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场成名是洪秀全之类的传统士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洪秀全却久困场屋,屡试不售。科场的屈辱让他在心理情感上产生了由失衡到畸变的嬗变。该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洪秀全一生的心理历程作一剖析,以阐释其对科举久久未能释怀的缘由,即因科场受挫而导致的病态心理使他对科举的情结越结越紧并由此纠缠其一生。  相似文献   

2.
《促织》的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小说的命名《促织》一文塑造了“成名”这个老实迂讷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小说通过对其得虫、失虫、再得异虫这一具有改变命运性质的情节的记录,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生活在那样的社会,只要  相似文献   

3.
《促织》在控诉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这一内容上有它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为人迂讷"的成名为了缴纳促织,"薄产累尽",屡遭官府杖责,最后几乎家破人亡.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从肉体到精神的蹂躏和摧残.这是小说表现的思想性之所在.但这种思想性,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逻辑概念形  相似文献   

4.
“促织”就是蟋蟀,这种小小的昆虫,本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一只小小的促织竟然能够左右封建帝王的喜怒,影响大小官吏的升迁,决定应考书生的功名,造成一个家庭的安危、祸福、悲欢和荣辱。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就是写了这样一个围绕着促织而展开的奇特而又曲折的故事。《促织》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有着充分的现实基础。小说从宫廷盛行“促织之戏”、向民间征收促织写起,引出了陕西华阴县乡下一个“为人迂讷”的穷书生成名一家的种种变幻不定的遭遇。开始,  相似文献   

5.
伍鹏飞 《学语文》2004,(4):24-24
写作水平的提高,远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对临上场的考生,师长们总是叮咛再三——职业病而已。病归病,说得也不是全无用处,好比礼品备好了,扎根绸带也显得精神。因此就有了这个话题。谈到“包装”即想到商品,文章怎可与商品同日而语,何有“包装”之说?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也是商品,《聊斋·促织》一文在提到故事主人翁成名身世时就有“操童子业,久不售”之语。意思是童生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欣赏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习惯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作品。如蒲松龄的《促织》,其主题常表述为:文章借讲述前朝故事,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其实,作品不仅有就事论事的教育意义,更有超越时空的深层意蕴,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使其意义处于作品之外的话语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文学作品都含有寓意的象征。那么,《促织》的寓意何在呢?从故事情节来看,故事的主人公成名最突出的特征是“迂讷”,不善钻营,从不知偷奸耍滑。也正是因为此,他才饱受肉体、精神、经…  相似文献   

7.
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置身唐末昏暗动乱时代,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彷徨,使他只好醉心于诗歌。把诗歌作为科举“成名”的工具,走上为科举而科举之路;把诗歌作为后世“垂名”的工具,试图通过诗歌实现儒家“立言”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通过终生吟诗赋诗、结交僧侣逃避在诗歌王国、禅静世界中以求暂时的解脱。文章结合唐末世风、诗风,指出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的矛盾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文言趣读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睛月朗,不见雨兆(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相似文献   

9.
迂公修屋     
[原文] 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日:"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②,延③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④.迂公叹日:"适⑤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交往中 ,口才好的人能言善辩 ,侃侃而谈 ,妙语连珠。这些人能广结人缘 ,并为自己的工作、事业锦上添花。而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是否就该望洋兴叹 ,妄自菲薄呢 ?非也。对于口讷者来说 ,应该“以行补讷” ,换一种方式体现自我 ,用实际行动弥补口讷的缺憾。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为不善言辞者指出了路子。要想立足于社会 ,创造一番伟业 ,光“说”是不行的 ,必须“做” ,夸夸其谈远不如埋头实干。只要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口讷者一样会得到社会的肯定 ,而人生的价值也会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体现。人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1.
《促织》一文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者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所以成名才是“鸡犬”。另外,虽然作者在前文揭露当时黑暗社会中官贪吏虐、民不聊生的…  相似文献   

12.
柏海波 《湖南教育》2003,(22):36-36
一、编诗歌是帮助记忆的有效方法。学生对拼音的书写规则不大容易记住,为了帮助他们在理解后记住这些规则,我编了一些诗歌。例如:“迂(ü)韵跟上基(j)欺(q)希(x),迂(ü)上可以省两点,若是跟上讷(n)和勒(l),两点仍然省不得。”有了这诗歌,学生很容易记住,在运用时容易掌握,很少出差错。在教学生认字时,对笔画较多而不容易记住的字,我也编些顺口溜。如“蠹”的顺口溜是:“秃宝盖上有一中,石头压着两条虫。”学生听了,感到新鲜,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学生受到启发,他们自己也把一些容易混淆的字编成诗诀。如有个学生为了辨别“戍、戌、戊、戒、…  相似文献   

13.
《促织》一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激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唐代广西诗人曹邺是桂东北地区考中进士科名的第一人。曹邺登第前的科举历程漫长曲折,但史料对此鲜有记载。从曹邺现存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科举之路经历了离乡赴举、失利自勉,穷居京城、苦读反思,登第成名、喜极而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说到柔石的性格特点具有台州式的硬气和“迂”。对于“迂”,有的同志这样解释:“‘迂’本来是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拘泥固执,这里是贬词褒用,形容柔石单纯、认真。”我认为,这里的“迂”,不仅仅“形容柔石单纯、认真”,同时也诚恳地善意地指出了“迂”的弱点:即拘泥、不切实际,对残酷复杂的阶级斗争现实缺乏深刻的了解。具体表现在:第一,当“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骗  相似文献   

16.
挫折的礼物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了上帝,他生气地问:“我是一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机会让我成名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  相似文献   

17.
更聪明的人     
古希腊有一则民谚:“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倾听是金”。我国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济世名言。  相似文献   

18.
温廷敬(1869~1954),字丹铭,号止斋,早年笔名讷庵,晚年自号坚白老人。广东大埔县人。幼聪敏,五岁能诵《千家诗》、《千字文》,六岁入塾读书,九岁开始读五经,后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青年时“喜诸子百家,群经全史,尤嗜经济家言”。温廷敬生当科举末流时代,命途多舛,多次科考,均不顺利。光绪三十年(1904)已获乡试第五名,却因托人购卷并代填履历,笔迹与考卷不符被取消。  相似文献   

19.
周倩 《中国考试》2023,(2):85-94
“随场去取”是以分场阅卷、层递入围为主要内容的科举录取方法,其思想源头可追溯至北宋欧阳修。相比多场合校,“随场去取”更利于减轻工作量、鉴别真才和平衡场次。清前期,为纠正偏重头场的不良科举风气,士人呼吁重拾“随场去取”,还提出要改进欧阳修的方案,以“定额取士”取代“去七等人”之法,可行性显著增强。经历雍乾时期的短暂沉寂,至嘉道以降,“随场去取”诉求再炽。以陈澧为代表的士人不仅着力丰富“随场去取”的形式,还提出“定额取士”的实施细则。清末,受陈澧影响,张之洞力倡“随场去取”,并将其纳入科举新章草案;然而,张的方案对关键参数“定额倍数”设置不合理,仍未能解决偏重头场的问题,其方案最终流产。清代科举议虽不乏“随场去取”的设想,但始终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使得这一良法最终未能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步摇 《教学随笔》2014,(7):90-90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之士,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不够深入,所以你用什么去成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