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前俄国残疾人的命运非常悲 惨。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和 社会生活权利,是苏维埃政权最重要的社会发展任务之一。20年代初,在卢那察尔斯基、克鲁普斯卡娅等人领导下,教育界深入讨论 了苏联残疾人教育的发展道路问题,认为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体系,要比让残疾儿童直接进入普通学校更符合苏联实际,更有利于残疾儿童成长。将各类发展异常儿童区分开来教育成为国家特殊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前苏联时期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发达、适应不同残疾儿童质的差异、精心设计、严格区分的特殊教育体系。这是前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8%的背景下,农村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1.4%.这与到2020年,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达到当地平均教育水平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家长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增加特殊教育投入、加快特殊教育立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家长观念、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途径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省特教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使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十一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工作要继续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扩大残疾人教育规模,优化特殊教育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基本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适应残疾人需要的特殊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l.大力…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教育》2009,(4):18-19
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更提供了全面的教育服务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呈现了崭新的面貌,确立了较为完备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的对象逐渐扩大到各类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向下延伸到学龄前,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在总结和继承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创新,走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开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要全面分析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加紧建设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发展西部和民族地区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和谐文明,对残疾人事业就重视,特殊教育的地位就高。这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7.
立足毕节试验区特殊教育发展的基础与现状,客观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理性发展毕节试验区特殊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残疾人教育观;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建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三级联合管理系统;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舆论引导,多渠道引进社会办学力量;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平等教育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是各级政府、全社会和残疾人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苏州的特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和关注,得到长足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超过96%.特教学校成为苏州教育的一个窗口,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现了苏州教育的公平、优质、高效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其中1-18岁的残疾人口约1300多万。残疾人接受特殊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大部分有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有相当一部分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作为我们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教育发展。据2009年河南省残疾人事业统计分析报告,仅河南省农村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就有近五万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农村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因此,怎样开展农村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南省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和谐文明,对残疾人事业就重视,特殊教育的地位就高。这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一手抓特教学校建设,以特教学校为骨干,充分发挥特教学校的中心、辐射、示范、带头作用。国家和省上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十分…  相似文献   

12.
残疾儿童少年能否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的具体行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正确分析全省特殊教育工作的形势,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规律,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拓特殊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明确指出“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共有残疾人5164万,其中0-14岁残疾儿童817.64万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不足6%,从残疾儿童学习能力分析,应进普通班学习的占42.8%,但实际上在普通班学习的占54%,比能上普通班学习的多出11.49%,说明有些不适宜读普通班的残疾儿童因无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班级只得勉强“随大  相似文献   

14.
残疾儿童少年能否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5.
特殊教育学校 ,是专门对视残、听残、智残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特殊的教育对象、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还必须具备热爱残疾儿童、献身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 ,必须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笔者拟就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谈点粗浅看法。  一、特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应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内容  残疾人是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 ,而特殊教育的对象———残疾儿童 ,则更是这个群体中的弱者。如何把残疾儿童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自食…  相似文献   

16.
《教育艺术》2009,(10):F0004-F0004
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现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临沂市残疾人之家。学校占地面积10.8卣,建筑面积3435M2,现有教职工35人,共有听障残疾儿童56名、智障残疾儿童78人在校接受义务教育。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尊重残疾儿童发展需要,倡导“学生至上、服务至上,——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实行开放式的大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残疾儿童生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实现了长足发展,国家支持特殊教育的政策力度不断增强,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基本普及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同时,也面临着特殊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吕梁地区特殊教育工作也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能否实现国家《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规定的目标,能否实现“残疾儿童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的目标,能否强化其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成才素质,不仅关系到我区“普九”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将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二十一世纪,而且关系到残疾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残疾人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稳定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及文明程度的标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存在师资水平不高、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原因可归为我国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投资渠道单一、特殊教育社会福利水平滞后于总体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等。通过建立以社会福利方向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机制,改单向消极福利为自助型积极福利,提高社会福利倾向性,等等,可以使我国残疾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与开放的教育环境,帮助残疾儿童顺利社会化,获得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医学统计,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控制残疾的今天,总有10%的人摆脱不了残疾的恶运。作为专门面向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使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残疾儿童事业,特别是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关心残疾儿童的权利,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特殊教育。 作为体现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曲折发展的百年风雨历程。在本世纪初,中国特殊教育几乎还是空白,到1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