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论文,特別是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语言富于逻辑性。为了做到条理严密,气势畅达,描述复杂的事物,表达精密的思想和阐明深奥的道理,有时用到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句子中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较多。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种句子的思想内容,我们必须对它的语言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才可能做到政治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的统一。现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有一个长句子,这个长句子就是文章中的一段。不少同志对它作过分析,有的认为是一个单句,有的认为是一个复句。而认为是一个复句的,对其中的层次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又各有不同的看法。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分析法为中学语文教师所一致认可。木文试对照俄文译文的结构,对汉语译文的结构分析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长期选为高中语文教材,笔者从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文中有一个长句很容易被学生误解,究其原因在于语法结构复杂,句中某些省略成分不易发现.为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译文,我查阅了恩格斯讲话的原文,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语法结构的异同,在进行汉语语法分析时,对译文作了部分调整,学生反映好懂得多了.现在要分析的这段话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一句中的“未必有”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作的意思。现摘抄英译本相关语段如下:he may have had many oppouents, he had hardly one personal ene my.may hare had是“可能有过”的意思,但had hardly却不是“不一定有”或“未必有”的意义,而是“简直没有”的意思。译者不仅误将原文的否定句译为肯定句,而且还忽略了had这个作为have的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致的悼词,内容极为丰富,现分为五个部分略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要求:(一)了解马克思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提高马列主义水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认清林彪、“四人帮”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战友们卓有成效的活动,导致了在工人运动中与马克思主义为敌的各流派的思想崩溃和各国工人运动的勃起、无产阶级政党的相继建立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合作的发展.但是,国际共运中两路线斗争仍然是尖锐的激烈的.虽然第一国际的巴枯宁、普鲁东、拉萨尔等流派的阴谋活动已被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他们在向着共同目标奋斗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正如列宁所说“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因患胸膜炎、支气管炎和肺脓肿与世长辞。3月17日中午,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的马克思安葬仪式上,恩格斯怀着巨大的悲痛和崇高的敬意。向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致了悼词,这就是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相似文献   

9.
本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卡尔·马克思的葬仪》。一、马克思生平简介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鼓午者和组织者——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他的父亲是律师,犹太人。马克思17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法律,课余时间喜欢研究历史和哲学.在柏林时倾向革命,加入过“黑格尔左派”(布鲁  相似文献   

10.
这个句子是: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是一个复杂的单句。“事实”是全句的主语,它前面带有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1883年3月间日恩格斯发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至今已经100多年了。100多年来,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今天,怎样教学这篇讲话2今天,怎样理解“剩余价值”2今天,怎样认识马克思“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的论断7今天,怎样迎接新的经济时代的来临y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对全世界无产者所做出的丰功伟绩,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终生的崇高革命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他高度评价、热情赞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剩余价…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文章强烈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准确体会其感情。三、教学过程1.展示课件封面(课前展示,画面为蓝天、青山、课文题目,配乐,让学生放松身心)2.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歌的名字吗?那么共产主义的创始人是谁呢?对,是马克思(用幻灯片展示马克思头像)。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马克思的生平情况(幻灯片变为左边是马克思简介,右边是马克思故居)。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1818年5月5…  相似文献   

13.
李丽 《现代语文》2005,(2):72-74
学生:山东省曲阜杏坛中学高一(1)班 时间:2004年10月25日 教师: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见面后,这两位历史的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思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思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读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15.
人教社 2 0 0 0年 6月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课后练习第一题第 2小题为 :第二段中的两个“对于” ,是从  和  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逝世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两个“对于”提示了全文的论述中心。文章旨在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表达作者深切悼念之情 ,而这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作为  和  的双重身份来论述的。对此题中的四个空 ,人教社 2 0 0 0年 7月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 18页 )认为 :前两空分别应填“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 ,后两空分别应填“思想家”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首先要明确此类文本的概念。它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于文学类文本,它注重逻辑思维,追求条理性,让读者从中感受逻辑和推理的力量,获得某种知识。而悼词首先属于实用类文本,其次也兼有一般文学类文本的特征,如何兼顾两者,我认为突破口在于欣赏这篇悼词的理性和激情之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以它客观、严谨、责任的理性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在很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我们不妨把这篇悼词的教学分成两步。先把2至8段看成是“论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按已学过的议论文体授课;然后回到标题,加上头尾,讲清悼词的写法。第一步,首先阅读分析2至8段,明确这7个段落是对马克思的一篇完整的评论。既是议论文,便可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结论三个部分划分层次:第2段的两句话,换一种说法即为马克思生前在革  相似文献   

18.
句式的魅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句式运用,堪称经典。文中的情感张力,紧紧依托于课文的句式表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议论文,文章篇幅小、容量大、难度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议论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篇教材的处理应紧扣结构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200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文的诸多问题至今为教者们争论不休。导学该文数遍之后,一种认识便逐渐明晰起来。诚如其他学科老师对我们的揶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