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态变化的知识是热现象一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相近、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多.不少同学在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去分析物理现象时,常因此出现很多错误.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克服错误的方法.一、水蒸气与“白气”问题在物态变化类问题中,水蒸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许多同学因搞不清水蒸气与“白气”的区别,在解题中常犯错误.如有同学将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认为是汽化或升华的结果,这主要是不知道水蒸气是无色、无味且看不见的气体,而“白气”则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雾状小水珠,虽…  相似文献   

2.
我们周围空间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物态变化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现象。一、自然界的物态变化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草、瓦、石块、树叶等)液化,使水珠附着在冷的物体上形成的。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尘埃上漂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雨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降水。露、雾、雨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结成的小水珠。这实际上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0℃以下时,放出大…  相似文献   

3.
谢欢 《中学理科》2006,(9):13-16,47
解析:这是考查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冬天气温低,人们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呼出后遇冷而液化为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看上去像是呼出一股“白气”;夏天,气温较高,冰棒剥开包装纸后向空气吸热,使它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类似的比如眼镜起“雾”,打开冰箱门冒“白气”,水烧开后向外喷“白气”,也属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一些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冰糕都是装在冰柜或保温瓶里,刚从这些容器里拿出的冰糕周围冒“白气”,并且,这“白气”不断地向外扩散,很快就消失了.无论什么颜色的冰糕,在空气中都会发白,如同撒上一层“白粉”一般.若把冰糕放在杯子或其他容器里,片刻,容器内外壁上会出现一层“汗水”.同学们,这些都是什么现象呢?  相似文献   

6.
水蒸气变成云雾或雨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态变化.云雾犹如一层厚厚的覆盖物,极大地抑制着受污染的空气向上扩散,从而导致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刘勇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6):42-4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一些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  相似文献   

8.
彭坤 《考试》2003,(11)
1.柳州的冬天常出现霜冻现象,去年冬天,柳江、柳城两个主要产蔗基地因受“霜害”,大片甘蔗被冻坏,造成蔗糖减产。霜是空气中的蒸气_____而成的。[点评]判断、解释物态变化现象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物质变化前后处的状态以及形成过程。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上,所以本题答案应填:凝华。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章有这样一道题:夏日,剥去刚从冰箱内拿出来的冰棍纸后,看到冰棍在冒“白气”,请问是什么原因?上科版的《物理教学参考书》的回答为:冰棍冒的“白气”是冰升华产生的水蒸气凝成的小水滴;上科版《重点中学初中物理试题精选》一书的回答为:冰棍冒的“白气”是由于冰熔解及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而凝结成的小水珠.  相似文献   

10.
当你吃饭的时候,掀开锅盖,会有大量的“白气”升腾。盛夏当你撕去冰糕的外衣,又会发现缕缕“白气”萦纡飘散。这时你是否会想到这些顽皮的“白气”中,蕴含了许多奥妙的物理知识呢?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这是物理概念上的错误。物理学上把水的汽化,冰的升化散布在空气中的大量水分子总称为水蒸气。眼睛是看不到水分子的,人眼能直接看到的是由无数分子结合成的小液滴或粉尘。大量的小液滴和粉尘悬浮在一定的空间,形成我们看见的“白气”。所以说白气不是水蒸气,也不是气体,而是许许多多的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稍一留意你就…  相似文献   

11.
物态变化中包含了“雨”、“露”、“霜”、“雪”等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现象。水的三态变化也是学生从小就熟知的。火箭中用的液态氢燃料 ,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都是物态变化有关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 ,并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索自然规律 ,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一、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从“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来认识其中的物态变化。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下雪不冷熔雪冷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滴凝固而形成的,这两个过程都要放出热量.熔雪时,雪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因此,下雪不冷熔雪冷.水缸“穿裙子”,不久雨将至在装着水的水缸下部周围,有时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人们叫水缸“穿裙子.”出现这一现象,有可能夫要下雨.水缸里的水由于蒸发而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缸表面液化成一层小水珠.在空气干燥时,液化成的少量水很快就蒸发掉,缸面上看不到水珠.在空气潮湿时,液化成的水蒸发很慢,在缸面上就会出现小水珠.空气潮…  相似文献   

13.
在诗词、俗语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你能说出下面诗词、俗语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吗?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热。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1分)1.换算下列单位:1.5伏=_______微伏,2兆欧=_______欧.2.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挂在高处不动的物体具有的弹簧具有_______能,天空中飞行的小鸟具有_______.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人们常常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4.如图1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管口,不断地对试管加热直至水沸腾.随后将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在这个现象中能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这一现象的主要应用是____…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告诉我们:“空气的干湿程度可以用空气里含有的水蒸气的密度来表示,但是,直接测量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密度比较困难。由于水蒸气的密度较大,水蒸气的压强也较大,所以通常就用空气里的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一层意思颇令学生们费解,为此,笔者拟从温度、压强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方面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物态变化一章中,有一()现象很难辨解它是哪一过程,下面的总结会帮你解决疑难.1.两类“衣服干”(1)夏天,湿衣服晒干.(2)冬天,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同样是衣服干,但(1)是由小水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因而属于汽化(汽化中的蒸发).而(2)例是衣服结了冰,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冰糕都是装在冰柜、保温瓶或盖有棉被的木箱里。当我们将冰糕从这些容器中刚拿出时,一定会看到冰糕周围冒有很多“白气”,并不断向外扩散,而后很快就消失了。无论什么颜色的冰糕,它们在空气中都会发白,如同撒上一层白粉一样。若把冰糕放在杯子或其他容器里,我们还会发现容器的内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首先,盛冰糕的容器都有隔热功能,防止热由容器外面温度高的空气传到容器里温度低的冰糕上。这样冰糕不易熔化,保持熔点以下的低温状态。保温瓶盛开水,也是隔热,只是防止热传递的方向相反:防止热从保温瓶里的开…  相似文献   

18.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现行课程的新理念,而近年来的中考题越来越多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而家庭中的厨房与物理密不可分,厨房中包含许多物理问题。1厨房中的物态变化例1用壶烧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白气”,但壶嘴最近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在离壶嘴很近的地方温度很高,水蒸气不会液化,在离壶嘴稍远的地方温度变低,水蒸气被液化,这就是看到的“白气”。例2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100℃,饺子…  相似文献   

19.
物态变化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常出现概念混淆、吸放热过程不清、实际生活与物态变化中的具体概念联系不上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1弄清物态变化的六个概念知道物质由固→液、液→气、固→气这三个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液、液→固、气→固这三个过程是放热的。判断有关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时可分三步进行:①分析变化前的物态;②分析变化后的物态;③确定物态变化的种类。如:夏天,吃冰棍时,常看到冰棍上冒着“白气”,这个“白气”是气体吗?不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气体.常温常压下有的可看到,有的可闻到.例如:黄绿色的氯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确实存在于空气中.我们熟悉的水蒸气就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是什么样子的呢?烧开水时,水开了,从壶嘴里喷出的汽是不是水蒸气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白气”的一些问题.1.冬天,人们说话时我们看见“白气”从嘴里呼出,这是由于口中呼出的废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于气温,故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夏天为什么看不见这种“白气”呢?“白气”是否就是水蒸气呢?我们必须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