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四卷,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航海的传奇经历,小说情节离奇,可谓卷卷精彩。  相似文献   

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故事的主人公叫格列佛,他出海四次,但都不幸地遭遇到暴风雨,漂流到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国度。他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凭借勇气和智慧成功脱险。我最感兴趣的是格列佛漂流到慧骃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喜欢旅行,他有许多奇特的经历,但最奇的要算1699年那一次了。起初几个月,航行十分顺利。可到了苏门答腊时,遇上了风暴,大半水手都丧生了,只有6人驾一小舟逃脱性命,格列佛便是其中之一。但没多久小船又被巨浪掀翻。格列佛好不容易才游到岸上,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荒凉、杳无人迹的地方。这时,他又累又乏,倒在草地上便睡着了。  相似文献   

4.
当双手合上斯威夫特写的《格列佛游记》时,我的思绪已飘向那遥远的印度洋,在海上跟勇敢的格列佛乘风破浪,经历着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旅行。莱缪尔·格列佛是一个英国人,他是一名随船医生,更是一名勇敢机智的探险家。他曾多次远渡重洋,周游列国。他去过很多地方,如团结友善的小人国,热爱和平的大人国,信仰占星学又有点杞人忧天的飞岛国,品质高尚的慧因国……每去一个地方,他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但他最终总能化险为夷。格列佛的一生是精彩的,他的生命充满着冒险与挑战,尽管生活也有冷酷的一面,但他却勇敢地将命运的重担挑起,尽情绽放生命之花。诚…  相似文献   

5.
小人国游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航海家叫格列佛,他喜欢坐船到处旅游。有二天,他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了。格列佛与海浪搏斗着,却不知道自己游向何方。幸好日出的时候,他被海浪和潮水送到了一个岛屿上。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格列佛游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的讽喻性,对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形象的研究较少.整部小说是以格列佛的观察来向读者叙述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位主人公在语言、行为和心理方面的不断变化.本文就将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格列佛的社会身份和伦理身份的一系列变化来深入地研究这个人物.格列佛的形象深受18世纪英国社会的影响,也是斯威夫特自我思想的部分反映,对当时的英国政治、社会生活做了一系列辛辣的讽刺,格列佛形象的研究因此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4次航海经历,虚构出离奇的情节,重现了欧洲社会的政治、宗教、科学等方面的情况,并从理性的角度审视人性.作品体现了对人性的复杂、伪善及畸形社会形态的讽刺.  相似文献   

8.
<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航海家叫格列佛,他喜欢坐船到处旅游。有一天,他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了。格列佛与海浪搏斗着,却不知道自己游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格列佛游记》产生的背景以及其故事情节的分析,推翻了已往对格列佛人物特征的看法并提出了新的认识:格列佛是一个真实的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形象。从而使读更进一步地了解斯威夫特这位世界名大师。  相似文献   

10.
《格列佛游记》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进行了讽刺。本文在此对《格列佛游记》中运用的讽刺手法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格列佛游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的讽喻性,对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形象的研究较少。整部小说是以格列佛的观察来向读者叙述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位主人公在语言、行为和心理方面的不断变化。本文就将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格列佛的社会身份和伦理身份的一系列变化来深入地研究这个人物。格列佛的形象深受18世纪英国社会的影响,也是斯威夫特自我思想的部分反映,对当时的英国政治、社会生活做了一系列辛辣的讽刺,格列佛形象的研究因此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梳理人物游踪,了解故事梗概这是一篇游记小说,可以通过梳理格列佛的游踪,以游踪为线索,把握人物经历的主要事件,快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小说共四卷:第一卷写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漂到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第二卷写格列佛随“冒险号”出海,被刮到大人国,被一个农民捉住,这个农民大约有普通教堂的尖塔那么高。第三卷写格列佛随“好望号”出海,遭贼船劫持,侥幸逃到飞岛国。第四卷写格列佛受聘担任“冒险号”船长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慧骃国。小说描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相似文献   

13.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四卷,具体叙述了英国的一名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游历海外的经过。第一卷写格列佛在海上覆舟遇险,被海水漂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以及在利立浦特的见闻和遭遇;第二卷写格列佛游历了布罗卜厂奈格(大人国),他向大人国国王夸耀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受到国王的质问和谴责;第三卷叙述了格列佛在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等地的见闻;最后一卷是慧国游记,抒发了作者对慧驷马的赞美之情。 《西游记》是我国明代万历时期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的故事情节分为三个段落,从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西天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以后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两部小说下文分别简称《格》、《西》,它们虽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时间相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本对照分析的方法.从讽刺艺术的角度对《猫城记》与《格列佛游记》作了综合比较。文章认为,两部小说的讽刺锋芒均有两个主要指向:一是对时弊的讥讽、揶揄与抨击.二是对人间百态的审视和对人性、国民性的嘲弄、议论与批评。同时,两部小说在讽刺艺术的表现手法上,都既借助于夸张、反语、含蓄渲染等传统辞格,又具有荒诞、黑色幽默等现代主义色彩。文章着重指出,相对于老舍早期创作对外国文学曾有过一招一式的借鉴,《猫城记》对《格列佛游记》这一主要范本的长处更能融会于心.更能得其精髓,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15.
《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的观察、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国的本质的认识。格列佛这个人物不单单是情节结构意义上的关键人物,也是传达作者思想的代言人,是资本主义社会里进步的资产者形象,是社会的异己者和批判者。  相似文献   

16.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故事,讽刺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17.
原著:江奈生·斯威夫特(英)改写:小生·张狡猾出版:小人国出版社定价:20元格列佛是一个英国医生,不是一尊佛。有一次,他在海上航行,遇到暴风雨。船沉了,他被汹涌的海浪冲到了小人国……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格列佛游记》吧。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结束了小人国的探险返回后,又踏上了巨人国之旅,遇到了许多奇妙、有趣的事情。小人国、巨人国之旅之后,格列佛又去了第三个地方,这是一个叫作拉皮塔的在空中飞行的岛。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岛。岛上的人都用数学和音乐编成语言交谈,令人惊讶不已。而且拉皮塔岛上的天文学也很发达,据说当时人们已经用望远镜对遥远的天体进行种种观测。令人吃惊的是,书中还写道,岛上的天文学家发现在火星的周围有两颗卫星在运转。这一内容后来成了人们研究的大课题。《格列佛游记》是在距今27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9.
理想国慧骃     
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辛辣的讽刺、夸张的想象,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的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离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时,访问了荒岛上的慧骃国,结识了  相似文献   

20.
《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18世纪的航海家,留恋出海,饱经历险;一个真理的求索者,舍生忘死,追求极至;一个人性方舟的守望者。通过潜文本研究,以反传统的批评手法再现格列佛的世界观嬗变过程,对于重新解读《格列佛游记》的主题意义和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