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在增强学生地方文化的保护意识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广大小学教师应该正确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积极在教学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加强小学生地方文化保护教育的方法,以求激起更多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毕节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语文教学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会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有效地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万琳 《语文天地》2014,(4):74-75
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适量地引入地方文化,利用地方文化,让学生在动态发展的大语文空间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董小微 《现代语文》2012,(3):151-153,2
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地方资源的现实情况入手,提出了活用三因,依托地方资源,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策略;同时挖掘历史文化、自然地域、社会生活等多形式的地方资源为语文综合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从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角度对其效果进行论证,从而促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地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地方文化和语文教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地方文化的嵌入式学习。基于此,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地方文化语文课程的主要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以及语文教学和地方文化传播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语文教学中地方文化的嵌入式学习,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林 《宁夏教育》2014,(12):9-10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初中阶段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文章结合笔者在心理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现状和实践的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青春期教育中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历史等的确证与表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能让语文更贴合学生,能增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和自豪感。地方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具有显明的区域特性,每一个地方的文化是不同的,可以这样说,地方文化是学生"身边的文化"。一、让地方物态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物态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环境文化、风景文化、工艺文化等。例如,江苏省海安市的物态文化是多样的,比如青墩文化、红旗民兵团文化、花鼓文化、龙舞文化、梨花节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8.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进全新的时代。为充分认识、理解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开发顺应时代发展、适合学生特点的语文研修课程和活动,不断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大附中初中语文组从三个方面开发语文研修课程,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一是增设校本研修,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二是融合北京地方特色,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带领学生走近书香世界,演绎戏剧人生。  相似文献   

9.
舒洁 《考试周刊》2013,(99):41-41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涵盖地方文化中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民间艺术、民风民俗、地域文化的品格,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改善语文课程资源结构;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的程度;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沈美琼 《教师》2019,(15):48-49
风景名胜、美食文化、民俗传统都是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若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能将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优秀的地方文化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文章针对莆田地域内各种文化资源,建议教师选择导游词、写作、分享交流等不同的授课方式,将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地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8,(1):107-111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主要有三种:就地保护、异地搬迁和发展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意识淡薄、商业化过度开发、"老龄化、空巢化"等是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健全法律法规、提升营造策略、培养自觉保护意识、坚持文化自觉才能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从精神上重新催发对根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语文课程强化的核心素养之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人文性。本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育文化素养;语文作品赏析,升华文化素养;语文写作创意,净化文化素养"三个方面把文化素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改变。高中语文是高考的重点学科,面对当前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形式,需要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和我国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构建语文核心素养;明确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含义,优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建立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等三方面来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基本方案,旨在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地处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香格里拉拥有鲜明的地方文化与浓厚的民族文化,其中古朴、别样的烟具和烟具礼仪等构成的烟具文化具有审美、历史、民族、地方等多范畴价值,是香格里拉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并在维护地区稳定、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它正面临着消亡,如何使之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从文化依赖于一定的地域环境生存和发展视角来讲,探寻其地方性策略,通过强化地方的烟具文化保护意识、以烟具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立足烟具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等方式无疑对烟具文化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乡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让乡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中,无疑是寻找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一种新举措。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实践活动: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提高审美素质;采集地方俗语、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研究民间童谣,增强责任意识;搜集地方传说,拓宽写作视野。  相似文献   

16.
将地方文化适当地融八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地方文化的语文教育特性主要体现在:地域性、人文性、工具性、丰富性、动态性。地方文化具有六种语文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语文德育功能、语文美育功能、语文课程建设功能、语文体察学习功能、语文探究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古清流关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古"遗址,自南唐以来至今历经千年,作为滁州古文化遗址的象征,它在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在现当代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破坏,急待保护与修复。提高公众对这一遗址的认知度,唤起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地方政府筹措资金,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古清流关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地方乡土文化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对其就业权益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从法律意识、契约意识、维权意识、证据意识和诚信意识这五种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入手,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高职学生主要存在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强弱不均、未能内化及发挥受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面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对其就业权益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从法律意识、契约意识、维权意识、证据意识和诚信意识这五种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入手,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高职学生主要存在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强弱不均、未能内化及发挥受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面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