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听一位老师上作文课,课题是“称金鱼”,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一只金鱼缸,里边有数条色泽不同的金鱼在游动,同时还有一台小磅秤。我一见就心生疑虑,这么多器物短时间如何准备?该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忙坏了多少学生和家长?为了这一节课准备了这么多道具,岂不有点“儿劳民伤财”?每一堂课都这么上,还有日子过吗?其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何必用许多同一物体,作千篇一律的表述?提高了教学成本,教学效果却未能提高。但此类现象在教学中却屡见不鲜。比如,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执教《乌鸦喝水》,为了让学生体验物投水涨的物理现象,让所有学生都自备…  相似文献   

2.
教研组开展活动,由我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页11题“小猫钓鱼”.情境图上3只小猫围在池塘边垂钓,小花猫钓了8条鱼,小黄猫钓了20条鱼,小黑猫钓了15条鱼,情境图下面有一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任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是这么教的.师(呈现主题图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小花猫、小黑猫和小黄猫.师:你们能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况说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小花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花猫多钓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黑猫多钓多少条鱼?……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写了满满的一大黑板,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节课下来,师生练了一黑板的习题.课后,我暗自思考:这本是一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练习课,而通过前面的教学,课堂上满黑板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都会提出也会解决了,这节课只不过是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展示一下罢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收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呢?我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整理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围绕“问题树”进行教学.第二天,在第二个班又上同样的内容.课伊始,我出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我画出了这样一幅图(如下图)。先问:“从图上看,这两个物体哪个大?”学生们能一眼看出,争先发言。接着我又问:“大多少呢?”这时,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寂,但是我从孩了们紧锁的小眉头和专注的目光中看到他们在积极思索,可又“口欲言而不能自圆其说,心欲算而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年级越高,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现象就越突出。应用题教学难,有其客观的一面,但低段应用题教学中望文生“式”现象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又增加了中高段应用题教学的难度。一次到乡村学校搞教学调研,我看到学生数学作业正确率普遍很高,于是想听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就指着刚做的一道应用题问学生:“这题为什么用乘法做?”想不到学生答得很干脆:“求一共是多少,当然用乘法做。”他还告诉我一个“诀窍”:求一共是多少,要看单位,单位相同用加法做,单位不同就用乘法算。这个“诀窍”的直接结果是:学生见“多…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和思维方法,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划一和标准答案,牵着学生鼻子走,扼杀其创造性,应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但要要求他们说出根据,决不能胡猜乱想。如本人在教学时遇到这样的问题:甲工程队每天修路600米,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35,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的76,求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丙队的多少倍?让学生讨论计算后,我看到学生的解答如下:方法一:600×3…  相似文献   

6.
江红梅 《师道》2005,(5):23-24
记得刚接触新课标,我脑子里满是疑惑与不解——“平等对话”岂不要天下大乱?“自主合作”那得费多少时间与力气?“尊重独特感受”,见解岂不是五花八门了?“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如何突出教材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害人,那时的应试读书人,“四书”“五经”之外的书是绝对不读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四书”“五经”也是基本不读的,他们读什么呢?他们日日夜夜、年年月月死记硬背科举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作为多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看到这里的时候,特别理解柏杨先生说的这一段历史,我也相信这是历史真实。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所见到的很多中学生特别是准备对付高考的文科毕业班学生,几乎都是这么一种学习方式,他们对历史教科书以外的史学书籍是基本不看的,对历史教科书也很少细细品读,他们每天忙的是记、背课堂笔记和做题目、背答案,其荒唐程度虽然没有明朝那么严重,但也差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8.
案例前的思考:教师是学生的朋友?“老师,我想玩……”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英语课。通过复习单词,进行句型的学习,经过精心设计的第二课Atschool,我认为这次应该能完成得更好。因为我不仅做了大量的课件,还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学校的图片。我照着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开始了我的教学。多数学生投入了较高的学习热情,他们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开始思索。有的学生开始大声地说:“Thisisaplay-ground.”“Thisisamusic-room.”“Oh,Look.Thisisadinninghall.”“Wow,It'sbeau-tiful.他们看到这么漂亮的画面怎么能不兴奋呢?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学生从…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提出,要重视研究和利用各种实践形式,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智力.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理解知识,探索规律,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探索规律教学长方形面积时,首先通过例题“有一块长方形玻璃,长5厘米,宽3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前,我让学生先准备15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用这15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其长、宽各是多少?并且想一想,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般有下面两种拼法:  相似文献   

10.
当“导演的”想法 ,纯属偶然。一次 ,我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按原先分好的小组表演课本剧 ,话音刚落 ,一位同学率先举手。“武老师 ,可不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择伙伴 ?”学生们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急切地等着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当机立断 ,“行 !你们自由选择吧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教室里的每一处都有“蔺相如”、“廉颇”、“韩勃”。只见陈稀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柳枝当作荆条背在身后 ,跪在地上真诚地向“蔺相如”请罪。平时我很难看到他们“出场”啊 !班上的几位善于表演的同学更是表演得惟妙惟肖。这场面对我触动很大。…  相似文献   

