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朗基(Blanqui,Louis Auguste,1805—1881年) 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四季社”(1837年)等秘密革命团体的领导者。在1830年七月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中发挥过积极作用。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前夕曾两次发动反对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失败后被捕入狱。公社时间被缺席选为公社委员。1879年出狱后坚持革命斗争。他不组织工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茅盾的出生时间。南京师院中文系一九六○年使用的《现代文学》讲稿说是“一八九六年四月”,山东师院一九六一年编印的《中国现代作家小传》则认为是“一八九六年二月”。我曾就此并其它问题致书茅盾翁,他于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复信说:“我的出生时间是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阳历)。”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共产党小组是在大钊同志的领导下,经过“五四”运动的锤炼,在深入工农群众,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一九一六年初夏,李大钊同志从日本回国,痛感辛亥革命“流产胎殇”,决心继续寻找改造中国的途径。他利用国内外的报刊资料,研究俄国二月革命和欧洲各国社会党的状况,并针对当时国内政治、外交、文化以及人力车夫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评论。一九一七年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大钊同志很快地就认清了这个革命的性质。一九一八年七月,他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论》一文中,就论述了十月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指出了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他希望中国人民翘首迎接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以适应世界的新潮流。同年十一月,他又写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的论文。大钊同志的这些文章向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方向,代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来观察国家命运的开始,标  相似文献   

4.
海因里·海涅(1797—1856),19世纪德国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著名诗人。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城,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1817年开始发表诗歌,早期诗歌总集是《歌集》。1824—1828年,以亲身经历写出了旅行札记《哈尔茨山游记》和《慕尼黑到热那亚旅行》、《英国断片》、《珞珈浴场》等。1830年,当听到法国七月革命的消息,写了著名的《颂歌》。向往法国的自由,1831年5月定居巴黎,其间写有《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鲁特威希·别尔内》等论文和叙事诗《阿塔·特洛尔》。1843年底与马克思相识,诗风大变,著有《时代的歌》及其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等。因瘫痪长期卧病在床约8年,著有《罗曼采罗》、《卢提茨亚》等,直到最后几年他仍不断为革命创作诗歌。  相似文献   

5.
1985年出版的中文第二版《列宁全集》第29至32卷收载的是列宁1917年3—10月的著作。时间起讫相当于第1版第23卷末至第26卷前半部分。两版在这个时期的卷次划分上完全不同。第1版把二月革命后列宁在国外写的著作编在第23卷,从第24卷开始,以《论无产阶  相似文献   

