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国伟 《辅导员》2009,(4):34-3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要“阅读浅易文言文”,其有效的考查方式之一就是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在最新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考试说明中由去年9分升为10分,分值加大,在试卷中比重增加。可见,文言文翻译在中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但是,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还显得很薄弱。我觉得,在学习文言文翻译时要树立以下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新爱 《考试周刊》2011,(72):57-58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实际上,经过中学六年的学习,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依然困难重重。在平时训练和考试时,文言翻译成为学生们最头疼的事。  相似文献   

3.
张献礼 《快乐阅读》2011,(11):128-128
1.选文标准——突出浅易。201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透视高考语文卷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的选文,"浅易"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①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②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中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文言句式。③从文章的体  相似文献   

4.
沈黎近 《考试周刊》2013,(76):24-2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这一要求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要求并不高:只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理解基本内容”只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翻译古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侧重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迈好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颜芳学 《现代语文》2006,(8):124-125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能文从字顺地翻译文言文,无论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的背诵都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兵家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征服文言文阅读,必须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就能力层级来说,包含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次,就具体内容来说,理解能力层级有: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自2002年高考语文第一次将文言文翻译列入考试大纲,文言文翻译一直被考生视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里有看不懂而致,也有文章的大意能懂,但不懂得翻译的一些技巧而白白丢分,如果在平时的学习和备考中,我们树立四种意识,掌握八种技巧,文言文翻译就不再是“心头之痛”了。  相似文献   

8.
【考点综述】新《课标》与教材对文言文翻译的相关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必考考点。从近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来看,文言文翻译,内容上一般都是文章中的名句或重点句子,主要包括:核心句、文眼句、主旨句等。形式上,考点往往涉及文言句型(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用法等。文言文翻译的主要题型有两种:一是要求用现代汉语对原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二是给出句子译文选项,要求从中选出正确或有  相似文献   

9.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增加了翻译题,即让考生直接书面翻译文言文句子,分值由5分增至2005年的10分,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教学缘起】 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古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虽然给学生讲了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学生翻译的文言语句仍然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第一和学生文言字词的积累单薄有直接关系;第二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训练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关系。如果把“文言文翻译”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  相似文献   

11.
自颁布《考试说明》以来,高考文言试题总的说是依据《说明》,遵循《说明》精神的。首先,所选阅读材料属于“浅易的文言文”。关于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认为是“指《史记》《孟子》《梦溪笔谈》《聊斋志异》一类书籍旨在普及的今人选注本”(《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载《中学语文教学》1983.11),命题者认为是“首尾俱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没有生辟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较少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的文言文。”(《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载《中学语文教学》1999.8)其次,考…  相似文献   

12.
华庆富 《新高考》2010,(1):15-16
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是建立在对文言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是微观阅读中的宏观统筹和综合运用。《考试大纲》在这一点的具体规定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理解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翻  相似文献   

13.
依据《考试大纲》,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一般性读懂浅易文言文。所有题目,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分析、文句翻译和语段断句,都是这总体要求的表现形式。文言文阅读题目是对知识积累和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让我们先回顾一道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吕彬 《青海教育》2002,(12):25-25
关于文言文阅读,《考试说明》所提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一般来说,所谓“浅易文言文”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体裁多为人物传记,多选自《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传,内容积极,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语言并不艰深,比较易于把握文意,词汇、句式大多是常见的,而且往往在课文中已经学过。第三,不需过多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创作背景,较少出现涉及名物典章制度的专门术语,没有太多障碍。《考试说明》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分为两个层级:一是“理解”,即理解或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句子;二是“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作了微小的调整,即第1卷减少一个小题,第Ⅱ卷增加翻译题分值。尽管调整幅度不大,但对广大考生来说,难度有所提高,能力测试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对高中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提出了理解文意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修订本)要求阅读文言文要“能理解含义,读懂课文”,考纲则更明确的提出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已经完成初稿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生要能“读懂浅易文言文”。所谓“读懂”,应理解为心里明白,能正确的表述出来(口译或笔译)。作为高考的一项能力要求,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白话文正确的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在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常用文言句式…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阅读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说明》在文言文阅读部分开头就提出了一个总要求:“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那么,怎么才能学好文言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呢?解决的办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即认真做到多朗读,多翻译,多背诵。  相似文献   

18.
试题总评综览2011年各套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题,可以用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八个字来概括,这是由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分别从教和考的角度都将阅读文言文的要求定位在浅易所决定的。为了浅易,试卷的选材大多为人物传记或叙事性的作品,考查的重点多数为常见的文言实词、常见的文言虚词、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和概括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读懂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考查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这项能力不是孤立的,必须在准确理解字、词、句等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因此,考试大纲在文言文阅读板块的"理解"层次中提出了四个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高考所考的文言文是“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但是,文言文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学生除了课堂已经没有使用文言文氛围和环境;因而,文言文可能虽“浅”,但对众多的高中生来说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一、分析传统教学法利弊,提出问题教学必要性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必考内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主要是老师对文言文的范文教学多是运用分析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