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是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面对的是一群不同寻常的孩子:智障、耳聋、失明……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孩子最需要自己的关怀。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多一份宽容,这是老师们给这些孩子的;让孩子们找回自信,找回快乐,这是老师们最大的心愿。在第2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群特殊的老师们———在我看来,即使是那些最有“问题”的孩子,只要对他们宽容,给他们机会,他们身上潜藏着的光彩就一定会让你惊喜。———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胡美芬老师“这些孩子的境遇真是让人同情。”胡老师说,“他们又聋又哑,刚…  相似文献   

2.
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家长忙于工作、应酬,大都把孩子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保姆照看。虽然孩子们的衣食起居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他们学习说普通话的机会却很少。很多幼儿在未上幼儿园前就接触到很多方言,到入园后与老师,小朋友交流起来很困难,从而打击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发现特殊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存在着种种差异,一是因为他们的个体差异性特别大;二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也较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抚养和教育好孩子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今后的生存能力。教育好孩子不光是老师的责任,只有家庭和学校校共同教育特殊儿童才能取得特殊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孩子永远是天真的,他们所想的和所做的都表示着他们真实的一面。而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像是守护神一样,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就是魔鬼。每天只会让孩子们学习、吃饭、睡觉,这三点一线就是孩子们的一条阴间小道。他们害怕,怕老师训斥,怕家长打骂。这样家长和老师除了会对孩子做这些还会做什么呢?他们把孩子的天真一丝不漏的遮盖住了,孩子们无法呼吸,他们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5.
"老师的目光,难忘的目光,像金色的阳光……照呀照亮你,照呀照亮我,照亮了千万颗小星星闪闪发光……" 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唱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在祖国的蓝天下,每个孩子都是小星星,残疾孩子也是如此.光芒被掩盖的残疾孩子想要闪闪发光,能够闪闪发光.他们需要学校、老师如同太阳一样引领他们前行,让他们从星星成长为太阳,令他们发出耀眼的光芒.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就是这样一所能让孩子们闪闪发光的学校.  相似文献   

6.
时光飞逝,转瞬间,在特殊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了9个春秋,回首这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孩子们点滴的进步都凝结着我们特教老师的全部汗水和心血,苦过也累过,但能和这群可爱的特殊孩子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记得那年秋天,对特殊教育还是个门外汉的我,跨进了特殊教育的行列,虽说有些欣喜,但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所谓特殊教育,就是对一些存在身体缺陷的孩子进行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人民对特殊教育工作越发重视,逐步解决教学中的困难,让这些孩子也能像正常孩童一样进行学习。本文主要对特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孩子们提升自我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促进我国特殊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身边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无法正常地用语言去表达想说的话语,甚至无法正常地自理,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而作为特殊教育战线的老师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教育方案,来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适应社会,并且自立于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老师是孩子认知这个世界的启蒙老师。他们把走路不稳、说话不清、吃喝不能自理的孩子从孩子们父母的手里接过来,其实也就是延续了父母的角色,不但要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还要管孩子认字、识物等各方面的启蒙知识。所以,有人称幼儿园老师是"高级保姆"。这虽然对老师有点不太尊重,但从辛苦、操心的角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孩子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操心盖被子、给睡不着的小朋友讲故事,甚至陪孩子们上厕所等,这都是幼儿老师  相似文献   

