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白石老人的两个孩子良迟、良已都在上小学。由于学校不大好,这两个小家伙"不学习,尽打架",于是白石老人想给他们转学。通过朋友帮忙,孩子们如齐老所愿,转到弘达学院附小上学。为了表示感谢,白石老人给附小主任画了一幅虾,由良迟带去。主任拿到后很满意,展示给老师们欣赏。不想良已那个班的班主任周淑云动心了。于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笔墨谈赵竞笔墨是甲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属于中国画的形式美之一。中国画以笔墨为其表现基础,讲究笔墨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笔和墨,本来是作画的工具材料。但由干高度发挥了这些工具材料的特有性能,使它转化为艺术的技巧,丰富了国画的表...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歌唱演员,1989年开始从师齐良迟先生学习齐派绘画艺术。为什么我在知天命之年还会选择学习齐派绘画艺术?其中缘由还得从我的母亲说起。我的母亲杨秀珍是白石老人的入室弟子,她1937年在北平国立艺专学习时即在白石老人指导下习画。毕业后,又入室齐门,成为了白石老人的入室弟子。那时,母亲每周在师大女附  相似文献   

4.
时过清明,节当立夏。正经济腾飞之际;芳华争艳之晨。倏尔晴天霹雳;白日阴霾,噩耗忽传何胜惊悸。谨具时馐之奠,致祭于齐公之灵曰:呜呼!维我良迟学长,家学渊源;世居敦厚。幼侍白石大师,伏案临池;研朱理纸。书法临摹羲献;诗篇偏爱晋唐。立志弥坚,喜映雪囊萤故事;好学不辍,承负薪挂角艰辛。入辅仁大学,履趾言行,都是学生懿范;居寄萍窗下,诗书画印,尽显儿辈天资。笔承画屋雄风;篆继匠门家法。怀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色彩弱化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过程,追寻中国画发展过程中色彩观念的衍变脉络,再通过对中西绘画的比较,从哲学思想、艺术观念、艺术技能和作画原料、工具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画色彩弱化的原因,才能更新观念,强化创造精神,大胆研究利用新的工具和颜料,适当改造西画颜料,开拓中国画的读者领域,使中国画走出文人创作和欣赏的狭小范围。  相似文献   

6.
诗、书、印对于中国画至关重要,它是中国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拓展中国画意境及构图之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画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中国绘画中诗书画印的结合,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画画面上题款的出现,从古籍稽查,大概起源于前汉时代。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在麒麟阁画《十一功臣像》便有“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随着诗词学的发展,唐代以后则把诗词用到画题上去,如画山水或曰“烟笼雾锁”、“洞庭春色”,画竹题“潇湘烟雨”,画梅题“疏影横斜”等等。画面上题诗加跋,此种风气大约兴起于宋代。明沈灏《画函》说:“题与画,互为注脚”。就是中国画与诗、书…  相似文献   

8.
画里郁风     
正黄苗子先生在写齐白石逸话的《巨匠的光环》中说,1951年的一天,他和夫人郁风去拜访白石老人,郁风拿出炭条画纸画了一幅老人作画的神情。老人十分喜欢,却又知道郁风没有把画送给他的意思,于是拿起毛笔在画上题了几个字:"郁风女士艺精,为白石画像甚似,然非白石所有,予记之。"苗子先生说:"老人晚年较少说话,幽默感却常表现在题记中。"郁风的那幅素描画得真神妙,炭条  相似文献   

9.
苏冠蓉 《课外阅读》2011,(4):265-265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得全新的视觉经验,中国画的笔墨语言面临着转型的问题。中国画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造型,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民族艺术文化特质,是西洋绘画中所没有的。应从意境来看待画家的作品底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这个艺术特点,是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绘画作品,主要靠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来传达美的信息。一幅画,当画完后,加上款、印,增加作品的美感,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既可以增强绘画的意味,也增强形式的美感。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说:“特殊的地域和特殊的社会历史能养成特殊的审美趣味。”题款和印章在中国画里的使用,并占有特殊的位置,这也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审美趣味约定俗成的结果。中国画由于特殊的艺术情趣和特殊的风格的原故,在画上题款盖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当一幅作品完成后题词、盖章,以完善章法构图,丰富画面主题思想,增强其美感力量。  相似文献   

11.
史称《李白诗篇》、《裴旻舞剑》、《张旭狂草》为三绝。近代画家潘天寿又认为"画非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是也"。所以,中国画是这四者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齐白石大师正是以此而闻名遐迩。衣钵相传,良迟先生的作品都是继承这优秀传统,进而发扬光大的。试看画集中有一幅《蝴蝶花》图,他题诗:"聚画盈箱真不易,一空如洗却非难。年过丙午十三载,梦  相似文献   

12.
留白作为中国画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书印结合,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从而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手法赵敬之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根本特征,使物象本身意象化,是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精髓。明代王级提出“不似之似”,清代石涛提出“不似之似,似也”,齐白石和黄宾虹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历代大师所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世界文化的一元,面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从其教育来看.青年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思维观念切入当代中国画的教学,笔者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与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画教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教学对待与选择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中国画教学和谐思维导向性的体系建构。使之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特点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笔墨技巧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作为画者通过这种笔墨技巧来表现心声、抒发情感。作为书画工具的笔墨、纸在操作时都机地产生着奇妙的不可预测性,作为运用作画工具的画者来说,在他构思、执笔时,都有其预期的目的。然而当作画者运用书画工具,在其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就产生了中国画笔墨的不可预测性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实例,就中国画笔墨的不可预测性问题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翟爽 《早期教育》2009,(11):8-8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浆糊印画的方法,体验作画的乐趣。 2.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新方法,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何欢 《华章》2013,(27)
中国画作为一种中国所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与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其自成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诗书画印的结合,融多种艺术为一体,相互辉映,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8.
林伟 《青海教育》2008,(7):62-63
中国画是东方最古老的绘画艺术,从古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笔墨一词,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统称,又具体为中国画工具材料之所指,泛指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笔墨蕴涵中国画的审美特质,对笔墨可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9.
大师的天真     
齐白石早年以卖画为生,为了便于计算,在门上贴着润格:“白石画虾,十元一只。”有一位求画者很有意思,给了白石老人三十五元钱,想看看大师如何作画。结果,白石老人画了三只虾,清润透明,栩栩如生,只是,另外的半只虾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条小小的虾尾巴--妙趣横生,令人莞尔。多么聪明又可爱的老人,这幅画也表达了画外有画的意境。原来“小气”的大画家齐白石,有着一颗未泯的天真的童心。想必求画人捧着这幅画,一定忍不住笑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之“画味”在于它能表现出笔、墨、气、神、韵的有机结合,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产生各种美感的体验。其展现的“风味”则因时因人而异,或气韵生动传神,或工整艳丽丰腴,或怪诞丑美变形,或天然情趣盎然,丰富多彩,气象万千,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画这一国粹的独特之“味”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