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枚举动量定理之妙用,点击动量守恒常见模型特征,纵观过程中动量与能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力学中涉及两个守恒定律,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这两个守恒定律,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能更进一步.这两个定律表示的是机械运动不同本质的规律,有相似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中学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学完动量守恒定律并做了大量的练习后,仍不能灵活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究其原因多是对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高三的一次月考中,有几道物理试题的得分率极低,于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仔细品味这几道题,觉得不但有趣,试题的思想性也很强.今写出来,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5.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通的规律之一.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定律,这一定律,可以由牛顿定律直接推导出来.其内容是: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矢量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其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6.
陈斌 《新高考》2006,(5):7-8
图像法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决物体相互作用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时往往更直观、更形象、更简洁,有着公式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逆推法中的“逆推”指逆向演绎推理,简单的说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的条件。从习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习题条件到习题目标的推理链,称逆推法:  相似文献   

8.
用图象法处理有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不仅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反映物理过程和规律,还可以简捷、迅速地解决一些用解析法难以解决甚至不能解决的问题。下面就U-I图象的实验应用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弹簧问题     
关于弹簧问题,有两类问题是学生容易迷惑和混淆的.  相似文献   

10.
例1如图1,A、B为两个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带电小球,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球C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两线长度相等),若把C球移走,两球没有发生碰撞,A、B两小球再次平衡时分别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和θ2,若θ1&;gt;θ2,则A、B两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1.
何万龄 《考试》2004,(5):38-39
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间不仅有动量的传递,还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物体受力分析人手,弄清物理过程,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在此基础上根据动量和能量的重要关系,列式求得结果。下面就几个典型问题结合实例作一讨论一  相似文献   

12.
例1 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是v1,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是多少?从甲处到乙处用去了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两个独立性原理指的是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力作用的独立性原理,它们可表述为: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中有些问题涉及的物体的运动具有周期性或对称性(例如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而题中又没有对某些条件进行限定或约束,使它成为一种多解类的问题,这类题的难度不一定很大,但如果答题者不够细心,往往只按特殊情况来处理,而忽视一般情况,导致解题结果只是一个特殊解,造成丢解。  相似文献   

16.
闫俊仁 《物理教师》2005,26(12):19-21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中许多内容的挖掘,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综合题目,让学生通过研究这些题目不仅能对教材中不太清楚的地方加以深刻理解,而且还可以结合现代高科技进行信息题的设计,了解当前最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教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以“原子核物理”为背景设计几例应用性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学生做《动量》检测题时,有几道答对率很低.分析其原因,发现存在一些典型的错误,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动量、机械能”是力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中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我们来研究如何用图象法巧解“一动一静”非弹性碰撞问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上,木块长为L,质量为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  相似文献   

19.
20.
波动问题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大纲和考纲中的重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习中要抓住重点、体现热点、突破难点,就要优化归类,对比分析,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掌握简捷完善的分析方法.下文是笔者的一点心得,不足之处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