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中的主体与客体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理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只是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关键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应关注、尊重、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由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模式下,教育环境、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新变化,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意识形态教育从来不具有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教育效果,而是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长期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面对职业教育扩招,如何走出"三二分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是摆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且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理论创新面临的迫切要求,维护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重视民主性和对人的终极关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根本目标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过程。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等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建立一种理性、科学的传播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优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主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质和实际需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同时,重视受教者个人潜质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价值观、教育观等内容,使其突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同时总结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性模式着眼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体现着高等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为此,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强化自我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知说服理论作为研究态度转变的成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文章主要从认知说服理论的视角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者专业性、权威性较弱,教育内容陈旧重复,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对象需求动力不足,针对问题并探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提高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凸显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时代性,实现教育方式的双向性和多样性,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需求性。  相似文献   

9.
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面对手机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改变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入手,利用手机媒体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不断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思政教育载体离散状态显著、思政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乏整体性科学认知、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中的主体性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因而,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有机整合高职院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成高效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载体合力体系,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立德...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如人意,急需吸收心理学的优秀成果。借鉴来访者中心疗法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改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笔者调查了广东培正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发现微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要培养教育者网络媒介素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微"路径;增强受教育者使用微信的自律性,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实效;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手段;加强网络管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3.
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忽视甚至否认这一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加剧了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切实路径为: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表达人性关怀与精神慰藉的渠道;重树教育者的健康人格形象,以形成自树树人的良性人格影响与塑造机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在自媒体时代下呈现出较为多元的思想文化特征,信息的日新月异也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者应转换观念,致力于融合教、学双方隔离感,把心思多放到教书育人方面,紧跟时代潮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开启网络化,应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挑战多元化,也是根源。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仅仅靠校长的办学思想端正、教育观念正确是不够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正确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教师应树立起四种教育观念: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含教育手段)。学生是受教育者,而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充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是影响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在全面把握需要的本质及特点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间的辨证关系,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疏导原则、情理一致原则和递进原则来实现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  相似文献   

17.
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为内容的一种人文教育,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欠缺,感恩能力匮乏,导致的原因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同时还有大学生本人的,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力度,通过和家庭、社会联手,给大学生补上感恩一课,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和谐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8.
接受理论认为受体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育过程中,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效果。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接受主体产生逆反心理和接受障碍,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指导下,教育者应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育方法、体验式教育方法、开放式教育方法和渗透式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身作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品格教育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这种方法不是教育者用语言向受教育者阐述道德规范和如何按照道德规范去行动,而是教育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自身的言谈举止会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大师都主张采用这种方法,许多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合理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重要手段。总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深受资源信度、时空维度、开发力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整体素质四个主要变量影响,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些变量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