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适用所有可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目前这两年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均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拟从两年的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弊端出发,分析其本身的法律价值,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重新确定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  相似文献   

2.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公民普遍的生育权,从而使生育权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生育权是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它同时也是宪法上的权利。生育权是受宪法和民法共同规制和保护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3.
从权利类型化角度看生育权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公民普遍的生育权,从而使生育权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生育权是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它同时也是宪法上的权利。生育权是受宪法和民法共同规制和保护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民事权利就是指公民依照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所享有的权利 ,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人身权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身体健康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财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上述民事权利中有些仅能存在于公民的生存期间 ,公民死亡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法律也不给予保护了。有些民事权利不仅在公民生前有保护的必要 ,即使在公民死后也仍然要给以保护 ,如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综观我国《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十几年的民事立法过程 ,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认清这一点。《民法》通则第九条规…  相似文献   

5.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通过诉讼程序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诉讼时效制度是民事时效制度的一种,属于消灭时效。诉讼时效实质上是以牺牲部分正义价值为前提进而维护效率价值的制度,它是法律对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进行均衡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诉讼时效中断与诉讼时效中止同为诉讼时效不完成制度,诉讼时效中断事由主要有权利人请求、义务人承认和起诉等几项。我国民法对这些事由的规定过于简单、不具体,而且某些事由的规定还欠科学。针对这些不足,结合外国民法相关规定,对我国诉讼时效中断事由提出了一些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民事权利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民事权利是民法为了更好地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利害关系而专门设立的一系列有关民事主体人身、财产权利的总和。它是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础 ,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稳定运行不断完善的有力保障。因此 ,保护民事权利原则的确立就显得非常必要。保护民事权利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 ,从本质上讲 ,也就是民事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的体现。所谓民事权利 ,是指民法对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某种民事行为并实现特定利益的认可和保障。民事权利的确立 ,体现了民法的精神 ,是民法传统的核心 ,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费追偿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应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法定债权转让的权利性质解说路径存在缺陷,追偿权应为代为清偿下的求偿权,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第三人基于人身损害赔偿关系下的诉讼时效期间抗辩权不得对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医疗费追偿权,但转化为职工申请医疗费先行支付的申请时限。我国《社会保险法》第30条、第42条关于追偿权的规则设计存在缺陷,应随之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9.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第一次对《民法总则(草案)》进行审议,审议结果进行了公示,以让公民对其提出建议或意见。在《民法总则(草案)》第五章的"民事权利"中对债权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对目前使用的债权规定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首先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放置的位置不是很恰当;同时在对债权的相关内容上存在不合理的设置,条文规定的债因也不够具体,基于此问题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民法总则(草案)》关于民事权利中债权的相关规定和条文内容,提出了关于债权的修改建议和方案,为进一步的完善《民法总则(草案)》中民事权利有关债权内容的相关规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胎儿权利损害的情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多。《民法总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有限度地承认了胎儿在遗产继承和接受赠与等方面的民事权利能力,然而,当前法律关于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规定尚未体系化。提高法律适用水平并在《民法总则》第十六条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当前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胎儿应受保护的权利范畴,完善胎儿权利行使机制,同时重视胎儿民事权利保护过程中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是充分实现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诉讼时效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同于除斥期间,我国现行民法对诉讼时效的各项内容有必要作进一步补充,其中,诉讼时效的开始以“权利主体能够行使请求权时”为起算点更为适宜;其中止情形应作扩大解释;诉讼时效多次中断的有效性不符合民事立法的真正目的,对中断次数应加以限制;诉讼时效延长的法定情形太笼统,不利于司法公正,应对“法院认为”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纵容了侵权人的行为,这也正是其“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诉讼时效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同于除斥期间.我国现行民法对诉讼时效的各项内容有必要作进一步补充.其中,诉讼时效的开始以“权利主体能够行使请求权时”为起算点更为适宜;其中止情形应作扩大解释;诉讼时效多次中断的有效性不符合民事立法的真正目的,对中断次数应加以限制;诉讼时效延长的法定情形太笼统,不利于司法公正,应对“法院认为”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纵容了侵权人的行为,这也正是其“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民法规定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使胎儿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为了确保胎儿的法律地位,就应当在民法中明确胎儿具有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同时对胎儿的民事权益的范围及法律保护加以明规定。  相似文献   

14.
张坚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4):57-59,63
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在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上,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立法缺陷。本文分别对三种诉讼时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其不完善之处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从而建立了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法学界对《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诉讼时效非常重视,对诉讼时效的规定也作了许多学理解释。由于各人的认识不同,对《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诉讼时效的解释也就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本文想针对一些不同观点谈谈自己对我国《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诉讼时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侵权责任法》是在私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对受害人提供全面救济的法,是一部保护民事权利的法,标志着我国民法体系趋于完善。在本文中,针对《侵权责任法》立法的几个显著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侵权法的适用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7.
公民的民事权利就是指公民依照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人身权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身体健康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财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上述民事权利中有些仅能存在于公民的生存期间。公民死亡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法律也不给予保护了。有些民事权利不仅在公民生前有保护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各国民法有关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加以比较,我国在保护胎儿利益的立,法上应采取个别保护主义,即原则上不承认胎儿有权利能力,只在若干例外的情形下赋予其权利能力。胎儿权利能力的认定,应采取法定解除条件说。同时,立法上对胎儿所享有的具体民事权利的范围和保护方式应作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二十年代苏联学者斯图契卡提出制订“经济论”的理论主张后,在社会主义法律的分类体系中如何处理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就一直是法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热点。一九七九年以后,我国法学界对这一问题争论也很激烈,至今没有停止。目前的状况是:在立法上,虽然调整横向经济关系的,作为民法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已经制定,但与《民法通则》相应的,作为调整纵向经济关系的基本法,诸如“经济法通则”一类法律还没有制订;在理论上和法学教育上,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没有统一。例如,师范院校的各种法学概论教材和政法院校的各种民法、经济法教材,以及财经院校的各种经济  相似文献   

20.
2001年4月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新世纪之初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对新《婚姻法》作出了司法解释,但不能事事俱细。从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事由、关于“无过错”的认定、以及无过错方提起损害赔偿请求须以离婚前提条件和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诉讼时效等几方面规定来看,《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