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城市形象元素的资源库中提炼、发掘与扩散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身份性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相似文献   

2.
范红 《对外大传播》2008,(12):56-58
中国的许多城市在品牌塑造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城市品牌形象的对外推广往往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实际效果,对国际化的传播手段和海外受众的需求缺乏了解。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传承城市人文发展的脉络和记忆,展现城市独特的地域风貌,是塑造城市个性、体现城市差异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全球化、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现实语境下,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借力于节事活动(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的助推。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在彰显城市软实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在各个旅游城市汹涌的旅游大军中,有一股力量不可小窥,它就是外国旅游者。他们是商家尤其想满足的客户,因为满足了他们,就意味着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城市形象如何?他们如何看待旅游城市的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大多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形象传播上也进行了不少积极的尝试。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全球媒体有关广州的报道,对广州城市形象的全球媒体影响力开展实证分析,并从强化政府主导、畅通参与渠道;融入国家战略、提升传播层级;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崭新形象;发展数字产业、夯实传播基础;布局未来传播、增强舆论引导等方面构建提出了增强广州城市形象全球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斌  侯琳  肖潇 《对外大传播》2022,(11):43-47
城市形象传播需要依托具化的载体。要认清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城市形象的定位,进而对其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优势或特点持续不断进行突出和强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广西柳州依托汽车产业和汽车产品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使柳州以“电动汽车之都”的形象成功“出圈”,引起国内外媒体持续关注。柳州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的成功经验,对地方城市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传播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16,(4):67-70
正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媒介环境、舆论环境、传播主体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主要依赖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来进行。因此,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等特性开展城市外宣,应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应具备的国际形象,不是强权国家,同时也绝不是“病夫弱国”,但在国际舞台上,要么“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要么“欺负你没商量”。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与其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这不仅与中国国力和内政有关,而且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的管理哲学有关。光“说”不“练”,或“练”与“说”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体推动城市发展,政府政务网站、旅游宣传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应对旅游产业的时代变革,媒体要从web2.0时代的满足受众信息需求,转变为创造受众信息需求,在旅游产业链中找到媒体新的定位,重塑媒体的角色。为此,应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多层覆盖,以新媒体手段为依托,通过加强与相关旅游机构的合作,助推国内外旅游城市资源在全球广泛推广的平台,深化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促进世界旅游城市民众间的了解与沟通。拓展媒体旅游营销新渠道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20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航天企业肩负着展示国家综合国力、传播航天文化的历史使命。航天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势必会在社会大众心中形成国家层面的符号意义。然而,长久以来航天企业色彩的神秘,使公众缺乏对航天文化的了解,航天知识素养缺失。如何通过品牌传播,在展示国家形象、传播航天文化的同时,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累企业品牌无形资产是航天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品牌建设与传播中,航天企业一方面要注意技术实力的积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我国航天事业积累和沉淀的独特航天文化,积极发挥“中国航天”的品牌优势,通过宣传航天精神、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方式,将航天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活,在有形的展示中通过无形的传播履行国家所赋予其的特殊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4,(10):56-57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传播全媒化的今天,国际传播能力被公认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新时期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媒体环境和传播格局的全新变化,综合运用大众传媒、涉外活动、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作用,努力在国际上发出正面声音,塑造正面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创新传播理念,提升国际传播的说服力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传统意义上内宣、外宣和网宣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认为,了解受众的信息需求是达到传播效果的基础。值此中国和印度建交60周年之际,了解印度人对我国的真实看法,对于我们做好和改进对印度的传播工作,很有必要。上世纪90年代,笔者曾在印度工作过两年,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均 《对外大传播》2014,(12):35-37
正所谓"软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所讲,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要让被宣传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由"硬"至"软":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转型趋势1.大道之行:新媒体语境提供了发挥空间在传统媒体语境下,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做后盾的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信息传播主体,而传播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被动地成为信息传播的弱势群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当下国际文化传播结构的两个结构性特征。本土化的媒介叙事越来越多地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全球化的媒介形态也促使着电视媒介的对外传播更多地融入到本土的传播语境中。对此,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提出了"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认为一国想要自己输出的文化产品与大众媒介信息被广泛接受,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就必须根据输出地的文化特征,将所输出产品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载体,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在德国对中德受众的反馈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传播主体层面、接受者层面和信息编码层面三个方面入手,对受众的反馈进行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回顾梳理2021年我国对外传播策略创新,“平台社会”视域下平台化传播突围、分区块精准传播、技术驱动叙事创新,“全球中国”理念下的由“跨文化”到“转文化”、由“自塑”到“他塑”、由“硬性”到“柔软”的传播策略升级值得关注。2021年对外传播的创新策略有效地改善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错位”。未来,要进一步完成从“应然”到“实然”的跨越、从“策略”到“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体博会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体博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体博会不仅是体育产业的展示平台,还是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外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本地域的人文素质和对外交流的潜在实力,是地域文化传播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外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发展中城市外语环境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在浙江丽水的发展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充分挖掘语言的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