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近几年创设的“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等新机制,为上海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人力资本要充分发挥效益,培训只能是一种手段,不可能自动地转化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能力,更不可能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队伍的长期建设,应该把如何用人的问题作为重点。“以人为本”,创新用人机制,充分释放教师的能量和改革主动性,将成为今后教师队伍建设新的制高点,率先占领这个制高点,就能在教育的持续发展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教师教育的紧迫工作.面对高职扩招的国家发展战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师资缺口大、质量保障缺乏、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既影响了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结构优化,也阻碍了国家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需通过校企合作充实教师队伍,制定科学的培训系统,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审查...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教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问题突出.一是教师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教规模不相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师生比过低,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不足,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兼职教师补充困难.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就业导向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其原因是:地方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存在偏差;职业学校受普教的影响根深蒂固;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应有的培训环节;教师引进渠道不畅,管理体制尚待理顺.其对策是:建立有别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适合职业教育规律要求的师资培训体系;创新用人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引才渠道.  相似文献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编制数量不足、管理僵化、职业院校缺乏用人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亟需依法通过盘活职业院校事业编制管理、扩大职业院校的人事管理自主权、提高培训效果等渠道提高"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共同追求。但是,有人说院校里的教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双师"。那么,究竟能不能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在实践中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没有基本的认定标准、师资来源单一、培养主体缺位等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师资政策不畅、校企融合不深、编制管理僵化形成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针对现实问题,需要在认定标准、师资政策、培养体系和校企合作上突破瓶颈,化解困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经济、社会、心理、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因素,地方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做好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灵活用人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唐锡海 《高教论坛》2002,(4):121-123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适应,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乡村职业教育依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短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既存在生师比偏高、教师学历水平偏低、生源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职后教育不足等内源性问题,也存在乡村职业教师难扎根、"双师型"教师队伍区域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评价有待完善等外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需求.培养一批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同时具备"适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可通过设立流动编制,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开设技能培训,开展"造血式"师资培育;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技能考核体系;搭建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挖掘乡村特色教育资源等方式,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没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让上海教育事业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2013年9月12日,上海市属本科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开学典礼在华东师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到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事关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所以,我们明确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队伍建设要"进入战略思考,采取战略措施",要从战略的高度抢占这个"制高点",为当前和今后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比例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建设中重形式、轻能力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可采取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平台,完善专业教师培养机制,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坚持专兼结合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加快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拓宽来源渠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实施"产学研"结合和建立激励机制五方面提出了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低质、不稳,严重制约着其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改善这种局面,在编制、用人机制、经费投入、骨干教师待遇、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中西部农村优质教师队伍,为发展中西部农村教育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韵 《教育》2022,(15):16-18
瀚文小学创办十多年来,以智慧仁爱的教育普惠每一位学生,赋予童心最美的光泽,求真、向善、至美,演绎办学哲学"惠泽童心".学校以"博约兼资,文行并美"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聚焦"美雅贤达",形成了教师培训活动系列化、培训特色课程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道县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将培养一支德才双馨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教师队伍不仅要在"量"上有保证,而且要在"质"上下功夫,为建设一支适应新体制,面向新世纪的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的培训,是我市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制高点。就目前而言,我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的40%,而到“八五”期末,全市的青年教师数将发展到整个教师队伍的45%左右。加速青年教师培训.特别是尽快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成为我市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1988年以来,我们便把占领这一教育战略的制高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确定了7所青年教师培训的试点学校。江苏省教委(90)45号文件下达后,我们又制定了培训青年教师的“一三五八工程”,而近年来的努力又使系统化、规范化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出现了新的局  相似文献   

19.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方针指引下,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高职教育的教学特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均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建立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将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转变传统用人导向,坚持师德考核为先,推进招聘分类评价,优化人才招聘方法,切实提升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实效.从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分析出发,探讨相关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