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盾是驰誉中外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他从理论与创作两个方面为发展具有新的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总体上看,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并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在对外国文艺思潮流派的择取和与此有关的创作实践上,他较为辩证地处理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当然,对此他在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甚至不可避免地还曾有过某些偏颇。系统地总结有关这一方面的历史经验,不但有助于增进对茅盾整个文学思想的确切把握和理解,而且也可为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现实主义,正确对待现代主义,并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必须以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源泉,真实地再现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从一九一九年四——六月在《学生杂志》上连载第一篇文艺论文《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到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七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外文版〈茅盾选集〉序》,茅盾是一直尊重这一文学创作基本规律,并且从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探究和阐述.本文不可能对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论述,仅就他对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一问题略述几点管见.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学批评的尖锐、浮躁和意气,凸显出茅盾文学批评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美学品格。当下视野中的茅盾文学批评,有其现实借鉴意义,具有异世而同时的比照和反思价值。茅盾文学批评开阔的历史识见和浓郁的社会气息、他批评视角的及物性、他作为批评家的勇气和正直以及他对异域思想理论资源的理性态度,都值得当下文学批评深思。  相似文献   

4.
1.茅盾在早期文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视野吸收与倡导过自然主义文学主张。2.对于自然主义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的不平衡性,茅盾是明辩的,他对后者更为倚重。3.自然主义促成了茅盾理性化的创作方法;尽管后来他宣言式地抛弃了自然主义,但自然主义的阴影仍潜行于他的创作中若干时间。  相似文献   

5.
20年代初,茅盾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提出了表现人生、为人生、为全人类的文学主张。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明确提出文学应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正确主张。他不但批评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的局限性,也批评了文学创作上的“左”倾幼稚病。他与鲁迅等文学巨匠一起,奠定了我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本质上是人类追寻经典的历史,创造经典是文学发展的动力.而何谓经典并无定论.沈从文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他的现实主义品格、历史审美价值、世界人类意识三者相统一的独特经典观.重新认识沈从文的经典内涵,应对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缺失的原因和新世纪的经典创造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人生”的学观念贯穿于茅盾早期的学思想之中。这一观念内蕴着茅盾对学的言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承载的积极探索与思考。茅盾早期的学思想在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等基本点上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呈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和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文学以其从实际生活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形态真实、具体地再现生活而具有史诗品格。但它不对现实生活作简单、机械的记录,而是按典型化原则反映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现实主义文学的史诗品格是多样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如何使人摆脱作为知识启蒙的对象,实现人与知识间的互动从而更好的认识世界与自我,是人文教育的关键所在。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场域,其中革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具备更加积极的意义。因此,发掘革命文学中人的成长与认识过程对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性。茅盾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与理论家,他的写作包含着丰富的革命与人文教育内涵。他拒绝形式化的理解革命和不介入现实的教育模式。他主张通过审美将对革命的认识转换为人作为主体成长和实践的过程。因此,从审美实践的角度了解茅盾的革命文学创作理论以及他的小说实践,有助于重新审视革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大众化”是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抗战初期的认识逐步深化,并付诸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全民抗战救亡文艺运动深入发展。作者根据自己新发掘的资料,分五个方面作了初步论述,认为茅盾在理论上的建树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内容,具有了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是现实主义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对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其优良传统尤其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探析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及美学内涵,特别是深入考究其批判精神的当代价值,也有益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和发展,从而用文学的方式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茅盾文学奖是国家最高规格的文学奖。但仔细阅读获奖作品后,笔者感到有梗在喉,须一吐为快。现实主义创作的片面强化和现实主义理论主张的独尊显贵,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长期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最突出的偏失所在。“五四”以来,众多的艺术原则和创作主张在中国文坛上争先称胜,各显神威,其中影响最深远、生命力最坚韧的首推现实主义。即便在今天,它仍是老树新翠,风韵犹存。尤其对于叙事文学之一的中国当代小说来说,摹仿生活,再现真实的现实主义更是无可非议的正统  相似文献   

13.
艾略特作为象征主义诗歌最有影响的代表,他以自己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与欧美传统学之间形成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他与象征主义运动的其他作家一样,公开反对浪漫主义在诗歌创作中直抒胸臆的创作方法,主张诗歌要靠“直觉”表现“内心”。他同时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包括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相区别,主张将批评的重点投向社会化领域。在学的表现形式上,他提出并坚持自己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伤方法。《荒原》是他上述诗歌理论主张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4.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他最早从事文学活动,也同鲁迅一样,是从研究和译介外国文学开始的。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没有放下这一对于中国新文学建设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认真总结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历史经验,不仅可以加深对他的文艺思想与创作实践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学,也能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思想的现代转型是从胡适倡导的现代白话文运动开始的 ,这既是一次语言工具的革命 ,也是一次语言思想的革命。他以进化论思想与实用主义思想为基础建构起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并以易卜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为榜样 ,进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实践。这就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胡风是20世纪中国最富创造性贡献的文学理论家。胡风以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论,构建出现当代文学史上既具独立性又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体系。由于他的理论创建更有力地坚持了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独尊于中国现代文坛这一点上,胡风起到了一种特殊的推助作用。胡风文学思想所葆有的开放性视野和现代超越品格,使其持续成为现当代文学建设的理论资源,在激活、拓展和再造现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独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意识流等西方思潮一波接着一波涌入中国作家的创作视野之中,在这些思潮的催动下,作家们将各种文学实验发展到极致,一度曾将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丢弃。9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发现,真正具有持久阅读价值和永恒意义的还是那些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文学作品。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从关注底层、关注弱者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时代命运及道德情感的创作方法,反拨虚空的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创作现状等三个维度,显示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复兴这一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主义对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从大量材料看,茅盾在长达6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然主义的论述及其认识可分为介绍与探索阶段、大力提倡阶段、客观分析阶段和全面否定阶段。从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多个视角比较了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内在与外在矛盾,提出:“茅盾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造成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以至他作为作家的人生的注定的矛盾“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著的文学家,也是积极倡导新文学的批评家和具有革新精神的编辑家。茅盾的文学思想、文学批评和编辑思想是三位一体的,其文学思想是编辑思想的精神内核,编辑思想则是文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文学批评介于二者之间,将文学观念转变为积极有效的编辑方略,让文学主张在编辑期刊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