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转型时期公民参与社区管理过程中权责界限不清晰、积极性不高及参与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公民参与管理的职责权限,强化权力运转机制并加强对社区管理的监督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涵 《江苏高教》2012,(3):59-61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在其理论观照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产生以"去中心"为基础的治理范式。多中心治理框架下社会参与力量的培育包括:加强高等教育管理法制建设,在依法办学中推动社会参与法制化;构建现代大学运行服务体系,在自主管理中促进社会参与常态化;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引领社会参与透明化;学习借鉴西方成熟经验做法,在吸收创新中实现社会参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是我国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社区教育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导致了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因此,需要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同时加强协调机制的建设,有效解决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实现大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多中心治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社区的功能、治理主体、利益主体、社会需求等都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传统单一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因此,研究主张以自主为基础,鼓励多个权力中心和服务中心并存,以促进治理主体间互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这对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治理活动的内在要求,参与是治理概念的应有之义,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参与的实质是赋权。我国许多城市社区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和推动社区参与,从而使社区更好的发展。通过对成都市成华区和深圳市盐田区在此方面的实践的比较.对社区参与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更加关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也注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效果,旨在通过相关措施来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进程,进而完善与巩固我国基层政权基础。现阶段,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对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着重探讨了基于多中心治理下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希望能为城市社会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将其吸收到社区治理活动中来,建立起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结构,共同实现社区内部的"善治",就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居民与居委会交往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三点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中心体制是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 ,政府的单中心治理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 ,必须通过分权或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实行多中心治理。文章认为 ,为了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最大化选择 ,使参与协商各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化 ,有必要构建参与协商机制 ,并对机制的具体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形式,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在理论上是科学有效的,不过在实行过程中却存在着制度、组织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城市社区的发展水平与公民的参与度严重失调。通过保障法律权利、提高公民参与度和参与热情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期待能够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社区治理是目前我国多元化社区组成与加强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社区作为国家与社会的连结点,社区治理的实现需要基层管理与公共参与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分析社区基层管理与公共参与的不可或缺以及二者之间互动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特色社区治理的改进之路.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9,(1):130-13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形式越发受到人们关注。但是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相关参与制度不足,公民对于社区自治组织认同度较低,参与热情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针对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政府引导是行不通的,还必须通过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健全公民参与制度,实现公民参与组织化,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社区治理中来。  相似文献   

12.
多中心理论源起经济领域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之后在政治行政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现代治理理论伴随着政治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上逐渐关注的公共管理理论,并在我国政府治理研究中获得一定发展.多中心和治理理论两者随着时代需求逐渐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政府公共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社区兼具学生生活和育人“双重”功能,通过多主体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多中心治理理论与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存在内在本质的相似性和实现路径的同一性。文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理念—制度—协同—技术”的学生社区管理优化路径,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共生视角分析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资源配置视角、嵌入视角和需求视角分析公众参与对社区治理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众参与可以从公共服务配置、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和公众社区安全感三个方面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原因在于公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可以通过沟通降低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通过互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公信力、通过共治维护社区共同利益需求。应通过制度构建、文化培育和技术赋能促进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应当重视和吸纳的关键性要素。目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存在总体参与率较低、参与不平衡,非政治性参与为主要内容,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等不足。为了优化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和谐和人的现代化的目标,应通过注重内容和形式、提升参与效能感、完善制度化环境和科学定位社区组织的角色等途径,有效促进公民社区参与,推动社区"内生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共物品多中心治理机制包含发现需求、资金筹集、激励、决策和组织、排他设置和公平等方面。基于4个农村社区案例分析表明,政府、社区组织、制度外和制度内精英、村民及私人都可以成功地提供社区公共物品,主体多元化决定了供给机制的差异化。由于各类主体固有的优势不同,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也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17.
18.
以我国石英砂三大主产区之一的凤阳县为例,在深入研究其发展困境的基础上,运用奥斯特罗姆夫妇创立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其环境污染问题系统分析,从而探索出治理凤阳县石英砂工业污染的新途径,也为我国治理乡镇工业污染提供了一些新的策略和思路。多中心治理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天然范式,也是公共管理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必然趋势,需要全面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等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各主体之间需达成共同的治理目标、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以及划清各主体利益区间,完善治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力治理环境污染的长效互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立体的乡镇工业污染网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的缺失是我国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基于网络公共领域理论,对北京市三环新城社区公民网络参与的运行机制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治理各方都有建立一个便捷、有效的沟通平台的需求,这一平台是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网络社区,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社区精英的倡导与发起,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认同与回应。在网络公共领域上,社区治理主体能够平等沟通,就社区公共事务的解决,应理性协商,达成共识,进而催化了社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内涵、必要性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多中心治理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为公众提供多个选择高等教育的机会,避免高等教育产品或服务提供的不足或过量,促进高等教育服务提供竞争市场的形成以及提高高等教育决策的民主性和有效性,优化了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促进了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