10.
刘国琴 《考试周刊》2014,(3):167-167
特殊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一些不同于正常孩子的特殊群体,他们多存在听力、视力、智力落后、言语、情绪和行为等障碍。在特殊教育过程中,除了使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外,更多的是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这些学生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作者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了另外一些"特殊"之处,就是在教学中,关爱、耐心和心理调适也有特殊作用,会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体会到爱,更好地融入正常生活,收获更多的信心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乒乓室里,孩子们欢畅地抽动着手中那块板;烹饪室里,孩子们卷起袖子擀面捏造型……这是卢湾区辅读学校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这群特殊的孩子似乎与普通学校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殊不知,这背后凝聚着特教教师多少心血与汗水。近日,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在卢湾区辅读学校举行上海市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士畅谈了特殊教育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他们一致认为,关注特殊孩子的教育,是关注民生的表现,也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和教育“零拒绝”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家里有五个孩子,最大的现在十六岁,大人都在外面工作,以前一直是请保姆担当家务的。由于忽略了给孩子以必要的教育和锻炼,他们自小受别人照顾,滋长了依赖心,连最细小的事自己都不会处理,剪碎的纸屑飞得满地,刚收拾过的房间一刻儿就搞乱了,衣服穿上身不久就脏,换下的衣服随处撩,保姆整天忙得不歇,家里还是乱糟糟的。看到这样情况,我们认为不能长此下去,特别是孩子渐渐听长大了,不早一点培养一些劳动的习惯和技能,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又把家务排了一下,觉得事情虽然繁杂,较重的体力劳动可并不多,有一部分是孩子们可以胜任的。如果把工作的多寡轻重适当搭配,大家齐动手,那么不请保姆,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还可以减轻些家庭  相似文献   

13.
过马路     
两卷首1位老师带着18名中班孩子外出写生 ,孩子们是好奇的 ,遇到新奇的事物 ,就会停下来让老师讲解一番。于是 ,两位老师不时地护着他们在路边停留。这本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路人的一些做法却让我感慨颇多。在一条小巷内 ,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介绍理发师的工作 ,另一位老师在后面照顾孩子并观望路上的情况。开始时 ,我觉得老师未免过于小心。因为 ,在我看来 ,不管是谁遇到这些可爱的孩子都会停下来慢行的 ,但实际情况却让我说不出话来。一辆110巡逻车路过此处 ,两位老师带孩子们到前方20米左右一个较为宽阔处避让。没想到车子很快来到跟前 ,…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特殊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特殊教育并不庄是对身体或者智力等方面有障碍的孩子的人道主义的照顾,而应该是用对待正常藏子的方式,来帮助这些有残疾的孩子获得他们应谈得到的教育。所以,新时期特教工作的展开对于所有特教工作者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作为特教班主任,怎样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当成正常孩子去教导、帮助,而不是同情和照顾。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所有特教班主任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发育都尚未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比其他教师要更懂得照顾孩子、关心孩子,要有特殊的工作责任心。这种工作责任心具体而言就是必须对孩子们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幼儿园负责。  相似文献   

16.
范怡 《上海教育》2014,(33):69-69
"激趣健体"课程理念的提出首先是长期教育理念积淀的结果,学前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具有奠基性和启蒙性,幼儿不能过早定性培养,而应是全面整合发展的。此外,面对东展幼儿园"高收入、高学历、高要求"的"三高"的家长群体,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太忙,孩子完全由老人和保姆照顾。更有甚者一味地满足宠溺孩子,孩子们进出都是自备车,几乎不用自己走路。  相似文献   

17.
杨小兵 《教师》2013,(33):16-16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刚从幼儿园以及家里走出来,习惯于依赖家长和老师,习惯于被照顾和安排。当孩子们需要关心呵护的时候,班主任就是一个慈母,要给他们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缺点、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又得充当严父,要指正他们的错误,还要令其改正。  相似文献   

18.
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家长们忙于工作、应酬,大都把孩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保姆。虽然孩子的起居饮食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却很少。很多孩子未进入幼儿园的头三年,已经身处于多种方言的语言环境中(父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保姆的),因此,在一个新人园的班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为了顺利实现方言与普通话的过渡,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07,(5A):16-17
乒乓室里,孩子们欢畅地抽动着手中那块板;烹饪室里,孩子们卷起袖子擀面捏造型……这是卢湾区辅读学校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这群特殊的孩子似乎与普通学校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殊不知,这背后凝聚着特教教师多少心血与汗水。近日,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在卢湾区辅读学校举行上海市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士畅谈了特殊教育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他们一致认为,关注特殊孩子的教育,是关注民生的表现,也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和教育“零拒绝”的需要。[编按]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聋哑人,大学毕业后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了一名美术教师。每天,他要上5到7节美术课.课余时间还要辅导孩子们的课外活动,照顾残疾学生的日常起居。他的心中有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要让聋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学到知识.能够独立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由于工作勤奋,业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平顶山市残疾人自强不息十佳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他.就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聋人教师李旭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