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桐城文派的后劲,方东树的苏诗论评颇受其古文理论主张的影响。首先,方氏以古文之法探讨苏诗七古,注重开合起承、格局布置、虚实详略、字句气节等写作技巧。其次,桐城先辈论文的一些概念与术语也被方氏用来评述苏诗。再次,方氏还以是否有文法来重评苏轼某些为前人所争议诗的优劣高下。方东树亦有突破桐城家法的地方:第一,桐城派文人标举江西诗派与黄庭坚,方氏则认为苏诗胜黄庭坚诗。第二,在方氏看来,苏诗摆脱蹊径,自成一家。第三,方氏崇信义理,其苏诗评论难免染有理学色彩。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在“五四”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感到愤恨,但他并没有把反对的矛头直接对准帝国主义,其反帝爱国思想笼统抽象。“五四”以后,郭沫若的反帝爱国思想迅速发展,明确、直接地提出了反帝主张,并投身于中共领导的大革命中。  相似文献   

3.
冯玉祥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毕生都充满着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与此相联系.其治军的重要特色,就是注重对军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反帝爱国思想教育和启迪官兵。鼓舞和提高官兵的士气与斗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三方面论述了辛弃痰作为词人的爱国思想.他抗金复国的政治主张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何万涛 《快乐阅读》2011,(7):126-127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还饱含着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  相似文献   

6.
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之情重在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讲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爱国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必须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系统地阐述了康有为变法的理论、主张及贯穿其中的策略思想,展示了康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宏伟抱负及与封建顽固势力作斗争的大智大勇。既肯定和颂扬了康有为顺乎世界之潮流,欲将中国引向民主强国的爱国之志,又客观地分析了其采用的斗争策略虽高明,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这些策略不可能成功,只能给我们后人留下常常的遗憾和无尽的感叹。虽如此,康有为的爱国奋斗精神将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奋斗经历将是我们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十分重视德育,提出了“以公民道德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观、学习观、世界观、爱国为公思想等方面。他强调德育重在实施,主张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中,并重视德育中自我教育的作用。这些都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元干为南宋词人,其词继承苏轼的豪放风格,具有爱国思想。本文着重论述了:张元干爱国思想的成因─—社会环境之外还有家庭、交游及颂经习儒诸因素的影响;张元干爱国情感在词中的多侧面抒发─—颂和平生活、欲收复失地、与奸臣抗争、望君臣砥砺。同时还对张元干爱国词对南宋词坛的最大影响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之际,中日关系备受各方关注。大学生是最敏感、最易受爱国情绪所感染的群体。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日态度及对日行为表现的成因,提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充分运用讲座、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养成理性爱国的意识,做到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爱国思想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而翻译爱国思想研究也较为丰富。学者们考察林纾译著的序跋,提炼出林纾的爱国思想,这方面工作做得较为充分。也有学者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林纾译著本身反映的翻译意识形态,包括爱国意识形态。但到目前为止,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基本以定性为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课改教学背景下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人才,而爱国主义始终是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为汉学复兴时代,训诂、考据之学成为乾嘉时期学术的主流,宋学则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直到嘉道之际,汉学逐渐衰弱,宋学始有反弹之势。宋学代表人物方东树高举反汉大旗,对汉学家“舍理言礼”说进行了驳斥,对礼、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辨析。考辨方氏礼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整体学术思想与脉络,亦可从中窥探当时汉宋之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的发表,表达了陈独秀对爱国问题的独特思考。其有伤民族感情的激愤言辞正表明他心灵深处包含着对民主国家的呼唤,也展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爱国观的形成,这便是爱国救亡与民主自由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叙述雷沛鸿先生的爱国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爱国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和时代启示,正确认识雷沛鸿先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6.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和实业经营家。在长期的经营中,他发觉国家的军事力量受经济力量的制约,因此提出“振工商以攘外”,主张“以商立国”,振兴商务,进行商战,并建议清政府实行制度改革,以保护民族工商业。他的爱国思想启迪着国人,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在分析了培养爱国情怀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希望本文能给予有关工作者一定的启发与帮助,在加强中学生爱国教育的同时,增强我国青少年的新时代责任和担当意识,激发青少年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爱国热情,只有加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青少年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陈白沙的政治思想包括"士不居官终爱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无负于斯世斯民"的民本思想。"士不居官终爱国"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无负于斯世斯民"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时期严复爱国思想的特色苏中立,涂光久关键词严复,甲午战争,爱国思想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引起严复思想上的空前震惊,成为他思想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以他才兼文理、学贯中西的学术基础和个人素质,发愤写下了《论世变之亟》、《...  相似文献   

20.
“西化”梦的解析:陈序经文化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盘西化”论陈序经心路历程的探析,尤其是对他所持的化理论与主张的解读,以期发见其学人格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悲悯意识和以“西化”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虽然陈序经的化理论与主张存在着缺陷与偏颇,但在中国现代思想化史上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却是不能抹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