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工作由初步恢复进而取得可喜的成果。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普遍恢复了中世纪史的教学和研究。1979年建立了全国性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现已有会员300多人,曾举行过4次小型专题讨论会,编辑出版以介绍外国学术成果为主的学术通讯和反映会员研究成果的论文集,编写了新的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胡玉堂、王正平编写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寰编的《世界中古史》,李纯武、寿纪瑜编的《简明世界通史》,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等编的《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刘明瀚、海恩忠主编的《世界史简  相似文献   

2.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1955年,由林志纯(日知)教授发起,在全国率先举办了有苏联专家参加的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史研究班.造就了大批著名史学家及史学人才.涌现出刘家和、朱寰、郭守田、李洵、丁则民、陈连庆、徐喜辰、毛昭晰、吴雁南、朱绍侯等一大批学界精英。20世纪80年代.京广线沿途的大学历史系主任几乎均出自本系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先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95年.历史系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成为国家“九五”“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单位;2000年.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与生俱来便是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引领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传播文化传统和文化知识、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途径,推动一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推动本国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及成功模式进行梳理与比较,以期有所借鉴。一、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建设的比较分析从古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欧洲,再到大学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的当今世界,世界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表明,无论是一国先进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如霖教授     
郑如霖教授,男.1925年7月生,福建莆田县人.1950年福州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53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兼任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宪会副秘书长、中国世界中世纪西欧史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研究通讯》主编等职.郑如霖教授30多年来一直从事于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和研究.讲授过《世界古代及中世纪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中世纪史专题研究》、《英国中世纪史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欧洲中世纪文学“断裂”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与文艺复兴文学之间 ,是否存在着文学断裂现象 ?欧洲古代文化的继承性是否被割断 ?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上述问题 ,认为中世纪文化是古代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综合 ;中世纪文学是古代文学、宗教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综合 ,从而对“断裂”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6.
坎特伯雷是英格兰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基督教朝圣地。由于圣徒托马斯·贝克特在殉道后所显示了大量的"神迹",吸引了大量的"善男信女"前往朝圣,祈求获得祝福,治愈疾病。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晚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其名著《坎特伯雷故事》正是以一行香客们前往坎特伯雷朝圣这一活动为背景而完成的。对于《坎特伯雷故事》的文本,学界多以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但是就中世纪史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仍然所涉不深。文章试图以中世纪史研究的角度来对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我国史学界正兴起一个城市史研究热潮.许多同志在进行中西城市史比较研究时,仅仅将西欧中世纪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进行比较研究,而忽视了将古典古代的希腊罗马城市与中国同一时代的古代城市进行比较研究.马克思说过,"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了解西方古典古代城市的历史,即不能真正了解西方中世纪乃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国内对于济南城市史的研究经历了早期探索、发展成熟及渐趋高涨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从起初的文献整理,到后来学术性论文、专著的涌现,涉及到济南城市历史文物考古、文化生活史、社会经济史、城市规划与建设史、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海外和国外的学者也对济南城市史有所研究。从已有成果来看,研究重点多在济南城市的近现代发展方面,对其古代研究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自由农民是相对于农奴而言的,这一群体与农奴同时存在,由于其法律地位和经济状况优于农奴,历史作用也许比农奴更为重要。英国自由农民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群体,中世纪早期的自由农民明显不同于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自由农。中世纪早期自由佃农主要是自由持有农,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由于维兰经  相似文献   

10.
摆脱羁绊走向近代──第八届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讨论会综述史晓云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于1993年8月26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开了第八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近50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研讨。大会主要就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和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的萌芽时期,14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形成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实践和发展时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十九世纪以后,西方人权研究和人权理论多维度展开,并在国际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其重要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二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优秀部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形成国际公约或标准;三是引起国际范围内的人权讨论,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古文学(汉—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18日至21日在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当前中古文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各自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与评议。内容涉及中古文学史研究、中古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文献文本、考证及辨伪研究等方方面面。会议为今后中古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玉亮博士的《英国中世纪晚期乡村共同体研究》以中世纪晚期英国自然聚居的村庄为研究对象,展现了村民们在社区事务管理中自我调控管理的能力和影响。该书的出版为我们研究英国中世纪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中世纪的英国农民。  相似文献   

14.
思想的力量:影响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改革的大学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批论说大学理念、大学改革的思想家,其中的主要者如康德、谢林、施莱尔马赫、费希特、洪堡。如此众多的思想家对大学理念的集中论述,既是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的大学史上的第一次,同时在迄今为止的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多见的。思想家们的论述对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改革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封建主义"一词具有多义性,这一概念的学术史是由狭义封建主义、广义封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封建主义概念这三大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构成的。狭义封建主义概念源于16世纪法学家对西欧中世纪"封建法"的研究,专指封臣制和封土制。广义封建主义概念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形成于启蒙思想家对中世纪社会的批判,由此这一概念代表整个中世纪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封建主义概念源于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研究,封建主义至此具有生产方式的含义,代表社会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三大封建主义概念都有各自的学术功用,它们为认识前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无需再以"封建"的本义否定这个词的其他含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章程是表达大学本质的一种大学制度现象,制定和实施新的大学章程,实质上是一场大学制度的变迁过程。基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视角,审视西方大学章程的制度变迁功能,溯源大学章程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以把其分为学者组织法人制度的确立、校长权力(自治)制度的演变和大学委员会制度三个变革维度,这三者相互交叉融合,又各有侧重。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学者组织法人制度具有习俗、契约、自洽的功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大学,大学校长权力(自治)制度起着法治、约束、强化的作用;现代大学委员会制度则带来了创新、适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在英国古典和中世传统并存的社会背景下,英国拒绝了大陆风格的巴洛克艺术而比欧洲大陆更倾向于中世哥特文化传统的复兴,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为使建筑质量不断提高,他们强调中世纪的精神部分超过可视的、物质的概念,而获得观念的、抽象的道德纯粹性,这种思潮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这种倾向为20世纪的现代主义(Moclernism)提供了前途。以后展开的在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下的20世纪的多样化革新力量所展现的欧美国家的景象,有力地把现代主义推向成熟阶段。所以,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以前在英国展开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形式和各个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有信古、疑古、释古的派别划分。今天看来,这样的划分,仅是对20年代前后的古史研究所作出的认识和概括,并且,对“信古”派的成员及其主张应具体分析,而疑古学说所带来的史学观念的转变即融于中国史学转型的总的趋势中,“《古史辨》本不曾独占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传统大学造成以下影响 :冲击了中世纪大学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 ;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 ;大学由国际性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 ;学术自由的萌芽。中世纪欧洲大学变迁的史实表明 ,虽然大学改革最终完成于 19世纪初 ,但实际上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近代大学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