6.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当代文坛上一部不朽的巨著。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革命战争等几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第一卷是从1912年至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从1916年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基度山恩仇记》的作者大仲马(一八○二——一八七○),是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浪漫派作家,以写浪漫派的剧本而出名,同时也写了许多历史题材小说。他于一八四四——一八四五年创作的《基度山恩仇记》,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尽管以一八一五年拿破仑“百日政变”和一八三○年建立的七月王朝统治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深深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一部几乎始终贯穿着革命的话语和实践的、标准的革命史。 以本文的篇幅,当然不可能全面探讨这一课题。笔者在这里只想初略地讨论一下其中的一个方面,即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和20世纪中国革命崇拜心态形成的关系。 一、法国革命的世界性影响主要 是一种文化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传统的大革命史学认为是在经济和政治上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一个杰出的模式(索布尔的论点)。但最近人们多不再这样看了。美国的法国革命史专家、宾州大学历史系教…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陈天华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天华(1875—1905年),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贡,湖南新化人。二十世纪初年,陈积极地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成为一名出色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他的《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中的反帝爱国思想,早已脍炙人口,他的《中国革命史论》,也为时人所推崇。今天,我们分析陈天华的史学思想,对于探讨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的史学,认识史学领域中革命与改良的斗争,总结史学遗产,建立无产阶级史学,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欧阳修的重要史学著述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江西庐陵人,是我国中世纪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史学家。他对我国史学的发展是有卓越贡献的,其史学著述也极丰富,除散见于文集里的传状碑志外,最为后世珍重的当数《新唐书》的纪、志、表二十卷,《五代史记》七十五卷和《集古录跋尾》十一卷。这些博综故闻,兼擅文采的著述,既表现了欧阳修复绝的治史才华,决定了他在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笔丰盛珍贵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凡尔纳选集》。这些一百多年前或几十年前的科学幻想小说,尽管其中的许多幻想都已变为现实,但读来仍饶有趣味,富有艺术魅力。凡尔纳在一八二八年二月八日,生于法国的南特城,一九○五年三月十四日逝世于亚眠。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是一位辛勤、不知疲倦的作家,一生中写了近百篇科学幻想小说,其中有六十四部长篇科学幻想小说,两卷中短篇集,总字数达七、八百万字之多!苏联外国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凡尔纳全集》共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1893年写的《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讲到1848年革命时指出:"这次革命到处都是由工人阶级干的:构筑街垒和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只有巴黎工人在实行推翻政府的同时也抱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明确意图."这段话清楚地阐明了法国二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指出了巴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对抗.这种两大阶级间的矛盾、对抗和斗争,从二月革命取得胜利时起,就已经开始.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斗争步步激化,终于达到了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最后决战阶段.所以,六月起义这场"比以往任何一次革命都要伟大的革命",完全是当时法国两大阶级矛盾、对抗、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写于1902年的《释革》一文,不啻为中国近代的革命宣言,集中体现了梁启超的革命观。他在文中对改良与革命进行了明确区分,进而申明了自己改造中国的行动纲领。梁启超的革命观不仅被他贯彻到史学、文学、宗教和道德等诸多领域,而且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对中国近现代的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1550—1616)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曲作家、文学家.1589年,汤显祖完成了传奇剧本《牡丹亭》。这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题词》(以下简称《题词》)是他的浪漫主义宣言。这篇宣言和汤显祖其他的一些文章、书信具体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论.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文学家、剧作家.1827年,雨果写的剧本《克伦威尔》不甚出色,以至无法演出,而他写的《<克伦威尔>序言》(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5.
王独清,陕西蒲城入,是创造社早期的成员,以诗歌闻名于世。《暗云》是其唯一的小说集,一九三一年在上海由光明书局印行,一九三四年即被国民党政府查禁,因之流传不广,所知者不多。 《暗云》共收小说三篇、《三年以后》,《子畏于匡》、《信仰》,是作者在创造社时期小说创作的结集。 《三年以后》发表在一九二七年七月出版的《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七期上。它写度浸先生从意大利庞贝城游历归来后,再度来到了他三年以前在法国居住的一位老居停主人的庄园。废浸先生在这里曾居住过两年之久,庄园主人的女儿玛格丽特,当年曾深深  相似文献   

16.
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化中国革命史教学闵庆祝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特别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下简称邓选),是革命史教学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如何使学习邓选与深化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布朗基     
路易·奥古斯都·布朗基(1805—1881年)是法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他早在上中学时,就参加了秘密革命团体烧炭党,反对王政复辟。他参加过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1870年10月31日起义和1871年1月22日起义。积极参加和组织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秘密革命组织“人民之友社”、“家族社”和“四季社”。在  相似文献   

18.
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98年,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法国大革命史才开始卷入中国政治斗争的漩涡。当时正在进行革命运动的中国人民,常以各国革命为借鉴,其中包括吸取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这种以法国大革命为师的情况,在中国文坛上也有所表现,当时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很注意利用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进行文艺创作。柳亚子在1904年出版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中,提出要积极编演以外国史事  相似文献   

19.
史立丽 《历史教学问题》2012,(3):138-140,54
2011年12月,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广智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历经八年的精心编纂,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作为国内第一部多卷本的西方史学史著作,《通史》的出版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为探讨其学术价值,复旦大学出版社与复旦大学历史系于2012年3月17日举行了《通史》新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来宁波时在一九二四年二月,这年的春节是二月四日,他在温州和家人一起过了年就只身到宁波来了。《朱自清年表》说是一九二四年八月就聘宁波省立四中国文教员,显然是误记。朱自清由一九二三年初春任教于温州省立十中,他在该校只教了一个学期书。最后在温州写了《绿》,落款年月为二月八月,即这年的正月初四,而写于宁波的《白水漈》则是三月十六日。此可推知朱自清大约是二月下旬来宁波的。于一九二五年八月离开,由俞平伯推荐,前往清华大学任教。他在宁波生活了一年半光景。朱自清是应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即今宁波一中前身)校长经亨颐之聘来宁波任教的,相继到来的有夏丐尊、方光焘、刘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