11.
《浪花》一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看图学词学句课文。作者通过比拟手法。写出浪花在不同情况下的特点。文中插图的景物很美,可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浪花》一课的教学注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浪花》中的插图,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当浪花涌向沙滩.搔痒我的小脚丫时,我的心情怎样?我看到沙滩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小虾等,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是我们来到这美丽的沙滩,看到眼前这一切,会有什么表现?通过观察、想象,学生既了解了图上的内容,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想:语文作业有什么丰富多彩的,只不过就是“读读”、“写写”、“背背”罢了。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时,我也是这样给学生留作业的。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读读”、“写写”、“背背”这些常规作业形式,有些太单一,学生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不大。后来,经过摸索,我发现,除了这些常规作业形式,语文作业还应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幽默快餐     
我没看到多少哈里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去瑞士度假的事,因为他们从没去过瑞士。朋友们问他:“那儿的风景怎么样?”“嗯,我没看到多少风景,”哈里说,“都让大山挡住了。”·幽默快餐·作文课作文课上,学生们被要求写一篇题为“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东西”的作文。班中看起来对美最不敏感的那位学生用令人吃惊的速度第一个交了卷。这篇作文短而扼要。他写道:“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东西美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幽默快餐·淋浴“我办公室的屋顶漏雨。”“房主不来修一修吗?”“修一修?他竟然吝啬到每周要多收我五元钱的淋浴费。”幽默快餐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主动、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通过学生摆学具的过程,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的规律性,让他们在操作实践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后,让学生摆弄几何形状的学具,提出“小明有长方形、三角形、圆、五角星等图形,如果要把几种不同的图形搭配放在一起,有多少种放法?” 学生摆弄之后,要他们说出是怎样搭配的,并把他们说的方法进行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有的搭配重复了,有的搭配漏掉了,“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相似文献   

15.
正如浙江省优质课(作文课)评比结束时评委点评的那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再孤立地关注写作的技巧方法,而更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情实感;即使是技法的教学也与“人”的存在结合了起来,不再为工具而工具。忧的是不知一节作文课到底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多少收益?不知经过作文教学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他们的原有水平相比又发展了多少?一、“无米下炊”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生活”吗?“无米下炊”是许多学生作文的通病,有人归因于学生“没有生活”。学生真的没有生活吗?我们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脱离生活,“他们…  相似文献   

16.
“读读背背”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积累·运用”部分的一个训练项目。一般安排有与本组内容相关的古诗、谚语、名言、警句、成语、对联等。教学这方面内容,教师一般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然后交流读书,直到全部会读;最后采用同桌赛背、小组间赛背、男女生赛背等形式达到背熟。整个课堂始终书声琅琅,气氛热烈。冷静思考这样的教学,不禁产生疑问:这些语句学生理解吗?他们在以后的说话、作文中会运用吗?其实,在实际教学中,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往往顾名思义,即先读后背,待达到熟读成诵时便结束训练。“会背”成了训练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刚入学儿童的求知欲,使他们通过积极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就有必要精心设计难易适度、富有思考价值的启发性问题,并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何为课堂提问的时机呢?我通常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的关键处。如教“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于是,我先按教材的图示,将剪好的白蝴蝶和花蝴蝶贴在黑板上,然后问:“花蝴蝶每份的只数跟白蝴蝶的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看到花蝴蝶每份的只数跟白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安排的“读读背背”和“阅读”中的内容都和对联有关。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对联这个内容。如何在这两个训练中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搜集对联并尝试写对联的兴趣呢?教学中,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情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上课伊始,我就讲了一个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从而引出上联“独角兽”,并让学生试着对下联。学生兴趣盎然,对出了“双节棍”、“三尾蛇”等。这时候,我告诉他们鲁迅对的下联是“比目鱼”,并告诉大家:“独角兽”的“独”不是…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当了一个“七品芝麻官”—语文组长,我的烦恼就不断。每天早上一到教室,组员们就争先恐后地要我给他们检查家庭作业。我能说什么呢?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好!好!”书面作业还没检查完呢,他们又背起了书,而且还总喜欢几个人一起背,背的课文又不一样。唉呀,这可让我怎么听呀?我可没有“耳听六路”的本领。那感觉,整个儿就像一群麻雀在耳边唧唧喳喳地叫,除了觉得吵,我什么也听不清楚。我也不知说多少回“一个一个背”了,可是他们照旧一窝蜂地挤上来。  相似文献   

20.
“茶壶里装汤圆,有内容倒不出”,这句广为人知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虽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情形。有的教师知识水平不错但他们就是讲不好课。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教学语言艺术,学生要费很大劲才能学到一点东西,岂不很可惜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