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指导程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信息,创造精神受到压抑。他们没有感情冲动,心里松池,产生不了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性。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陛.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4.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定了几种作文指导课的课型,供语文教师教学时参考。一、单元写作指导课模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个写作单元,都有写作的指导与要求,并附有“作文参考题目”。写作单元的教学程序应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写作指导与要求内容,然后按单元写作的意图,并参照“作文参考题目”练习写作文。当然,也可以按教材要求另拟同类型题目,指导学生写作文。单元写作的一般教学模式应为:提出单元写作训练要求→点拨审题要点→提出选材建议→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文。二、单项作文训练课模式作文…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阅——教师讲评"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作文兴趣的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运",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创作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诸英 《成才之路》2009,(12):36-37
众所周知,学生写不好议论文原因之一是写作心理欠佳。写作时的消极心态,使得多数学生的写作过程跟主观情感活动相脱离。议论文写作趋向恶性循环:作文时被动、消极心态→作文质量劣化→教师评价降低→学生写作兴趣减弱→作文时被动、消极。如何优化写作心理?同行们见仁见智,各显神通,但我以为能产生“速效”的莫过于情景创设。它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写作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下面结合实例,谈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大多数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就必须贯彻“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通过建构学生学习主体,通过学生自强奋斗和自我修养的加强,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评价能力,才能最终取得教学成效。为此,我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又结合写作自身的特点,并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教师批改、讲评。这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主客倒、反馈少,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都是“奉命而作”,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缀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多种思维并用,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它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听、说、读和思维能力,都在写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富有创造,写出新意来,关键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冲破写作樊篱,让学生放胆作文古人云:“诗言志”。文章应该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外现形式,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却使许多学生写出了许多“假话”、“套话”、“八股话”,能够真实抒发内心情感的很少。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  相似文献   

10.
作文能力,是综合各项语文素养的最高要求,是语文教学成败的标杆。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重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忽略学生自我实践的感悟提升。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指导→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这种模式把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指导上,学生完成习作后由教师加以评定,就是写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大多数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就必须贯彻“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通过建构学生学习主体,通过学生自强奋斗和自我修养的加强,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评价能力,才能最终取得教学成效.为此,我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又结合写作自身的特点,并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总结出“三十六字法“.……  相似文献   

12.
一、在引导方法上实现创新 传统作文指导的步骤是“先导后写”。一般的做法是先说说写作的步骤及方法,再读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写作。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章法”,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新课标下的作文指导应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  相似文献   

13.
一、在引导方法上实现创新传统作文指导的步骤是“先导后写”。一般的做法是先说说写作的步骤及方法,再读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写作。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章法”,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新课标下的作文指导应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又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教师先通过生活再现或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创设写作目标,再让学生独立构思,选材组材,落笔成文,然后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技术装备不足的状况下,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是这样的:作文题目→教师口头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作文构思→进行写作。但是,随着学生知识的丰富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快速普及,加上中学生喜新好奇的特点,教师如果仍然期望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行作文教学,已经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更不可能激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指导→写作→评改→分析”模式被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写作——评析”一条龙。这就对如何上好素质作文的评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一堂成功的作文评讲课,既是对本次作文的评析总结,也是对下次作文写作的指导。同时,还是对学生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的背景是指对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起重要关联作用的诸多因素的有机组合。它是教师指导某次学生作文和学生写作某次作文遥远而清晰的衬托,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舞台背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是“写作常识”这样一个平面背景,而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的作文教学背景和写作背景更有助于作文教学的成功和写作的成功。本文就作文教学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写作的整个过程 ,始终都是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 ,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 ,作家创作是这样 ,学生作文时也是如此。正因为“情感”在学生的写作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所以 ,在老师才可能而且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作文指导中的情感培养(一 )运用期望心理 ,增强学生写作信心和写作情感。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并暗示学生努力去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 ,希望就可能获得实现。比如…  相似文献   

19.
作文 ,是小学生的难题 ,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抓好基础 ,实行创新作文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注重情感培养 ,奠定思想基础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奉命而作” ,因而“千人一面 ,万人一腔” ,通常是“为文造情” ,这样的教学毫无生机 ,而真正具有创造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作文教学 ,学生习作的目的应是“为情造文”、“因情而感 ,因情而发”。只有培养调动学生情感这一原动力 ,才能使学生爆发写作动力 ,为作文教学奠定思想基础。1 千教万教 ,先教做人陶行知先生说过 …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一、真情表白,理清写作思路1、鼓励学生吐真言,抒真情。由于心智水平的差异和生活境遇的不同,学生往往对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