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使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定义的专利发明人和所有人信息,建立了一个3×3的分析矩阵,依此识别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实现模式。基于该分析框架,以德国、日本和韩国1980至2009年数据为例,分析典型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并特别分析了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促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以及罗伯特·哈金斯协会发布的<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的评价体系为基础,比较三大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知识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异同,重新构建了六大构成因素,并建立了知识竞争力模型.  相似文献   

3.
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中国服务业不仅在服务使用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上与美、日、德等经济强国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产业的服务投入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距。在经济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这无疑揭示了中国服务业的短处之所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状况等因素,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应该从生产者服务业方面进行突破。基于原因分析,相关的政策则需要从完善市场环境、深化体制改革、吸引行业关键人才、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促进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以及培育本土国际大企业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一个"绿色增长指数(Green Growth Index)"对国家/区域层面的绿色增长进行衡量,并以此界定了"绝对绿色增长"、"相对绿色增长"和"非绿色增长"3种类型的增长方式。论文以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6个国家为对象,采用1996-2012年的数据,对其绿色增长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创新投入等7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回归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劳动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轻型化对加速绿色增长有显著正面效果,而能源消耗和环境税对绿色增长有显著负面效果;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转向绿色增长、以绿色创新驱动绿色增长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碳锁定”是指在一系列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碳基技术体制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阻碍低碳技术应用和扩散的现象.碳基技术体制的形成要经过碳基技术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相继形成技术锁定、制度锁定和社会锁定,进而导致“碳锁定”的出现.“碳解锁”的实质是实现碳基技术体制的替代或低碳化转型,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对“碳解锁”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管理.本文从技术体制的视角定义了“碳锁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碳锁定”形成的机理,以及“碳解锁”的基本模式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体系已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我国1988—2018年413份中央政府及其主要组成部门颁布的社会信用政策文本分析,将政策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进行量化分析和内容挖掘,总结和归纳不同时期信用政策主题热点和发文机构合作网络,以揭示我国信用政策的变迁过程,为未来政策延伸及优化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关注程度、接受程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涉及领域愈发广泛,信用监管逐渐形成,但在信用立法、文化宣传及部门合作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分析近年大众创业的主要趋势和发展变化,同时,基于2008年-2014年我国"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的入选情况,阐明我国大众创业的地区分布、产业分布、年龄分布以及创业载体分布情况。并以上述数据分析为依据,对完善大众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广军  宋珊 《情报杂志》2022,41(2):140-145
[研究目的]当今舆论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场中难以进行有效、冷静的对话和沟通,互联网媒介及群体传播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学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等舆论案例分析,研究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传播组织形态的群体化转向,以及由此带来合法化认同向抗拒性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介特性构建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群体之间的认同是以抗拒性认同为主,而与传统群体相比互联网群体中个体情绪、意见、观点等情感化因素成为了其主要认同机制,情感认同和情绪表达成为互联网舆论场域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公共资助作为一种常见的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效应带来的缺陷,在激励、引导、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德企业技术创新与转移状况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中国(尤其是北京地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公共资助现状、结构与需求,指出现有公共资助体系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就完善公共资助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