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魏晋与唐两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可以看出陶渊明和白居易二人在相同题材的创作上各有其本时代的特点,前者重视物质之外的精神世界,后者重视物质本身及感官享受。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是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园林美学家。他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朴素的园林美学思想.在中国园林美学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园林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魏晋与唐两个时代的社会风气,认为陶渊明和白居易在相同题材的创作上各自有本时代的特点,前者重视物质之外的精神世界,后者重视物质本身及感官享受.  相似文献   

4.
王雏和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笃志奉佛的居士诗人的典型代表,奉佛对二人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均有较大影响.由于时代的变迁、思想心态的差异以及佛教思想的发展演变,导致二人对佛教的信仰同中有异.相较之下,王维对佛教的信仰极为诚笃,有“诗佛”之美誉,白居易的奉佛则因更多杂念和功利目的而招致“白俗”之讥.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每个人都有的恐惧,白居易也不例外,其诗歌中有大量描写衰老、疾病、死亡的诗歌,证明了他对于死亡的敏感和恐惧。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对诸家学说进行了长期探索。儒、道两家思想差别很大,但都重视现世人生,不可能解决“死亡”的威胁、恐惧问题。道教实现永生的途径和做法已被白居易证明是荒诞不经的。而佛教的理论性、系统性很强,到达彼岸的方式便于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且彼岸世界的有无亦难以获得明确证明。为了应对死亡的恐惧,白居易最终皈依了佛教。  相似文献   

6.
黄巧铃 《贺州学院学报》2023,(4):119-123+132
白居易的涉商诗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书写涉商人物;二是记录商业面貌,涉及唐代商品、店家及市场等。白居易转变传统涉商诗的书写视角,关注个人日常商业行为,反映出中唐诗歌求新求变的趋势,其诗成为诗歌日常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面对中唐时期“贾雄伤农”的社会现状,大部分涉商诗重在现象批判,而白居易则是将涉商诗作为工具,向民众宣扬其“农本商末”观,以起教化之用。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诗歌文艺观以尚俗诗学观为主,表现为"尚实、尚俗、务浅"。这种诗学观受到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影响,白居易希望诗歌对于人民有所教化;当然,白居易追求的尚俗诗学观与中唐发达的城市经济与世俗文化密不可分,这种环境是其诗学观形成的现实土壤;与尚俗诗学观相适应的,则是白居易追求诗歌思想、语言的浅近,这种务浅的特点也是白居易诗歌较为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9.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位诗人。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白居易也狎妓成趣,并且在诗歌中有所体现,这也反映了他女性观腐朽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唐崛起的元白诗派领袖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晚年放弃早年“诗歌讽喻说”理论,诗风转向闲适,其讽喻诗和闲适诗分别体现了他早期和晚期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文试图从时代的大环境、白居易本身的士大夫情结以及佛老思想对他的影响,找到其晚期诗风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的诗歌,有丰富的叙事内容,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超越了前人,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他也是别具匠心,大力创新的.白居易是唐代颇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冲破了个人抒情言志的樊篱,将视角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叙事诗.这些诗歌,除了在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超越前人外,在艺术手法上,白居易也是别具匠心,大力创新的,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始终是一面不倒的旗帜,与后代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陶渊明田园诗的有力继承,王绩和陶渊明有许多近似之处。孟浩然一生仰慕陶渊明。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王维的田园诗更多画意和牧歌情调,在情绪上也更为幽寂。陶诗高妙、玄远的思让白居易羡慕不已;作为对中国化产生巨大影响、相隔千年的两位伟大诗人,苏轼和陶渊明有许多相近、相通之处。陶渊明执关注现实的精神,在范成大这里得到了深化。陶渊明已经深入到了后代诗人的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3.
苏轼晚年在岭海时期的困境中接受了陶渊明“固穷节”的思想,学习陶渊明,调整心境和行为方式,“酣觞赋诗,以乐其志”,进入了“天地精神境界”,获得了人生和文学的双丰收,构建了于背逆之境实现人生成功的理想的人格模式。陶渊明精神伴随苏轼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岁月。  相似文献   

14.
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促使茶文化的繁荣,尤其是产生了大量的茶诗.本文以白居易及其茶诗为研究对象,通过赏析其极具代表性的茶诗,谈谈荼文化对白居易生活、交友、性情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诗歌之所以在中唐时期就能够广泛传播,与唐代有利于诗歌传播的制度设施、白居易诗歌自身的特点,及其诗歌的传播方式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从传播方式上看,白居易诗歌的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媒介传播和士人传播等三个渠道,其中媒介传播主要包括题壁诗、书信、著述传播。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早年悲剧性的爱情经历使其领悟到美好教育的珍贵,也因其关注民生,写了很多同情悲苦女子的诗篇。其中有对普通妇女的同情,也有对历史上被认为是亡国祸水的杨贵妃的同情。这些都体现了作女性观的进步性。但同时,由于诗人肩负维护封建统治的大任,并把实现政治理论的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所以,对与政治发生关系的美女又大加讽刺。“政客”与“骚各”的双重人格导致了白居易女性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自居易是中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70多首讽喻诗,这些诗篇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这些讽喻诗的特点可以从如下五方面作出探讨。(一)坎坷经历: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形成的现实原因;(二)现实主义诗论: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理论基础;(三)诗歌创作: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四)诗歌形式:自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外在统一;(五)诗歌影响:自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持久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
白居易酷好音乐,精通乐律,创作了《琵琶行》等优秀的音乐诗。白居易在诗文中阐发了不少音乐主张和理论,包括礼乐治国思想、通达开明的礼乐沿革思想、对新兴音乐(胡乐)以及传统音乐(古乐)的态度、对音乐表演中艺、法、情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总体来看,白居易的音乐理论和主张具有积极性、保守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凭借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极高的艺术造诣,以及通达开明的思想理念,白居易在音乐以及与音乐有关方面的见解和领悟是许多同时代人所不能比拟的。白居易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尤其是他的"太平由实非由声"以及"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的观点,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但诗人显然又不能完全突破自身认识的局限,在对待新乐的态度上又显得保守消极,甚至与自己的某些观点相矛盾。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由忠州返京的具体时间为元和十五年四月初。元和末长庆初,白居易的精神处于矛盾的两极状态:既获得了诸多快意、欣慰的补偿,又难免陷于焦虑、失落的境地。白居易毅然辞谢中书舍人一职而请求外任的原因在于朝政乖舛及其忠而不用。《忠州刺史谢上表》与《杭州刺史谢上表》真实地展现了元和末、长庆初白居易欲振起又主动放弃的心路历程。白居易由兼济而独善的真正起始时间应以自请出刺杭州为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