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数学和数学教育领域中追求统一性的努力可以获得关于“整合课程”的直接启示:这决不应被理解成相关内容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深入的分析揭示出对象的共同本质或内在的统一性.后者事实上也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国内在这一方面的已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地理学科内容的教科书,最具代表性。但限于学生的地区差异、认知水平差异和理解水平差异,统一的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补充适合学生的素材,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把统一的教材整合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即学材。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7,(7):38-43
人与社会共同体如何和谐共生,即由帕森斯提出的所谓"霍布斯问题",是社会科学领域探讨的重要的元问题。哈贝马斯认为,实现社会秩序的整合,关键在于如何既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又要确保这种整合符合理性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兼备规范有效性与事实强制性双重品格的法律应该成为现代社会进行社会整合的媒介。这一社会整合路径成为破解"霍布斯问题"的关键。总体观之,在对现代社会的理性重建和社会整合问题上,哈贝马斯由此开创了一条与罗尔斯哲学与卢曼社会学所不同的第三条道路。这一道路为积极应对当代社会的多元主义与复杂性事实具有重要的参验价值。  相似文献   

4.
喀什老城是一个民族混居、文化多元的社区。为了满足生活起居的多种需要,手工造物成为老城人的谋生之道和精神文化的组成内容。土陶艺人将生活空间兼做生产劳动空间,以及物品交换、巴扎交易的经济交往空间,在"家庭院落"内完成了多重空间的文化整合。喀什老城以强大的文化兼容性将个体吸纳到集体之中,将人、物、资金引流,形成了社会群体聚合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又将多源文化整合到本土文化体系之中,使文化汇流,形成了新的文化共同体。社会整合改变着老城的地方文化体系,它将当地人作为主体的文化生产,推向不同主体共同创造的更多元的文化体系构建,完成了老城文化体系的再生产,团结起更广泛的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5.
黄忠敬 《教育研究》2022,(10):83-94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却千差万别。这种理解上的不同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从历史视角来看,社会与情感发展经历了从“智力”到“能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心理学范式向教育学范式转向的发展过程。这使对社会与情感的关注从智力测验走向了能力培养,从学术话语走向了政策话语,并且其研究成果在学校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教育领域发生了“情感转向”,教育越来越强调促进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和幸福感的全人教育。社会与情感能力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由此形成了全球性的教育政策改革运动。这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向都对当下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政策和学校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整合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文章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学科中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在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这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找出其交叉点,对教学提出本学科主导、易懂性、持续性三大整合原则,并对整合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终身教育”到“学习型社会”理论、理念和思潮的演变,虽与人类社会自身对教育认识不断深化密切相关,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和科学技术发展在教育和社会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必然反映。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是“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原青林 《西江大学学报》2007,28(1):10-13,20
近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日本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富国强兵和对外侵略之路,他所鼓吹的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教育”;而日本当代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则是一种“为了教育的社会”,致力于一种建设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和对外侵略的教育,一种关爱生命、生命至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封闭”到“开放”——信息社会中学校组织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循着现象描述、问题呈现、策略建构的分析逻辑,围绕着学校组织的四个要素,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首先,学校组织的社会结构会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呈现出网络无序的主要问题。与此相对应,建构了科层原则与网络原则并举的变革策略;其次,学校组织目标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呈现出坚守单一的主要问题。与此相对应,建构了多元取向的变革策略;再次,学校组织的人际交往越来越趋于交互化,呈现出遭遇虚无的主要问题。与此相对应,建构了“合和”的变革策略;最后,学校组织的管理技术越来越趋于思想化,呈现出信息资本不足的主要问题。与此相对应,建构了“软硬兼施”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花果山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幸运地走上取经的道路,西行途中得到众神的慷慨相助,最终既为社会作出贡献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孙悟空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在明代心学思想影响下,以吴承恩为代表的文人士子对人生的美好憧憬。《红楼梦》中生活在大观园的贾宝玉,向往纯情任性,厌恶仕途经济,却被家庭责任、父命母爱、家族利益牢牢束缚,最终绝望弃世。贾宝玉的人生姿态体现了在清代严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遭受家庭巨变的曹雪芹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这两个艺术形象共同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济时救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该蕴含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价值理念之中.网格化管理虽然在改变服务手段与技术上凸显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不足与局限.而网络化治理在价值理念上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信任合作与协调机制,尊重多元与差异.因此,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从"酱紫"到"ORZ",从"大虾"到"稀饭",从"给力"到"丝",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语言的更新似乎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变得"日新月异",其中又以网络语的出现为标志,不断创新的网络语随着便捷的信息化时代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就近几年的网络语的流行现象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为例,对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教材该部分内容的编排位置、素材选取、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与应用的策略,为地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电化教育"转向"教育技术",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在学科领域来说,它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为今天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回溯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学科内部关于学术名词争论的问题.从讨论的缘起到争论的过程,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社会观念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媒体在云南"桥头堡"形象建构中的功能研究暂时是一个空白。"桥头堡"本是一项政府战略,本文主要探析云南传统媒体如何通过社会整合将其转化为社会共识和社会合力。笔者从议程设置、社会动员、交流互动三个阶段分析云南传统媒体在"桥头堡"形象建构中的社会整合路径,同时这也是媒体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三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推广与使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文章作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课为例,通过教学主题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对这一课内容进行逻辑顺序的重新整合,以优化知识的组织结构,期望打造高效高质量的历史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首要关系。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社会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巨大的权威,人不能对抗社会。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人与社会相对抗意义上的社会,这种对抗是积极的智慧,而不是反社会。人成为社会的行动者,社会从过去巨大的外在意义,变化为内在于个人的场域意义,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教育就在于能够实现外在世界意义向个人内在世界意义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从他人的,转换为自己的。社会的荣辱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此乃这个时代之教育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本质上讲,生态文学是建立在生态危机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当前社会生态危机的正视与积极应对。生态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发生期与发展期,早期的生态文学多以报告和说明文的形式呈现,发展后期向兼具社会功用和诗性智慧的小说方向发展,也就是发展的深化期。生态文学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意味性的表达形式,诗人在其中尽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愿望,这不仅是诗人的存在体现,更是理想化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首要关系。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社会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巨大的权威,人不能对抗社会。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人与社会相对抗意义上的社会,这种对抗是积极的智慧,而不是反社会。人成为社会的行动者,社会从过去巨大的外在意义,变化为内在于个人的场域意义,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教育就在于能够实现外在世界意义向个人内在世界意义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从他人的,转换为自己的。社会的荣辱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此乃这个时代之教育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