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校学生为对象,对自救互救的能力和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分析高校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现状和原因,提出在高校开展前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的意义,探索一种能全面普及并指导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普及全民院前自救互救知识。  相似文献   

2.
杨昕 《小读者》2011,(6):69-69
当你或者你的小伙伴不小心溺水了怎么办?别慌,本期就为你送上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自救首当其冲 游泳时万一溺水,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如果是肢体抽筋,在大声呼救的同时,可采取下列自救方法:  相似文献   

3.
珍爱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切入点,阐述珍爱生命教育的四个方面——生命知识、生命价值、生命伦理和死亡教育,指出需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助,并强调生物教师应学会以生物学科知识为载体,渗透珍爱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姚凌元 《考试周刊》2014,(52):167-168
<正>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历次大地震反映出公众防震意识淡薄、防震知识欠缺和防震技能低下是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校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对他们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防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他们懂得防震避震和震后自救互救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基本现状,分析自救互救技能高校安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学生学习与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使其及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以及意外事件。综述,大学生自救互救技能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让校园真正实现安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教育依托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可通过打造活力课堂、开发校本课程、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体验活动等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成人暴力、酒驾和自杀事件层出不穷,这些行为的发生折射出成人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本文主要从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着手,阐述对成人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开展成人生命意识教育的策略,以期促进成人的生命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学生所需要面临的压力也在随之提升。生命化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尊重、认同。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之下对于生命化教育的重视度并不高,甚至还存在许多的缺失。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从小学教育阶段为例简要分析生命化教育的影响,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始点与归宿,只有关注生命的教育、注重生命的质量与发展、敬畏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才能使生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质量,培育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没有对生命的珍爱,也就创造不出生命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生命教育的内涵及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教育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和对生命家园的构建,注重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针对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中普遍存在生命教育缺失这一现象,决定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差;自杀及暴力事件频繁;生命教育自身的价值。并从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角度探讨了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家庭、社会、学校要三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是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恩成  茅针 《班主任》2001,(6):13-14
小时侯,几乎每个孩子都听过狼外婆的故事."狼外婆"的凶残令人不寒而栗.小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做过"小兔乖乖"的游戏,当"狼外婆"在外敲门的时候,我们一齐唱"不开不开,妈妈没回来!"狼外婆"毕竟是一个虚构的童话,"小兔乖乖"也只是个有趣的游戏,而当生活中真的出现危险时,我们要问,中小学生是否能勇敢、机智地应对?  相似文献   

14.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已经成了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育人者不断更新观念,采取了赏识教育、换位思考教育、挫折教育、创新教育等能提高人的素质的各种方法。的确,这种努力确实成效显著,使得我们的教育蒸蒸日上,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是佼佼者,而他们内心的承受能力却很脆弱,遇到困难时一筹莫展、道德滑坡,乃至自残。无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民的节约意识却越来越淡薄,高校学生也因为其特定成长环境的影响,丧失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营造良好的节约氛围、建立厉行节约的良好机制、突出劳动教育的作用和提高节约环保意识是加强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宗华 《考试周刊》2014,(5):172-172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应当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本文针对小学生生命教育,拟从生命及生命意义、小学生对生命的心理误区、珍爱生命和纳悦自我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徐宣清 《山东教育》2000,(11):5-7,5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个断完善以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强烈要求教育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但各级政时又难以向各类教育提供与其发展规模和提高质量相适应的物质条件,致使我国教育长期于一种供求失街的两难境地,不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育的属性界定为一种纯消费性的福利…  相似文献   

18.
教育应当尊重和顺应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和规律,回归到以生命为原点的教育,直面人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教育者们树立生命化教育理念,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本文尝试从领悟生命及存在的意义,将生命化教育融于生活,尊重生命化德育主体,并通过活动育人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识指人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生命意识缺乏、对生命的漠视是当前大学生产生伤害生命事件或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挖掘高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的因素、加强抗挫折教育与死亡意识教育、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及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等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我国高等人才培育的基地,其最根本任务是育人。医学教育作为特殊的专业教育,医学生更加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者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