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洪慧敏 《教书育人》2005,(1):126-127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不完全等同),按十二生肖排列,酉属鸡,故也称鸡年,笔者有心搜集鸡字成语故事数则,经反复查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学习汉语的人,都会查汉语字典;学习英语的人,都会查英文词典。使用过这两种字典的人都会发现,查找一个汉字的速度要远远落后于查找一个英文单词的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汉字的部首没有规范化,汉字没有信息化。本文通过对汉字部首规范化的讨论,找到了一种汉字信息化的方案,从而产生了一种中文字词典全新的汉字排序方法。新的排序法将会使中文字词典的查字速度像查英语单词一样一翻就到。更重要的是它将推动中文信息领域的设计、科研、教学和出版等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无标记语的情形多于有标记语的。在无标记谐音中,话轮内部谐音多于话轮外部谐音。有标记谐音中,谐音元和谐音对象都不是单音节语词,这一类谐音都有相似的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甚(甚么)AB,《西游记》中此类拷贝式结构与谐音的结合,即可形成《红楼梦》中的"什么A(的)B的"结构型拷贝式谐音。从语用角度看《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有利于人们深入鉴赏《西游记》的语言艺术,有益于人们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早期白话文经典著作中"蕴藏"的丰富的语言资源;在理论上亦有助于人们解释话语结构、语义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周西峰 《广西教育》2007,(4C):29-29
在课文《葫芦僧智判葫芦案》一文中出现的“护官符”中有这么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文中人物门子对此解释说:“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好大雪’之‘雪’。”实际上在这里的“雪”和“薛”即是“谐音”这种表意法的妙用。同样的用法在这篇文中还有几处,如贾雨村的恩人“甄士隐”即表示“真事隐去”,而“贾雨村”意“假语村言”,“英莲”实表示“应怜”“冯渊”实表示“逢冤”。再例如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写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前句“玉带林”即指林黛玉,后句指薛宝钗。贾家四位小姐“元春”、“迎春”、  相似文献   

5.
自许慎《说解字》问世,《说》的研究层出不穷,《说》学成为一种专门学问。后世学在肯定《说》功绩的同时,也对《说》内容提出了很多质疑,在“六书”理论方面聚讼尤多,如转注、假借的界定,“六书”的次第问题,多形多声问题,亦声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从“六书”的分类标准是造字方法这个观点分析,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本从“六书”理论的起源,许慎对“六书”概念的公释,《说解字》的写作目的和体例三个角度,论证了“六书”的性质和分类标准是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方式,并利用这个结论,解释了“六书”理论方面有争议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很喜欢“斌”字,既“文”又“武”,可谓文武双全。南宋的岳飞“武”能带领“岳家军”所向披靡,安邦定国:“文”又能挥毫成就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看这气势!岳飞配得上用这个“斌”字。明朝的于谦,先为文官,写下千古流传的《石灰吟》。明英宗时,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1-5岁汉族儿童语言中的“不”字句,归纳儿童“不”字否定句的语用类型,并重点分析儿童构建预设的方式及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汉字文化》2006年第1期上读到《"朱门酒肉臭"的"臭"字应如何解释》一文,文章认为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字不是"腐烂发臭"的意思,应是"香味".  相似文献   

9.
说"禅"     
罗朝英 《现代语文》2006,(8):121-122
今"禅"为一个多音多义字,"禅"的读音有三种:shan(去声)时战切、去、缐韵;chan(阳平)时连切、平、仙韵;tan(阳平).在<说文解字>中,只记载着:shan(去声);在<康熙字典><辞海>中,记载的读音为两种,一为chan(阳平)音,一为shan(去声)音;而在<汉语大字典>中记载有三种读音,一为shan(去声)音,一为chan(阳平)音,一为tan(阳平)音.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语用翻译的视角,在背景知识方面探讨了“文化补遗”在英汉翻译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而指出语用翻译中的“文化补遗”不仅能达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值,而且还能传播文化,促进中西方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1.
高诱释《淮南》“不与物散”之“散”为“乱”,王引之据以勘订“散”当为“殽”字之误,并认为“诸书无训散为乱”。考《十三经》诸书用例,可证王引之所言不谬,“散”之本义当为“离”,至少到汉代以前还没有引申出“乱”义。《汉语大字典》不以“离”为“散”之本义,失之;第八义项释“散”为“错杂、杂乱”,并引《淮南》此句为书证,亦失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水浒传》的两个英译版本为语料,借助语用翻译的理论,对其中的自我称谓语的翻译进行了粗浅的讨论。在翻译自我称谓语的时候要在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语言文化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否定副词有两个,即"没(有)"和"不",这两个词都表示否定,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两个词一定存在着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对立性,如果两个词没有区别,能自由互换,就完全可以舍弃一个,只保留一个,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讨论了"不"和"没(有)"的区别.为了行文方便,文章中所有的"没有"都简写为"没".  相似文献   

14.
“诛、毅、弑”都可表“杀”的意思。本文以《史记》中“诛、毅、弑”为例,从它们所支配的对象不同即受事上各有分工和语用区别特征的不同来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四川方言中“不存在”的语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方言中“不存在”一词的分析和探讨,文章分析了“不存在”在四川方言与在普通话使用中意义上的异同,解释了“不存在”的语用意义。进而,文章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究“不存在”在四川方言中使用特殊的原因,揭示其语源,把握其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薄意”“微躯”“小启”“寡学”等含“少量”意义的语言谦词,含“少量”意义的语用表谦词语是指那些语言中不被人们认可为谦词的,但语用中确实用于表达谦逊态度或情感的词语,常见的主要有“稍(稍稍)”“略”“少”“聊”“一二”“万一”等。  相似文献   

17.
多音字的读音,我们一般可根据其在词典中的义项来确定,可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按此办法却不容易确定.比如,"华盛顿"、"华生"等外国人姓氏中的"华"该如何读就让我们有点犯难.《现代汉语词典》甚或《汉语大词典》都找不到对应的义项.仔细听广播电视,似乎读"huá"读"huà"的情况都有.我们查找了新版《辞海》和几本普通话教材,它们将"华盛顿"的"华"标音为"huá",不知有何依据.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以为此处读"huà"更有道理.  相似文献   

18.
尽管在语言实践中早已把“○”(ling、零)作为一个汉字经常使用,但迄今还未被语言学界所接受。它显然不同于阿拉伯数码中的“0”,因为“0”的印刷体是个长形的圆圈,仅占同号汉字一半的位置,而汉文中的“○”却是一个正圆,占一个同号汉字的位置。汉字“○”最早出现在宋金时期的古籍中,如《测圆海镜》将1024写作“一千○二十四”。它是由表示脱文的“□”演化而来的,其四角号码应同“□”一样而定为6000,笔画应按它的实际写法定为一画,部首应编定为“(……)”部  相似文献   

19.
郭华 《现代语文》2006,(11):127-128
在汉语的成语、俗语以及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很多语句中,经常会使用到"三"这个数字,那么这些"三"在语用上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本文就尝试对此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0.
董文玉 《现代语文》2006,(5):127-127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是法定的经典."经"在周代的铜器铭文中即已出现,为"经营"之义.关于儒家经典被称为"经"的原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经,织也."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织之纵丝谓制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这里认为经为事物之根本.东汉班固在<白虎通艺>中说:"经,常也."认为经为常,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儒家典籍之所以称为"经",是因为认为它们是永恒的真理,它们所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也是不变的,是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