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是当时社会变动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变革.这场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指导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白话文运动、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展东西方文化的讨论等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目的是要为中国确定一种能够指导社会前进的文化.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代表着五四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变革文化"是决定学校变革能否持久、深度推进的重要影响力量.培育"变革文化",需要明确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变革中的情感与专业支持,在变革过程中提升"变革文化"的深度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世纪中国体育课程变革的历史考察,研究认为,当代学校体育课程的变革是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演变的,它与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转型呈"同步状态",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当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教育评估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回归和坚守教育评估文化的本义,建设以"独立、专业、公正、和谐"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教育评估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教育评估立法,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鉴定和大学评价制度,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和制度的必由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继续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未来是属于当代中国教育评估人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道德传承者的角色,这是由中国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历史所决定的。中国教师是学生全方位的导师,有别于西方教师的职责。西方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西方教师的德育责任,个体主义的德育观也降低了西方教师的德育压力。西方道德权威来自于宗教,而中国道德权威主要源自教育。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在历史传统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中国教师重要的德育使命决定了不可轻易将教师妖魔化。对教师的变革,必须重视中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不可简单复制西方的教师理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A0):19-20
"红歌"是中国一种非常独特的文艺形式,是中国历史变革中逐渐兴起的,具备审美性和功利性两个特点,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当前西方文化盛行、民族文化衰落的境地下,通过"红歌"张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客观、直观地展示中国革命文化的研究成果,为未来革命文化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采用关键词分析方法,利用Bicomb2.0和SPSS22.0绘制了关于中国革命文化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革命文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国革命文化理论研究"、"中国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研究"、"中国革命文化思想研究"和"革命老区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创新研究"四个方面。学者们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先进文化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探究其学理并自觉构建理论体系,倡导理论创新与话语创新,加强对策性研究。持续关注中国文学革命等所带来的文化变革研究,不断重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作用,不断拓展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教育建基于文化,教育的变革必然涉及某种文化的变革,因此可以说,教育改革在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的变革.中美基础教育的改革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只能是在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变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有“文化自觉”意识,在学习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经验时,只能借鉴,而不应移植.“文化自觉”要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冷静分析和学习美国文化,反思、继承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如何弘扬好中华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这一精神家园,是当今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古,要与现代文明协调对接,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只有在教育改革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实现"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伟 《学科教育》2014,(4):3-11
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必须考虑文明的整体性问题并回到文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中国教育改革需要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意识表现为文化认同危机、全球性与在地性矛盾、人格系统与价值系统的变异三个层面。中国教育的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有教养的人、重建文化认同和回归有文化的政治。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文化改革的前景是复兴文化传统、回归教育自主与创造新的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文化冲突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文化调适是课程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课程改革相关策略的制定应结合我国的物质文化、思想文化、政策文化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改革作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组成部分,具有各种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但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或逻辑不能违背。基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应当注意把握教育的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的时代性和历史性、教育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逻辑路径。从宏观、长远和形上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方面分别展示了逻辑与历史、内容与形式的张力。教育改革应参照各种历史机缘保持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具体体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40年来,外国教育史学界从思想上得到了解放,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本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历史是有联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连在一起的。从外国教育史在“文化大革命”前起起落落、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历史图景和历史认识,学科体系确立、教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原著和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和出版等方面,可以窥见改革开放40年我国外国教育史的发展进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当然,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需要学者们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之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既是高校体育改革的目的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课程改革理念先行,作为教育者应具有先进的思维方式、教育理念、以及国际化意识等,才能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优秀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7.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在教育改革体系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教育改革频频出现循环与钟摆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公平追求和素质教育推行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劣根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从文化入手,对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造与超越,重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合理借鉴西方文化,从而促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教育包含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母语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等,共同担负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重任。文学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尝试新的教改措施,诸如: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形式讲座化,经典解读创新化,主题教育当下化,教学风格个性化等。  相似文献   

19.
语文独立分科到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可这个百年却是人类社会最为动荡、变化急剧的百年。而百年语文教育变革核心其实就是语文教育本质的变迁。一切关于语文教育的现象归根结底都归结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近代中国一直是缺乏民族自信、完全西化的,甚至亦步亦趋。我们抛弃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今天当我们这个民族建立了自信时,我们可以理智地反思我们的传统。所以反思近代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得失,认清语文教育的特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意义重大,对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是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