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却并没有明确说自己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又是用什么贯串起来的。后人恰恰多就这两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已。关于孔子的"道",有三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仁"、"礼"、"仁与礼";关于"一以贯之"的"一",有的认为是"忠恕"(这种说法较为普遍),有的认为是"中庸",也有的认为是"仁",还有的认为是"礼"。不管哪种说法,要搞清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如果从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中庸思想的形成、孔子的人生实践来分析其思想观念,就会明白,"中庸"应该是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这一章记载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围绕着"言志"这个中心所进行的一次谈话。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尽管说话的口气,表达的方式不同,有的说得直率一些,有的说得委婉一些,然而实质都是希望在政治上发挥自己的才干,有所作为。而曾皙言志不仅是个人理想的体现,也是孔子政治理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何晏、程颢、朱熹、钱穆注释不够详细具体,今人陈广达、白彤东二先生认为此句于孔子平生行为有矛盾。作者通过研究分析总结认为此句意义有三:一是孔子阐述自己理想中的政治是各守其位,各司其职;二是警告破坏礼制的乱臣;三是不谋其政不是"不谋政",而是不谋某一具体职位上具体的政事,抽象的"大政"还是"谋"的,只是换一种方式,办教育、培养从政官员而已。  相似文献   

4.
陈军 《上海教育》2011,(10):46-48
《论语》各章,均是对话或自言。对话有问答,自言也有问答,各臻其妙,各具其境。孔子本人在问问答答之中对某些"问"也有所评论,如"大哉问"等。大者,境界高也。为什么说这样的"问"境界就相当的高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论语》记录了弟子问孔子的问题一百多个。对于弟子之问,孔子有其要求:一是善于发问;二是不耻下问;三是问一得三。  相似文献   

5.
田谷华 《新课程研究》2009,(6):33-34,46
校本培训的终极目标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个教师由初登杏坛到胜任教学到成为一方名师,必须炼就十八般武艺,而其中最基本的功力就是做好"四课"这篇文章。笔者这里说的"四课"不是指四种课型,而是和"课"有关的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九江将成为长江沿岸暨鄱阳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浅谈九江经济发展的优势、弱势暨对策等"一文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一、震撼与激动。主要有四:一是"所见略同,不谋而合";二是"两个第一,难能可贵";三是"九篇文章,效应轰动";四是"实地考察、名不虚传"。二、优势与弱势。(一)九大(比较)优势:区位优势;低成本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水资源优势;文化厚重优势;战略定位优势;政策倾斜优势;国家战略优势。(二)三个(相对)弱势: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两个三"与"三个二"有点不协调。三、对策与建议。一、继续加大发挥区位优势的步伐与力度;二、继续加大解决"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这一主要矛盾"的步伐与力度;三、继续加大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的步伐与力度;四、继续加大行政区划调整的步伐与力度;五、继续加大发展县域经济的步伐与力度;六、继续加大调整"两个三"与"三个二"的步伐与力度。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他的主要思想学说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生致力于"为学"。本文从好学、会学、博学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为学"之道。  相似文献   

8.
程秀娟 《现代语文》2013,(10):60-61
在浙江绍兴有大文豪鲁迅的"三味书屋",关于"三味",作家吴伯箫在《早》这篇文章中写道:"据说这里的‘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就是书香……"而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三味",与语文教学有关,是指:"书声味"——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欣赏味"——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中蕴含的各种味儿;  相似文献   

9.
既述且作岂不更好天津刘朔孔子曾用"述而不作"来形容自己在教育中只传述别人的东西,而没有创造发明,著书立说。其实他谦虚,他不仅言传身教,而且删改《春秋》留给后人传阅。《中国教育报》1996年8月15日"群言堂"栏目中有一篇文章《"述而且作"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处在钱潮滚滚,充满焦躁危疑忧惧情绪,人与自然、人与人疏离感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开私塾,拜孔子,背儒经,无疑是希望收到调整心态、从容对待潮流挑战的效果。孔子的价值观中有哪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目的?现认为,要认识孔子其人其学,必须抓住"道",而孔子之道又导源于《周易》。探源讨流,说明孔子思想中最值得当今汲取或借鉴的东西是:一、周易和孔子之道的理想境界———中和之道;二、周易的忧患意识和孔子的担当精神;三、周易的"彰往察来"和孔子的"过则勿惮改"。  相似文献   

