后,停下脚步作出调整,对当下的自我禁锢的突破,又在流浪和不断探索中重新寻找自我。对当下过快生活步伐慢下来反思,也演变成了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大胆尝试,当最终回归到生活本身时,这些经历将带来新的视角和感受。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占时代生命力的大多数,他们用脚步踏上不一样的土地带着自己的价值观面对世界的考验,考验着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