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涓涓细流润芳菲——“数列(第一课时)”课例与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3.1数列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广泛的应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本节先通过实例归纳出数列的概念,然后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通过例题分析介绍数学思考的方法.所以,本节课(三点透析)的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给定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数  相似文献   

3.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数列一章以现实问题为背景,体现了“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是数列第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数列的分类,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有关概念,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4.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数列一章以现实问题为背景,体现了“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是数列第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数列的分类,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有关概念,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5.
“斐波那契数列”是苏教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的阅读材料,作为知识性拓展栏目,意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实施教学,通过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讨论其单调性、前n项和等性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形成并掌握数列的概念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会求简单的有穷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 )能力目标 :通过开放题的教学 ,尝试观察、归纳、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探索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愉悦。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是《数列》(多媒体打出课题 )。在介绍数列之前 ,先听老师讲几道古今中外有关数列的趣题。 (多媒体打出例 1)  例 1:第十七届世界杯前 4场比赛进球数依次是多少 ?  …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数列,特别是无穷数列来说,通项公式对这个数列的结构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通项公式给出了数列{an}中第n项an与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促进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本人就谈谈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的几种方法.△观察法例1: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之符合所给的前几项.(1)8,8,8,8,8,…(2)5,9,17,33,65,…(3)53,21,151,37,…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变形已有的前几…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数学交流课,在课上有这么一道题:【例1】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_3=6,a_6=9,求an的通项公式.这节课本身是一节数列的复习课,数列的内容在新课学习时就是狠抓的一个知识点,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方法也是很多.学生1:利用化归思想,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前扎项和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数列求和等内容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数列是中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列的核心问题是数列的通项公式,许多问题可以通过求通项公式而解决。中学数学课本中介绍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公式是研究数列问题的基础,务必掌握。递推数列也进入了数学教材以及历年高考试题,它本身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也应当而且已经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数列的通项和通项公式,要明确以下几点:(1)不是每一个数列都可以写出它的通项公式的;(2)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可  相似文献   

11.
1.设计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直是重点内容,其中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其通项公式更是这部分的难点.学生为什么会觉得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其通项公式很难呢?我认为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解题方法的形成过程,只是在机械地记忆解题公式.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重在探究解题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数列的递推公式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类比地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归纳法,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掌握类比、归纳一猜测一论证的思想方法,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的概念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学参考书将一些仅仅是看不出排列规律的数列判为没有通项公式。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代数第二册(甲种本)《教学参考书》第40页指出:“数列 89,95,78,90,82写不出它的通项公式。”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基础知识手册·数学》(增订本)第288页指出:“〔注意〕上面的数列(2)100以内的质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的数列  相似文献   

14.
数列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而通项公式则是数列学习中的重点,但学生们对于数列的掌握情况却并不如人意,如何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数列知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求出通项公式呢?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数列中通项公式的求法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好地掌握数列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数列递推式呈现出数列各项之间的关联,由数列递推式探究数列通项公式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也是高考考查数列的主要内容。新人教A版数学教材是实现教学要求,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文章主要以新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中的例习题为例归类整理教材中的数列递推式,并巧妙变式探究,揭示数列递推式类型的特征,以同构思想构造等差、等比形式的辅助数列,进而提炼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策略:设参同构辅助数列—待定系数法求参—求解辅助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原数列的通项公式,旨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数列通项公式不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还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利用高中数学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技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学科素养.文章介绍了生成函数,并利用生成函数来求解几类有难度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7.
正1.设计思考高中数学教学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直是重点内容,其中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其通项公式更是这部分的难点.学生为什么会觉得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其通项公式很难呢?我认为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解题方法的形成过程,只是在机械地记忆解题公式.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数列的关键,因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显得极为重要.构造新数列求通项,既可以考查学生等价转换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又能反映学生对等差、等比数列的理解的深度.因此,构造新数列求通项是命题的热点,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考数学大纲指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其考试的内容包括:等差、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在高考试题类型中,数列的题型比较灵活,可以说,不同试题的类型,考察的知识点不同,考察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自如的应对高考中的相关试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代数第二册(甲种本)教学参考书,于关数列这一单元教材分析与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不是所有的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的。例如某个学生在5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组成的数列89,95,78,90,82,就写不出它的通项公式”。(见第40页),文中所述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所举的例子则欠妥。事实上,不仅这个数列有通项公式,而且任何有穷数列,它的通项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