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家璧先生的《编辑忆旧》,谈到他在中学毕业时,代表光华大学附中毕业生参加大学毕业生组织的《光华年刊》编委会,担任印刷部主任,去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委托代印,认识了总经理伍联德。伍委托他编辑《中国学生》月刊,从此开始了编辑生涯。我的出版生涯,与赵先生的经历有若干类似之处。1933年,我在无锡县立  相似文献   

2.
《我的编辑生涯》,林君雄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林君雄,在他的著作《我的编辑生涯》(以下简称《生涯》)中总结自己40年编辑生涯时说:“虽然我是一只笨鸟,但是尽力了。”这句话说得很平和,并不崇高,也不会对读者产生很强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了,有的人还没有解决。我想还得把鲁迅请出来解答。在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里讲到他第一次见鲁迅时,在谈到出版编辑工作时鲁迅对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过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短短两句话就  相似文献   

4.
新书预告     
《全国新书目》2008,(21):77-77
《编辑忆旧》赵家璧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估价:28.00元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出版家赵家璧先生的28篇回忆录,概括了其上世纪30年代的编辑生涯。  相似文献   

5.
作者继《编辑忆旧》以后,最近又出版了续集《文坛故旧录》,全书24万字,分两辑:一、编辑与作家:收文23篇,回忆了作者当  相似文献   

6.
我非常高兴看到王仿子<出版生涯七十年>的出版. 有七十年出版生涯的.能有几人?所以很珍贵. 仿子同志说.这是一部忆旧、怀人之作.忆旧是回忆七十年的出版史,怀人是怀念与之共同奋斗的战友.这是一部人物与事件结合着讲述的翔实、准确、生动的出版史著.  相似文献   

7.
《杨守敬集》出版了,凝视着这总计达1700万字的13册鸿篇巨制,我不禁思绪万千。 我大学毕业后最初是分配到一个刊物当编辑,之后几经工作的变换,70年代末调到湖北人民出版社工作。全然出乎意料,后来竟被推上了总编辑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将近九年,备尝了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而《杨守敬集》的整理出版工作,伴随了我的整个总编辑生涯。  相似文献   

8.
"作家就作家吧!"现在陈雨航终于接受人家称他是个作家了。长久以来,不管名字前面被安上什么头衔,陈雨航总感觉尴尬、疑谑。譬如称他是出版人,他自认已经完全离开出版多年,19年的专业编辑生涯俱往矣。又譬如作家,虽然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策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的楷模──读《鲁迅与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的楷模──读《鲁迅与编辑》宋应离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杰出的编辑家。他一生著译近700万字。他的编辑工作与文学活动是同时开始的。在30多年的编辑生涯中,由他主编或参与编辑的各种文艺期刊近20种。新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市出版局的“迎春座谈会”上,遇见赵家壁同志。座谈会后,我们坐在一起看电影。过了一天,他又寄来了他的新著《编辑生涯忆鲁迅》。在看电影时,我们一直在“暗中”低声议论出版工作。从“韬奋奖”谈到编辑队伍的培养,又谈到“编辑学”。有感慨,也有感想。随后,一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法国第一畅销作家马克.李维新作《偷影子的人》,目前已经由中南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这是马克.李维的第十部作品,也是他十年创作生涯的纪念之作,被法国媒体称为马克.李维迄今为止最动人的一部小说。马克.李维每有新书出版都会引发书市旋风,作为他十年创作生涯的纪念大作,《偷影子的人》不仅引发销售热潮,温情疗愈的主题也感动了整个法国。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拥有特殊的天赋,可以和影子交谈,只要他愿意,就能知道深藏在别人心底的秘密。他利用自  相似文献   

12.
书评文体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体裁,包括议论体、叙述体、褒贬体、书信体、对话体等。从以往书评创作的实践中,可以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以下分别举例作一些说明。 (一) 根据图书的内容而作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论述的书评,是一种议论体的书评。采用议论文的形式,往往围绕被评图书的内容或主旨展开论述。这种书评大多是对学术性论著的评论。老一辈编辑出版家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是他在30年代从事进步编辑出版工作的同忆录,它以良友图书公司为半径扩展成一个面,描绘出当时进步出版事业的概貌。著名编辑家罗竹风同志曾经为这本书写过一篇书评,题为《读〈编辑忆旧〉》(《杂家与编辑》),称它是一部“书的报告文学”,“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特殊创作”。罗老是站在文化出版史的高度去评论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13.
道义相携 心灵相应——为《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难得读到动情书。从既不时尚风流,也不轰轰烈烈的编辑生涯中汲取诗情,更属不易。如今摆在案头的两本出自编辑之手的书:先前出版的《编辑独语》与新近出版的《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淡〈编辑独语〉》,却实实在在叩动了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5.
白夜出版的几个集子中,有四部是以“影”命名的。第一部是《剪影》,继而又有《侧影》《掠影》《留影》问世。这是他在自己的记者生涯中用优美、朴素、晓畅的语言写成的人物特写集。他曾写过一篇《丁玲的微笑》,刊  相似文献   

16.
科学编辑杜亚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亚泉(1873-1933,浙江绍兴人),是近代出版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编辑生涯主要是在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度过的。但在进入商务印书馆之前,他就有过做编辑的经历。在上海创办过普通学书室和《亚泉杂志》(线装本半月刊,1900-1911,共出10期),前者的普通学是常识的意思,后者于1900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后改为《普通学报》,1911年起共出5期。木刻本)。也就是在早期的编辑出版业务往来中他认识了张元济、夏瑞芳等商务人杰。虽然说这一番经历使他在进入商务印书馆前就是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但他的早期编辑生  相似文献   

17.
近读周百义写的《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刊于《出版史料》2020年卷)有点感想.唐浩明1982年进入岳麓书社做古籍图书编辑,曾任副总编辑,2016年退休,有34年编龄.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近代名人的文集.他还点评了曾国藩的家书、奏折、嘉言,写了数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他不仅是著名的古籍图书编辑,还是研究曾国藩的学者.在业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作品多次获奖,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18.
罗竹风同志在《读“编辑忆旧”所想到的》一文里有这样几句话:“读过《编辑忆旧》之后,我以为今天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解放三十多年,新中国的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老的出版基地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各省的出版社也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出书门类齐全,印数剧增,质量大有提高,远非旧中国所能比拟。但勿庸讳言,解放初期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对自己过去的经验却重视不够,甚至于认为不值得认真对待。‘运动’来时,还把它作为封、资、修的黑货  相似文献   

19.
北京出版社在1981年曾编辑出版过《编辑杂谈》,汇编了1980年以前发表在《出版工作》和其他报刊上的有关编辑工作经验体会的文章。接着,又选编了近一年多来的同类文章,最近继续出版了《编辑杂谈》第二集。这是一本关于书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综合文集。虽然出自不同的作者,却也比较系统、深入。文章论述了编辑工作者在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职责和  相似文献   

20.
非洲之于我,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原本也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神秘大陆.在八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与非洲三度结缘:一是2011年10月编辑了已故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保平教授的文集《传统与现代:非洲文化与政治变迁》;二是201 2年年初编辑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主编的《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1)》;三是刚刚新鲜出炉的常江、袁卿合著的《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经过这三本书的出版,我对非洲和非洲人的认识开始丰富起来,对中非关系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