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任艳普 《现代语文》2006,(10):11-12
《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思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叫爱,懂得什么是美,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这些都必须在语教学中解决。  相似文献   

3.
柏鹏 《现代语文》2010,(10):156-15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与智慧双生双栖,水乳交融。我们的阅读教学应重在拨动学生的审美之弦,让学生的心智清明,灵魂澄净,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与熏陶。一、拨语言之弦,感受文美 春雨涸花、鱼入水中、清水溉稻、溪水濯足,这是古人对品位揣摩语言的形象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有全身心浸染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知晓其意、领略其趣、感悟其神。【教学实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一课。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船一起沉入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师:船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妇女、儿童,让给了乘客、船员,唯独忘了自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段话,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说说好在哪里。(生反复阅读品味,认真揣摩,心有所动却难于表达。这时教师适时垂范点拨)师:这段话写得非常感人。船长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我认为“屹立”这个词用得好。我仿佛看到船长铁塔般站立着,高大伟岸。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较好地利用教材实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采用“识写同步”的策略,即认识的字均要求会写会用。2001年9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相似文献   

7.
朱建兵 《教育》2012,(11):47-47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课要少一些理解,多一些情趣。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审美情趣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呢?笔者结合有关课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中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品读,从中感悟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吴挺辉 《考试周刊》2009,(15):39-3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蔡元培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一新标准的提出。必然带动教学理念的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抛开传统的教学思路,避免过度地关注文本主题却淡化了文体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着力以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美育教育,初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尝试中所取得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杨树源 《广西教育》2009,(31):15-16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说。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美好的性格情操,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强调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课,可  相似文献   

17.
陶新玉 《现代语文》2008,(10):11-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情感教育。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珺 《现代语文》2007,(10):66-67
据统计,"体验"一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出现了19次,如此高频率地使用该词说明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体验式阅读教学便由此而来,它从语文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强调学生在阅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强调“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别永娟 《陕西教育》2005,(10):21-2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初中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阅读面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这样一种方法,感觉效果不错,愿与同行切磋。首先,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