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相似文献   

2.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  相似文献   

3.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发行体制改革的求解与探证●杨长安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是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的现实状况和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探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是一项具有...  相似文献   

5.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的市场调控》一文,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图书发行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十三大的精神,如何加快和深化发行体制的改革,许多出版发行工作者正在进行研究探讨,总结实践经验,制订新的方案。这里,我谈点个人看法。 (一)发行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发行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我认为就是要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的发行体制。十三大的文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之一,是要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  相似文献   

7.
实行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是现阶段我国体制改革进程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也是新华书店系统图书发行体制深化和继续改革的重要目标。能否实现两个转变,我  相似文献   

8.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坚持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和服从于“两个文明建设”。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符合图书发行业自身规律的发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出版改革重要环节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其目的在于搞活图书发行企业,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于搞活图书流通领域,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体系,促进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在改革的性质上应当明确:(一)“出版物首先是精神产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因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把这个特殊商品完全交给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王涛研究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认清当前图书发行体制究竟存在哪些弊端,这样才能确定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主攻目标。就总体上讲,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仍然存在滞后性、波动性、不系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发行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王可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发行体制起了很大变化,但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新体制因素在不断增长和完善,但尚未完全确立。新老体制的交错和摩擦,使图书发行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识上的深化,理论上的突破,实践上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我国的经济体制将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其影响及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也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2.
推行代理制需要建立新的运行环境刘兴太推行图书发行代理制,既是深化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又是我国图书发行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转折。图书发行代理制的实质是解决出版与发行的风险问题,即图书销售的风险由出版社和销售代理机构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3.
1980年12月国家出版局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开始打破图书发行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一主三多一少",即:在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和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还远不能适应客观上已经迅速发展了的新形势。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图书购销形式。过去长期实行的单一的征订包销制度,其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把图书流通搞活,不利于调动社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图书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来,基层书店的经营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文化部召开了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确定,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根本的目标是:在全国组成一个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会议还指出,要积极发展集体书店,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重视价值规律作用”,为“市场趋向的改革”奠定逻辑起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第3年开放全国图书零售市场,2004年12月开放批发市场,第五年后外国资本在发行领域不再受任何限制。在这一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有着70年历史且处于文化市场前沿的新华书店注定要经历一场改革与开放的洗礼,新华书店系统的改革也一浪高过一浪:组建图书发行集团,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强大的中盘,实行连锁经营,开展多元化经营等等。作为在基层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和各级党、政府的领导下,经过20多万发行工作者的不断开拓和艰苦奋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同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四大所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相对照,笔者认为,我国前一段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无论是在理论上、思想观念上,还是在经营方式、方法上都还很不适应,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了使图书发行工作较快地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从而使我国的图书发行工作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广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的思考马宝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独家经营”到“一主三多一少”和“三放一联”格局的演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图书发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发行新格局逐步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图书发行主体的新华书店,要适应社会上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这种新格局、新体制,建立图书批捎中心是一个有力举措。 一、新华书店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继续深化改革 近两年,我国图书的销售虽然在金额和册数都有较大增长、但问题很多:(1)图书销售金额的增长大于册数的增长,这主要是靠提高书价的  相似文献   

20.
图书发行区域代理制及其保障机制初探●周华实施代理制是发行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自我国经济从计划型转为市场型以来,出版发行领域不断进行着发行体制上和经营方式上改革,逐步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书荒”和买书难问题,繁荣了国家文化市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