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音乐艺术的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四层重要意义 :一是小教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 ;二是小教专业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师小教专业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是小教专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消除小教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 ,提高其学习质量 ;四是小教专业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小教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弹唱课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高水平的弹唱,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也是演艺行业正在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还是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评论》2007,(3):92-93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表现在客体上,一大批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学生以艺术特长生或普通学生的身份进入普通高校就读,这大大改善了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对象结构,为培养和增强学生音乐艺术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如,复旦大学相关院系,早在恢复高考初期便曾开设过一些美学、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类选修课。直到1987年我校公共艺术教研室(1993年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正式成立。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教育课程才作为学校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类选修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绝大部分普通高校根据本校的音乐师资情况,相应地开设了音乐知识普及型课程。但因为非音乐专业教学面对的客观原因和现实问题,单一的欣赏类课程设置已无法适应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无法应对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模式,需要教师立足音乐教学的本位,集思广益、尝试多元复合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全面培养提高艺术素质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7.
钢琴实践能力日益得到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视,但学生在高校学习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都没有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块,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在教师岗位上不知道如何授课。根据目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现状,笔者对如何对培养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实践能力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针对这一特定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音乐修养、知识水平的明显提高,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参与、表达音乐的方式丰富多样。这就为我们更好的探索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形式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以利于我们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橱}生,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董燕娜 《考试周刊》2012,(55):168-169
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而公共艺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音乐类课程是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分析开设音乐实践课程在普通高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试图通过创新手段解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都设有公共艺术课程,普通高校学生也有了接触艺术的机会,有了施展艺术才能的平台。但是由于我国公共艺术课程较其他课程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就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发展谈了几点看法,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同仁关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 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如,复旦大学相关院系,早在恢复高考初期便曾开设过一些美学、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类选修课.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教书育人》2012,(21):145-146
一合理设置艺术课程结构,形成多元有效互动1改革艺术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我校设置的公共艺术必修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13门,分别是绘画与制作、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关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和综合的层面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克服传统课程中仅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弊端,而推崇一种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旨在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动向     
《教育》2010,(2)
部委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调研为了解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推进高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通讯调研。根据教育部通知,调研内容包括:1.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的情况;2.公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支付能力也在增强,对音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音乐消费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生活的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主动关注大学生音乐消费,了解从中折射出的音乐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然后利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心理进行积极的指导,使音乐消费文化与学校公共音乐教育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大学生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谈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乐演唱离不开伴奏。钢琴伴奏是声乐演唱的主要伴奏形式之一,是水与船的关系。互相依托。但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观摩、考试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质量强差人意,透过声乐钢琴伴奏艺术质量较差的现象,我们应看到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在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师配备、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应在上述方面有所加强和改善,使学生得到完善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课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其中声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如何正确认识声乐鉴赏课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审美价值作了阐述,并客观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声乐鉴赏课的教学状况,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的发展,音乐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育部门的积极倡导和努力推动下,在普通高校中开设公共音乐课已经在各高校领导干部中达成共识。但由于音乐艺术的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的音乐教育,也不同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因此需要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进行创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1.普通高校招生专业中主要有哪些艺术专业?其中哪些为美术类专业?从近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来看,艺术专业主要有:绘画、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  相似文献   

20.
梁瑾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32-134
音乐选修课是全国普通高校面向非音乐专业类大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课程,是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动机理论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并学有成效。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能力的高校素质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