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晓青 《考试周刊》2011,(66):203-204
学习网络理论是美国批判教育学家伊里奇所提出的.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依赖,寻求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途径。同时,学习网络理论突破了学校教育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性,使人们的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成为可能.也为学习型社会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晓青 《考试周刊》2011,(69):19-20
作为二十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理论,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的提出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追根溯源,其理论体系的建立有三方面的原因:对学校的依赖和贫困现代化的加深;学校对知识的垄断,和学习的异化;学校的无能和垄断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张晓青 《考试周刊》2013,(10):162-163
学习网络理论是由美国批判教育学家伊里奇所提出的,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依赖,寻求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途径。学习网络理论的提出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追根溯源,其理论体系的建立有三方面的原因:向贫穷开战的失败;贬抑学校运动;多元的教育理论流派。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淘汰选拔教育模式 ,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后者具有对前者批判继承的关系 ,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指导地位。二是必须划清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界限。三是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的根本宗旨。四是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必须改革和完善民主机制,批判"官本位"。  相似文献   

6.
段莉 《益阳师专学报》2002,23(4):113-114
应试教育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淘汰选拔教育模式,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后者具有对前者批判继承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自主合作学习背景及概念 课程改革是教育的整体性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是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三个转变"的标志;这次课程改革是对教育领域的全新洗礼,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批判,是对陈腐知识内容的摒弃,是对"机械"学习方式的裁汰;它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改变着人们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晓青 《考试周刊》2013,(16):161-162
学习网络理论由美国批判教育学家伊里奇所提出,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依赖,寻求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途径。伊里奇构建学习网络理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向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提供一生中任何时候皆可利用的资源;使所有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的人都能找到想从他们那里学到这些知识的人;向所有希望对公众提出问题的人提供相应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张晓青 《考试周刊》2010,(50):15-16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虚拟学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追本溯源,虚拟学校构建的理念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虚拟学校两种基本模式——校外模式和校内模式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阐明虚拟学校与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在教育资源、教学时空、教育模式、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王水生 《成才之路》2010,(13):66-66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然而,现实学校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致使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育人"的目标。然而,广大体育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还很肤浅、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一、校长应当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校长应当具有良好的法律索质,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提出的要求。同时又是当好校长,管好学校的需要。 1.法律素质是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对校长提出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是对二十世纪的教育成果积累的继承和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教育改革表明,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徐向洋创立了以"择差而教"为特色,在"行走"中教育的行走学校。这所新兴的行走学校的产生,不在于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多大的贡献,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多大的影响,而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域外"视野,让我们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师这一职业以及行走学校自身进行一些新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弗莱雷是20世纪来自巴西的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得益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及成人教育理论对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但其"教育即政治"、"批判意识是教育走向解放的根本出发点"等观点有一定局限性,应批判地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李寅滢  鲁森 《考试周刊》2009,(4):228-229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班干部"制度本应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但是却逐渐演变成一种评优的方式,"班干部"变成一种对学生评优后的奖励。因此,这种错误思想的形成,就在班集体中产生了"官"即"权"、"官"即"荣誉"的消极影响。这种思想对学生、学校教育乃至社会风气都产生深刻影响,我们的教育应该从根本上深刻反思学校教育中这些消极影响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谭文杰 《教师》2011,(8):35-36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强调初等教育要学习音乐和体育。音乐可以产生精神状态的美,使人富于智慧;体育可以产生形态举止的美,使人勇敢节制。在现代教育里,特别是在学校的课程中,音乐和体育这两种被古代圣贤推崇的教育方法被有形无形地降低为"次要"的课程。按照柏拉图的思想,现代教育难以培养出"完美"之人。当今的教育经常被批判功利性太强,当教育界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古代圣贤的思想或许会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认同,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为基点,透析杜威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揭示其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探索科学发展问题的新视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旨在营造一种新的学校文化精神;坚持“素质本位,内涵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学校教育理想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理想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保证将。"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如何有效利用校内外各方面教育资源,办活教育、办好教育,是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上海市金山区较长时期以来,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聚焦学生的"活动与生活",深入开发并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架构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桥梁,搭建学生实践、活动教育平台,实施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对接;学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对接,使学校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求同学习"与"求异学习"相结合,在"学生学得活,教育有实效"上探索出一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为此,本刊走访了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郑瑛副局长,并将金山区校外教育的新思考、新探索和新经验推介给广大读者,希望能对各区和各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