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从分析《简爱》与《呼啸山庄》两部著作写作形式入手,比较两部著作在写作上的异同,使人们更能看清楚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是爱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和同时代作家笔下的人物相比,它打破了传统的人物模式。该文从典型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镜像原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罗璇 《考试周刊》2011,(6):32-33
小说《呼啸山庄》的价值倾向是与众不同的,诸如对偏重于物质层面的功名利禄的需求.对生活能力方面的人情世故的历练演变.以及对不同个体言行举止的标准规范的制定与遵守等世俗价值取向的追求皆不入作者法眼。通过对小说叙事手法和主导思想的解析,以及通过它与其他小说所秉持的价值观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呼啸山庄》所体现的鄙视俗世.甚至蔑视死亡、唯美唯精神主义的价值观,令这部小说彰显现出惊世骇俗、别具深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思想单纯、自由而不夹杂任何俗气;另一方面,她的性格里又表现出其世俗的复杂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她的虚荣心和名利欲。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从原型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之爱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爱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他们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之再现;《呼啸山庄》的成功既归因于艾米莉敏感的心灵和高度的创造性,又归因于民族集体无意识。借此试图探索《呼啸山庄》与人类文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傅培淼 《考试周刊》2012,(35):22-23
《呼啸山庄》描写了一个悲剧爱情故事,悲剧的根源是人的世俗观念,即人的等级观念使希斯克利夫备受辛德雷的压迫,使凯瑟琳背叛了自己的自然情感嫁给了埃德加,而这正是导致希斯克利夫人性扭曲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爱与恨,并且解析了这一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讲述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被迫分离的故事,他们在精神上和现实中流浪,但最终超越了死亡回归到了精神家园。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爱情故事隐喻着现代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的生存困境,是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并渴望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的原型再现。  相似文献   

9.
明代通俗文学高度繁荣,小说批评理论也随之积臻丰富,作为一部体大虑周的理论专著,《文心雕龙》成为其汲古前代诗文理论的重要对象,其中的小说理论也引起了明人的关注。囿于时代的原因和文学的自身发展规律,《文心雕龙》的小说理论主要针对小说中的艺术手法而非特定文体。在明人看来,这部分内容不仅反映了古代小说理论的演进轨迹,更重要的是对小说的创作手法、创作思维以及小说评点等文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林·海尔-萨金特的《重返呼啸山庄》以希思克利夫出走的三年留白为起点,讲述了希思克利夫离开呼啸山庄后的经历,破解了“希思克利夫之谜”。萨金特通过改写希思克利夫的身份,展现希思克利夫人性之恶的方式,突出了希思克利夫的“他者”形象。除了重塑希思克利夫的人物形象之外,萨金特也通过重构情节的方式改写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在《重返呼啸山庄》中,美洲成为了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象征,病重的凯瑟琳是与希思克利夫在美洲一起生活了5年后去世的。对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的改写体现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达到鼎盛。印度作为英帝国的殖民地,成为帝国取有价值的财产,它标志着帝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因此为保卫在印度的利益,英国不仅在印度内部巩固殖民统治,而且在外部与俄国在中亚展开了争夺。这样印度因素成为影响维多利亚时期外交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他的晚期成熟作品《远大前程》描述了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生活并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福音主义、功利主义和家庭伦理。小说中的三个人物:乔.葛吉瑞、阿伯尔.马格维奇以及乔.文米克分别代表了这三大方面。乔是伟大的福音主义者;马格维奇是功利主义和绅士梦的崇拜者;文米克则是"理想的家"的实践者。通过分析可进一步探讨狄更斯本人对维多利亚中产阶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通过两个家族的传奇历史塑造了四个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耐莉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家庭天使"的典型。凯瑟琳、伊莎贝拉和小凯蒂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爱情、反抗压制,既展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又透射出身处男权社会的思想矛盾。其间渗透着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4.
英国近代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以探索人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堕落和复苏的三重结构,它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文学著作,作品洋溢着不凡的艺术魅力。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诗意的语言、深刻隽永的思想主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新颖别致的叙事结构是这部作品不朽艺术魅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对《呼啸山庄》开场的隐喻作用的剖析 ,来证明呼啸山庄事实上正是作者苦心构建起来的一个顽强地抵制着男性话语侵入的女性心灵世界。在对小说的进一步解读中 ,我们可以发现在故事的表层背后 ,隐藏着一部女性的“自恋史”与反抗史 ,复仇史 ,以及追求史。而这正是作者艾米丽·勃朗特自身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必须摈弃一切偏见与世俗的伦理道德观念 ,才能够进入这个用女性的生命体验编织出来的让人捉摸不定的风光奇特的女性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在叙事上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了叙事跳跃,多层转述等叙事手段。叙事跳跃的运用使作品在叙述上刻意留下了时空空白;多层次的转述使作品的整个叙述成为一种较为开放的系统,它抹去了叙述者的绝对权威,容纳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与联系。这些叙事手段的运用都有意给读者留下一种空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产生一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一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在文学中,女性自我意识也首先表现为对男权家庭进行反面叙述来表现对家庭的否定。爱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打破了父权家庭的神话,把父亲及男性家长看作家庭混乱、职能丧失、最终解体的根源,为她对父权家庭的否定“找到”了合理的前提与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理由,表达了她对充满父爱的非专制压抑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悲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人性与兽性"集于一身的形象.他何以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沦落为一个残忍暴戾的复仇狂?辛德雷与林敦所代表的阶级压迫和社会摧残是希斯克利夫悲剧间接的和外在的原因,其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则是源于希斯克利夫的挚爱凯瑟琳对他爱情的背叛,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他个性中原始野性的爆发.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他个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巧妙运用象征艺术来揭示人物性格。她运用Wuthering Heights和Thrushcross Grange的地名象征和窗、树木的景物象征,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某些具体物件的描述,表现了人类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特征及情感,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