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人物命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赶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对于小说人物的命名是十分重视的。他曾说:“创作难,就是给人取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倘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的话,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正因为鲁迅先生十分重视小说人物的命名,在小说人物的命名上精心构思,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姓名都已成了“颠扑不破的诨名”,意味深长。例如,“阿Q”已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孔乙己”已成了”书呆子”的代名词;“九斤老太”已成了“一代不如一代”的代名词;等等。那么,  相似文献   

4.
晚清特殊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造就了新小说这一异于传统小说的样式,它不仅充满新概念新事物,还具有新的化内涵,并通过独具一格的人物命名体现出来。人物命名的目的在新小说中分为三大类:一为讽刺人物,二为表现主旨,三为构造情节。通过这一类型化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晚清新小说的价值作一番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许多伟大作家都十分重视并善于为人物命名。据说巴尔扎克为了能让人物得到相称的姓名,他曾把一个个字母拼来拼去,设计出了比《皇家年鉴》所载还要多的姓氏;他常到拉雪兹墓地转来转去,希望从众多墓碑中找出那个合  相似文献   

6.
万事万物存在信息,汉字是严整的信息系统,汉字文化是独特的信息文化。汉字的多义性、隐喻性、同音异义陆,使汉语姓名隐寓着特殊的信息。汉语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量,常常外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者社会生活经历以及其它种种关系,与其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志趣密切相关,饱含着作者创作的心血,是小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解读小说文本的内在隐秘的钥匙,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1993年诺贝尔学奖获得,美国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 小说中对人物与会点的颇具匠心的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非洲的民俗特点和化传统,而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作品主题、伸张正义和鞭挞邪恶都有举足轻重失艇。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其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孔乙己、阿Q、杨二嫂、吴妈……他们或充当主角,或充当配角,但无论主角、配角,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尊姓大名”。这一结撰人名的“空白”现象,显然不是作者的疏忽,也决非作者兴之所至,而是一种匠心独具的安排。其用心之良苦,用意之深奥,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对于口头禅并不陌生,有的人说话时还经常带有口头禅。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正是这未经大脑思考就已脱口而出的话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风彩和性格特征,一些小说家更是深谙此道,在塑造人物形象特征时往往让人物说上一些有特点的口头禅来表现人物,但这些却被大多数读者忽视了。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归结一下,以示其趣。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人对于口头禅并不陌生,有的人说话时还经常带有口头禅。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正是这未经大脑思考就已脱口而出的话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风彩和性格特征,一些小说家更是深谙此道,在塑造人物形象特征时往往让人物说上一些有特点的口头禅来表现人物,但这些却被大多数读者忽视了。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归结一下,以示其趣。  相似文献   

11.
韩府 《语文知识》2000,(8):10-14
曹雪芹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方法大致可以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来考虑:从音的角度入手的是“谐音法”;从形上着眼的是“系列法”和“析字法”;从意的方面考虑的有正反之分,正者自然勿庸赘述,反者是反其意而喻之。此外还有“集字法”等其他方法。具体如下:一、谐音法这种命名法是按照人物性格本质拟出人名,有明暗两重意思.明的  相似文献   

12.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利用中国汉语表达含蓄的优势,把一些想说而又不敢说的字眼很模糊的表达,来传达他的思想,就以人物命名为例,应该说曹雪芹为人物命名费尽了心思,他既要考虑人物的性格、身份,又要涉及人物的命运。他让登场人物的名字和名字蕴涵的意味运用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程玖 《学语文》2002,(1):14-14
说不尽的《呐喊》、《彷徨》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进入《呐喊》、《彷徨》的艺术世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命名是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寄旨良远、煞费苦心的。 首先,鲁迅小说中妇女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真实姓名,大多采用丈夫家的姓,或者加上丈夫的排行来称呼。如:杨二嫂(《故乡》),华大妈、夏四奶奶(《药》),邹七嫂、吴妈(《阿Q正传》),单四嫂子(《明天》),鲁四婶、柳妈(《祝福》),灰五婶(《长明灯》)等。或者以丈夫的名字及身份直接称呼,如祥林嫂(《祝福》)、秀才娘子(《阿Q正传》)等。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身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的绞扼与束缚,承受着肉体和灵魂双重摧残的苦痛,特别是在从来不把妇女当人的强大封建夫权力量面前,女人仅仅充当了男人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独立的尊严与价值,甚至连享有一个完整的姓名权都被剥夺。鲁迅透过这小小的女性人物命名,揭露了封建妇女不幸而痛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白杰 《天中学刊》2002,17(4):63-64
创作人物语言要与人物的性格相统一,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协调,与人物的情状描写相契合。人物语言要贴近真实生活,贴近人民大众,最重要的途径是努力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方芳 《学语文》2009,(2):53-53
语文教学中谈到小说的阅读,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习惯上是分析人物的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这固然正确,但比较笼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还应该传授一些揣摩行为语言的具体方法。比如引导学生体味小说中人物的眼睛语言。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新鲜、真切、丰富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故乡》中的闰土。闰土的原型是鲁迅的好友章运水。当时周家的家世很好.鲁迅的祖父正在北京做官,因此鲁迅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每年在百草园晒谷子的时候,章运水的父亲章复清就会来周家翻修和编一些新的竹匾,因为他是竹工。章复清诚恳老实,手脚又麻利,周家的长辈很欣赏他。熟识之后,每年到要收租的时候.周家就请他通知乡下那些租种水田的农户.并在家里忙的时候请他来临时帮忙。1893年春节。鲁迅的曾祖母去世了,周家又请章复清来帮忙。由于忙不过来,章复清便把儿子也一并叫了来帮忙.这就是章  相似文献   

17.
小说人物     
《现代语文》2005,(6):12-12
小说是文学宝库中弥足珍贵的一份财富,小说人物是这份财富中最熠熠闪光的部分。《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形象各异,栩栩如生;《阿Q正传》问世后,阿Q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  相似文献   

18.
略论《红楼梦》中丫鬟人物的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人物命名十分新雅有趣,体现了作者精心的艺术构思。其中丫鬟的人名寄寓了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甚至性格命运等特征,是作者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司马相如在他的赋文创作实践中建构了一套赋中人物命名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虚构,但此虚构与小说、戏剧这样的叙事文学所遵循的虚构原则完全是不同的。按司马相如的命名原则命名的赋中人物既不是个性化性格.也不是类型化形象,而只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发声体。由此写出的文学人物.在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司马相如的赋中人物命名原则作为一种文学形象的思想.在文学理论领域也是别开生面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十分重视为杂中的类型形象命名,他为人物命名的手法堪称为一种艺术,在鲁迅的杂中,人物名称不只是简单的代号,它和人物的内在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名称去认识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