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滨 《教育文汇》2005,(7):48-48,47
高尔基曾言:“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读书本质上是人的精神灵魂与书的思想生命的一种不期而遇。这种人与书在生活这片绿地的“相遇”,呈现出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境界     
读书乃是人生一大乐事,于茶余饭后,闲日暇时,信手拈来,随意翻翻,是一种消遣方式;更多时候,读书,需有一种“物我合一、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豁达的境界     
刘雁 《阳光搜索》2005,(10):21-21
我喜欢找一些豁达的人做朋友,跟他们做朋友,你的个性也会变得豁达一些。豁达了,做人才会快乐。有些人的朋友尽是心胸狭窄之辈,他们的世界,充满勾心斗角和各种刻薄的批评,跟这些人做朋友,你早晚会变成他们那样子。  相似文献   

4.
雨天读书     
我一直很喜欢在雨天的时候读书, 无论白天或是夜晚,都是一种让心境变得无比美妙的享受。古人有"读书三余" 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这"三余"都是用来读书的好时光。我喜欢下雨,因为在我的故乡和我长大后工作、生活的这座因为缺水而处处尴尬的城市。雨水,总是那么让人渴盼和感到滋润与亲切。我也喜欢读书,自我上学识字以后,读书不仅是完成课业的需要,而且也已成为生活中一种割舍不掉的习惯,一种优质的休闲,填充了我有时会清冷孤寂有时会百无聊赖的业余时光。这样,在雨天里读书,对于我似乎就成为一种身心享受的至境。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其中有这样-个镜头: 女主人公靠在窗前的沙发上静静地读着一本古老的大书,高大而又明亮的窗外, 亮晶晶的雨滴正洒落在枝叶葱茏的绿树  相似文献   

5.
读书之乐     
孙颖 《山东教育》2005,(25):63-63
作为一名女性,经历了结婚生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品味到了生命的几多愉悦与艰辛,甜蜜与焦灼,生活又归于平静,我又捧起了昔日的密友——书。进入书的世界,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那种不能言喻的感动,那种豁然开朗的敞亮……往往不期而至,读书就像品尝甘甜的酒浆,让人陶陶然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6.
我在《笑书神侠》里,谈到武功的三层境界,实际上就是生活的三重境界。金庸笔下那些使着奇奇怪怪兵刃的人,多数不是一流高手。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南海鳄神,一出场,手里拿着一个鳄鱼剪,大剪刀,动不动就“咔嚓”一下,把人家脑袋剪下来,这个人你可以断定,他不是一流人物。  相似文献   

7.
闲时读书     
王涛 《青年教师》2006,(6):50-51
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一个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说,希望学生此去每年能读一部书,学生大笑,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然而事隔30年后的一次校庆上,那位教授问学生,有谁看了30部书,结果一个也没有。  相似文献   

8.
不如读书     
李白有诗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依我的浅陋揣度,当时的他一定是把敬亭山当作了一本静默亘永的书在读,方才有了这般的胸臆沛发。“书”与人无言,却凝眸神会,不离不弃,给羁旅孤寂的青莲居士以莫大的人生慰藉和精神烛照,此无言实乃大言。至于书之世俗妙用,则莫过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种种传奇,  相似文献   

9.
读书趣谈     
读书,是种大雅。提起读书,我还总会想起两件艺术珍品。一是“文革”前看过的一出小舞剧:月牙弯弯,竹影婆娑,一年轻书生正秉烛夜读,就这么读着读着、他身后的梅花屏风上也便飘然走出一位妙龄少女,于是,书生少女相依相伴,在灯前月下翩然起舞,其情如诗如画,可也正在此时,随着远处传来的一阵钟声,少女霎然消失,书生怅然,就赶紧秉烛在屏风上细找,可是,屏风上只有梅花如星星般闪烁,哪里还有少女的芳踪?二是纪晓岚的一则书房联:“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由妙用红豆的此联联想开去,也的确能使人坚信“书生夜读,红袖添香”是一种极美妙的…  相似文献   

10.
谢仲意 《湖南教育》2005,(15):46-46
读什么书呢?告别白天的喧嚣,我在深夜充满温馨诗意的氛围中,捧起一本新来的《湖南教育》,含英咀华,沉浸浓郁。顿时,犹如走近一株徐徐绽放的深谷幽兰,清香弥漫,沁人心脾。此刻,窗外明月如玉,清风似水。还记得,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湖南教育》,也是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那时,刚参加工作的我,抱着教学上的疑难与困惑,踏着崎岖山道,敲开了一位特级教师的门。面对我的请教,这位老人将自己珍藏的几十本《湖南教育》悉数送给了我:“小伙子,‘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吧,她将告诉你全部答案。”那晚,我在明月下翻阅、品读、咀嚼了一夜,凝聚心头的结一个…  相似文献   

11.
网上不读书     
立新 《师道》2005,(10):47-47
很早就注意到网络的喧嚣,跃跃欲试,但别人告诉我,网络是杀时间的东东,千万小心!  相似文献   

12.
13.
赵畅 《教师博览》2006,(3):54-54
武汉作家池莉从1996年与法国一出版社合作,至今已在法国出版11种书。近期,刚从法国回来的她,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记者问:“在法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常见‘读书会’。你认为它存在的作用是什么?”答:“是活着呀!他们不读书就无法生活。”  相似文献   

14.
尊重境界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是在充分认识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平视。  相似文献   

15.
黄忠富 《教育文汇》2005,(10):59-59
小儿今年高中毕业了。高考后,我料定他要扑在电脑上大干一场。因为他平时太压抑了,每周除周日下午在家上两三个小时网外,其余时间只做学习、吃饭、睡觉三件事。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知道他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上网的欲望。这下好了,卸下了高考的包袱,他能不拼着命在网上冲冲浪?  相似文献   

16.
钓者的境界     
拂尘  郑杰 《课外阅读》2007,(12):16-17
庄子坐在渤海边。子牙坐在渭水边。严光坐在富春江边。他们其实都在等,有时候代价大了些,比如子牙,如果文王生得早些,或许他治  相似文献   

17.
说起读书的人,有些人的脑海里会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图景:孤灯一盏、夜凉衣单、却手捧厚卷;抑或是晓风残月下背手反复吟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词句的寂寞孤独又清瘦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读书漫笔     
读书这个话题,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和阅历的不同,会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阅历,更是影响人们读书观的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读书漫谈     
曾记得,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读书。世间的万物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书中的一页页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三题     
情感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折射,它既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更体现着道德和理想的高下.我们虽然不能以“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来抑制人们的情趣爱好,但也不可放荡无羁,纵其邪恶。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个文明社会,谁都必须在法律和首先的规范下,修养自我,做个“堂堂正正”的人。选择读书做学问作为自己的情趣.可以说是人们的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