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际     
《教育》2009,(12):15-15
俄罗斯:让残疾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 目前,俄罗斯境内约有300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政府在2009年计划支出700亿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用于残疾儿童和孤儿的疾病防治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此外,俄政府还要求对残疾儿童就读普通学校的投入不能少于特殊学校,同时要求普通学校创造条件吸引残疾儿童就读。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制定特殊教育法、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的平等;建立特殊的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全面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从而促进残疾儿童教育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李维峰 《辽宁教育》2023,(24):31-34
送教上门既是特殊教育安置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特殊教育精准化服务的拓展与延伸。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要求,统筹安排学校资源,为那些因疾病和身体障碍不能正常到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为这些特殊孩子提供学籍和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9,(7):1-1
<正>为适龄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机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残疾儿童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200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有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上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深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残疾儿童学前受教育的机会率远远低于普通儿童,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也严重匮乏,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入学需求.本文主要从关注残疾儿童的重要性和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意义的角度来评述.  相似文献   

8.
日本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为国民提供机会均等、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 所谓平等教育,就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包括残疾儿童)在任何一所学校接受的教育机会、权利是相同或相等的.  相似文献   

9.
开展关爱教育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主席2006年在考察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时指出:“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利用国家、社会、自身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关爱的机会,将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关爱活动作为关爱教育资源,视关爱教育为德育的主旋律,切实做好关爱教育工作,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关爱品质,不但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同学》2006,(5)
日本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为国民提供机会均等、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所谓平等教育,就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包括残疾儿童)在任何一所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机会、权利是相同或相等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为国民提供机会均等、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 所谓平等教育,就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包括残疾儿童)在任何一所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机会、权利是相同或相等的。  相似文献   

12.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日益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的入学率和就学率标志着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3.
日本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为国民提供机会均等、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所谓平等教育,就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包括残疾儿童)在任何一所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机会、权利是相同或相等的。日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从满6周岁后的第一个4月开始入学(日本的新学年从春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都实行免费。同时还有为残疾儿童设立的盲人学  相似文献   

14.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日益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提供权威保障和实践依据。通过对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考察,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发展到"普惠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并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上提供确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日益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提供权威保障和实践依据。通过对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考察,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发展到"普惠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并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上提供确实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贫困山区的残疾儿童也有了读书的机会.在边远贫困的落后山区,特殊学校由学生随班就读到办成一个特教班,最后形成一所学校.这些都是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残疾人关怀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0-14岁残疾儿童少年800万人,其中学龄残疾儿童少年600万人。 1990年我国已有盲、聋、弱智儿童特殊教育学校746所,在普通学校附设的弱智儿童教育班1054个,在校生72000人。这样,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已有50%以上。尽管如此,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根据规划,到2000年要力争使全国多数盲、聋和弱智学龄儿童能够入学。 198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相似文献   

18.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表明,一方面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无论是与普通儿童相比还是残疾儿童内部,都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缺少法律依据和保障。黄永秀等在《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期提出了发展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撒拉族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要取得良好成效,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学校教育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就应该负起责任,指导和帮助家长对随读生进行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使残疾儿童在家里同样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和训练。根据近儿年撒拉旅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实践,我认为.若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2,(19):80-80
@刘在花:残疾儿童、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与普通儿童、少年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机会均等是公平的前提和起点。为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少年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近日佛山开始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此举极大地推进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公平进程,能够确保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