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叫语文智慧课堂?简言之,就是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①其教学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思维是语文智慧课堂的核心,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智慧。因此,语文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思维生成、发展的场所,应当努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为此,语文  相似文献   

2.
许宝忠 《语文天地》2011,(24):45-46
语文智慧课堂,是指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4期)。思维是语文智慧课堂的核心,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智慧"。因此,语文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思维生成和发展的场所,应当努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为此,语文教师的所有课堂行为,尤其是教师的提问,要具有  相似文献   

3.
"月穿潭底水无痕"是高效课堂的诗意追求,语文教学理应成为这一理念践行的重要阵地。就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诉求而言,语文课堂是愉悦师生身心的地方,是开掘学生智慧的阵地,是放飞学生思维的空间。语文课堂的无痕化生成就是让学生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放飞学生个性,让学生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和挖掘者,在情境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犹如羚羊挂角般让语文课堂在春光灿烂生机盎然中闪现出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4.
蒋军 《教师》2019,(10):56-57
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将童趣与小学课堂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快乐的童年学习到课堂中的语文知识,这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索的话题,也是新时代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课题。文章从教师、课堂、思维三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打造充满童趣的小学语文课堂,在交流互动中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真正地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放飞童心、充满童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成为生命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王兴华 《湖北教育》2005,(10):43-4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新理念。笔者认为,所谓生成,指的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帅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生成性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绝非一成不变的预设的僵化程序的完成。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是真正的生命课堂。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构建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桌桌琳琅满目的筵席,是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大餐.语文课堂教学本该充满生机,充满情趣;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课堂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在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师生在互动中教学相长,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又能敏锐捕捉课堂中的生成之源,把"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人的两大特征,情感和智慧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因此,建构情智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交流互动、深度感悟,要用充满情趣、情味的课堂来点亮学生的智慧,构建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9.
生成性语文课堂是充满智慧、情感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一种开放性的课堂,它不仅要有教师科学的预设,更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情境、教学中相互传递的信息、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完成的。这样的课堂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是课堂生成的前提;教师较为渊博的知识是课堂生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的组织调控能力和教学智慧是课堂生成的助力器。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新课堂动态生成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11.
罗旭梅 《考试周刊》2011,(82):100-100
新课程提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发现,往往学生的一个精彩回答就会成为本堂课的亮点,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变得灵动。新的课程资源是一个互动生成的动态系统。教学是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进行的智慧交流、思维的碰撞,教师是在课堂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文章仅从“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白;捕捉信息,使生成实时而生;价值引导,让生成流光溢彩”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究,力求让语文课堂闪烁生成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开展语文课堂活动具有体现语文课程属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矫正语文课堂教学积弊等多方面的实践价值。语文课堂活动应立足"语文",指向"课堂",着眼"活动";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核心素养是预设语文课堂活动的三个主要向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教学智慧是生成语文课堂活动的三个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是充满激情的。激情的课堂能更好地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进行情感和智慧的交流。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加精彩。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师生共鸣、智慧碰撞、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新课堂。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指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语文是充满人性、人情、人文气息的学科,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对生命化的语文课堂做出如下思考:加强情感美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激情,让学生发现、欣赏生命之美;饱含深情厚谊,充满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对话生成;多元解读文本,彰显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本质与生态的内涵是水乳交融的。动态性、生成性、扎实性是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生态课堂具有平衡特质,必须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是生态课堂平衡的关键。平衡的标志是学生自己“生产”知识。生态课堂还应把握几个基本维度:以童心为本,使语文课堂散发出应有的灵气;以合作为纲,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应有的思维品质;以反思为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育人;作文,做人。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根据语文新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课堂也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是融入学生的主体参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的新形势下,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前提。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生成的种种多变性,使得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的未知,造就了多样化的精彩。各种课堂中的意外生成将学生拖拽进一个充满未知的智慧风暴中,学生乐此不疲地期待在里面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中精心预设、捕捉亮点、顺水推舟,就能推促精彩的动态生成,达成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