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媒体融合发展有哪些新趋势和特点?哪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2016年,中国记协组织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美国一些主流媒体和机构,我们是代表团成员,虽然是走马观花,但美国同行的一些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新闻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新闻的特性是新闻的独特性能什么是新闻的特性?从原则上讲,就是规定新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根本区别的那种独特的性能。这有两层意思:(一)它是新闻现象所赖以独立存在的依据,它一旦丧失,新闻现象也就消逝了。(二)它不为其他社会现象所具有,它是判明新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根本区别的试石。在实际生活中,新闻现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总是和其他社会现象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有时其他社会现象比起新闻现象还处于更为显眼的地位。这就容易使人们模糊新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界限,甚至认不清新闻现象的独立存在。因此,认识新闻的特性,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上述原则,就可将哪些是新闻的特性,哪些不是新闻的特性,一一加以判明。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如何确定新闻改革的走向,调整新闻宣传的视角,这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思考并逐步予以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思想的解放,是一切革命变革的首要前提。转变思想观念,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闻思维模式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闻宣传轨道上来。长期以来党的新闻工作形成了一套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这些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理解和执行是有片面性的,由此扭曲成的一些思  相似文献   

4.
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键,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是基础,三者有机统一,密不可分. 那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究竟包含哪些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论点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还要不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队伍、指导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光荣与梦想正在化为历史,一个崭新的世纪即将来临。面向21世纪,中国新闻界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新闻界应该在新闻观念和新闻实践的诸领域实现哪些变革和创新?”这是胡斌、李魁领二位先生在1996年《新闻爱好者》杂志上著文说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感人至深,顿时,我们犹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它像汹涌澎湃的大潮,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社会,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观念。我们所熟悉的计划经济模式,将被陌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代替。经济基础的这种嬗变,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化。新闻作为上层建筑最敏感的一部分,作为传播这场伟大变革的媒体,自然更应该顺其潮流,与之适应,为其服务,同时又要站在市场之上,正确反映和引导市场。经济新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市场经济有哪些必须遵循的规则?它们对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较快的海南经济特区的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第一,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要求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经济新闻价值的取向,把报道的立足点移  相似文献   

7.
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正站在十字路口。从现在起我们要走哪条路?我们面对新闻等式的两边——商业与事实。我们需要选择等式的左边——事实。我们必须教会学生以知情的方式来采访报道新闻。我们的学生必须知道哪些信源值得信赖,哪些不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8.
甘英 《出版科学》2005,(2):52-53
目前书籍装帧设计呈现一种面向市场、面向读者的特点,装帧设计的一切因素都与市场密不可分.市场观念的核心是要具有竞争意识,市场竞争体现在装帧设计上是一种设计文化、设计思维、设计观念的竞争,这些都与设计立意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图书的装帧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相似文献   

9.
新闻之道,在于求真。新闻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特征之一。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呢?它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哪些内容,有些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品从落墨到成稿,都有哪些要求和做法呢? 一、求旨。大凡撰文必先立意,从新近发生的真人真事中提炼出一种思想来,这个思想又要有指导性、典型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1.
编辑,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问。我很赞成胡乔木同志的提议,希望我们广大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老编辑、老报人、老新闻教育工作者,能够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学问加以探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建立一门过去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的学问——编辑学。什么是编辑?编辑的社会职能是什么?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编辑要具备哪些基本的修养和技能?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和出色的编辑?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新闻要立法,然而,谁是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加以澄清。过去我们常说,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党的喉舌”、“党的耳目”,我们则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凡事都应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若如此说,则我们的整个新闻事业纯粹变成了执政党的工具,我们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自然也就非执政党莫属了。果真如此,则新闻法实在可以不要。因为执政党内部已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还要节外生枝地搞个新闻法做甚? 或曰,我们的新闻立法是为了保护新闻自由,因而权利主体自然应该是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这种说法也不无偏颇之处。什么样的新闻事业?哪一类的新闻工作者?谁才可以办新闻事业?哪些人才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倘有人对此加了不适当的限定,则所谓的新闻自由的真实或公正的程度势必大大打上折扣。  相似文献   

13.
综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闻监督的存在和发展,是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的。那么,新闻监督的存在和发展究竟需要哪些社会条件呢? 首先,国家制度的民主性是新闻监督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的监督。有怎样程序的民主就有怎样程度的新闻监督。 其次,监督权利必须法律化。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民的监督权利的法律化,二是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利的法律化。所谓监督权利的法律化,就是将人民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利用法律形式固定下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的形象因此受到严重损害。新闻为什么会失实?虚假新闻何以屡禁不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危害在哪里?如何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寻找防止新闻失实,杜绝虚假新闻的办法?这是本讲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在,新闻界在谈论新闻改革时,都认为新闻观念的改变必须先行;而列举需要改变的新闻观念时,则又无不提到信息观念。那末,信息观念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同时,增强信息观念将会对新闻改革产生一些什么影响呢?对此,我想根据信息论的原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以就敬于广大读者。这十个方面是:新闻信息资源观、新闻信息服务观、新闻信息美学观、新闻信息纵横观、新闻信息预测观、新闻信息价值观、新闻信息新鲜观、新闻信息扩充观、新闻信息浓缩观、新闻信息反馈观。现分别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三、新闻报道中非新闻信息因素的类型 如果现已承认新闻报道中确有非新闻信息因素。那么我们将要进一步穷根究底。非新闻信息因素有哪些类型呢? 若要弄清楚非新闻信息因素究竟有哪些类型,那就先得看一看新闻工作者的约定俗成: (1)我国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传递飞速发展,人类新闻事业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新闻的网络评论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什么是新闻的网络评论呢?这些评论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同时,他又有哪些不足?我们该如何利用好网络评论呢?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新闻网络评论的重要课题。论文将从新闻的网络评论概念、特点、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的引导新型舆论形式的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扬长避短,让新闻的网络评论更好的为社会舆论和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影响新闻播音创新的因素 在新闻播音的创作时,我们往往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所左右,影响着我们进一步的提高和创新。那么影响新闻播音创新的因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光荣与梦想正在化为历史,一个崭新的世纪即将来临.面向21世纪,中国新闻界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新闻界应该在新闻观念和新闻实践的诸领域实现哪些变革和创新?1995年10月21日,50余位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新闻学者、新闻事业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工作在新闻采编第一线的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聚一堂,对这些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次新闻传播学术报告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庆祝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是读者。我们体会到,在新闻改革中首先要树立读者第一的观念。有读者观念,新闻的其它方面的改革如写短、写活、服务性、可读性,也会相应地进行配套改革。1984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了“保持短活特色,认真研究读者,加重报道分量,逐步创出风格”的新闻改革目标。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