11.
爱笑的我     
我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今年读四年级,有一张爱笑的嘴。我这张爱笑的嘴给我带来了许多开心的事,我真为我这张爱笑的嘴感到骄傲。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在华南师大散步,忽然听见一个小孩子说:"妈妈快看,后面有一个孔子。"我连忙把头转到后面去,可是没看见孔子啊!  相似文献   

12.
仲卫东 《现代语文》2010,(10):53-54
一苏教版必修四专题二"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阅读部分由三篇选文构成。这三篇文章分别从经典之作《雷雨》《巴黎圣母院》《辛德勒名单》中选取。他们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细节,那便是主人公在情节发展中落泪了。鲁侍萍落泪了,伽西莫多落泪了,辛德勒落泪了。这三个主人公的眼泪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13.
蒋海彦 《考试周刊》2012,(2):172-172
我国和谐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所说的"成人"就是"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我认为真正的和谐教育不能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要求德、位兼备,而在孟子那里则更加注重于对德的要求。孟子所论"圣人"与孔子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孟子因应了从"犹秉周礼"至"杀人盈城"这一现实的形势、因应了"距杨墨"这一思想层面的形势以及为更加便于教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于孔子、孟子之间,从郭店楚简《五行》篇"德之行"五与"行"四等论述看,其中就已有了突出"圣"之德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要求德、位兼备,而在孟子那里则更加注重于对德的要求。孟子所论"圣人"与孔子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孟子因应了从"犹秉周礼"至"杀人盈城"这一现实的形势、因应了"距杨墨"这一思想层面的形势以及为更加便于教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于孔子、孟子之间,从郭店楚简《五行》篇"德之行"五与"行"四等论述看,其中就已有了突出"圣"之德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孔门弟子走向看孔子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也是有其目的的。从孔门弟子实际走向看,孔子创办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退藏则为"修己以敬"的隐士;用行或为"修己以安人"的教师;或为"修己以安百姓"的官员,至于商人等则非孔子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文庙从祀制度是指以孔门弟子及后世儒家圣贤附祭文庙,从而彰显国家对孔子、儒学的尊崇.依照与孔子关系的远近和对儒学发展贡献的大小,文庙从祀可分为"配享"、"配祀"、"从祀"三个位阶.这一制度的形成,既有上古礼制作为依据,又有后代统治者及士人阶层的大力推动.从本质上讲,从祀制度代表了儒家道统的衍续,但政治势力特别是皇权的介入,使得这一制度本身体现出道统与治统的争斗与交融.  相似文献   

18.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成语"愚不可及"常被用于形容愚蠢无比、蠢到不可救药,以讹传讹,以致积非成是。在鲁迅的《朝花夕拾·范爱农》中甚至也有"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的句子。"愚不可及"源于孔子的一段名言,那么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意真的是骂人还是今人对孔子的话的误解呢?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作为晋国政治家的赵简子与作为鲁国思想家的孔子无疑是当时世人瞩目的风云人物。笔者从赵简子与孔子同子太叔的交游、两人有关铸刑鼎的争论、对于阳虎的历史评价、孔子对赵简子"以晋阳畔"的批评、两人对中牟归属的政治态度、两人的相互试探以及终于擦肩而过等几方面的史迹,梳理了两位巨子微妙的关系。两人的关系从一定层面反映了春秋晚期政治思想的变化和冲突。赵简子打着维护晋公室的旗号以复兴赵氏基业,但在孔子心目中有着维护周代礼制的形象,所以孔子对赵简子有着回护和赞赏的一面;但是,赵简子毕竟是与鲁国"三桓"一样的晋国卿族,是新兴势力的代表,力图建立一种不同于过去世卿世禄制的新的君臣关系。而孔子是周朝宗法制度下的君臣等级秩序的维护者。孔子所要维系的,正是赵简子所要打破的,两人最终未能会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