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诗词鉴赏历来在语言教学和考试中显得非常重要,担负着学习和继承中国文学传统的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3.
正诗歌,不仅承载了人类的文化成果,而且具备许多提升人们综合素养的价值。诗歌作为一种具有很高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文体,本身就散发着审美信息,因此,诗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在长期的阅读、鉴赏诗歌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还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另外,诗歌教学能够充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指导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导学,创设意境、品味意象、体味意境,使学生自主探究,体会诗歌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相似文献   

5.
诗歌审美性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它是在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审美世界中,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最终把文学教学的目的落到实处。审美性教学注重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开拓情感的自由空间,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6.
审美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观念和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美的追求成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使教学行为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感受着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具有识别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得以塑造。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用来表现美好事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既讲求展现美的意境,又力求能够真实客观地体现其所要表现的事物和感情,在初中阶段语文的诗歌教学上,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大胆创新古诗文教学:一、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巧妙激趣;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由点及面,深入探究,唤起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三、指导诵读,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强化学生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常见的文学样式之一,其以丰富的想象,含蓄凝炼的语言,独特的情感抒发而深深打动读者。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多地吸取诗歌的精华,不仅能使他们获得文学知识的提升,更能促进他们审美情感上的体悟。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就明显增加了诗歌(包括词)的比重,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  相似文献   

10.
鉴赏是实现古典诗词审美价值和社会功用的途径之一,意境教学是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所谓意境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双向互动,多种器官并用,充分感受作品的创造的意境,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它既是诗歌特点的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它的具体步骤为:导入意境、保持意境、再认意境和重视意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先进教育思想,以此来指导小学诗歌教学就能体现其主要意义。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美学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歌是我国学史上一片灿烂的星河,也是各类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授这些古典诗歌时,教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美,理解理想美,欣赏形式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和学修养。  相似文献   

13.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应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仔细推敲,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把握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探求意蕴,理解诗歌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4.
黄俏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2):106-108
传统中学诗歌教学的模式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丧失了语文的灵魂,故提倡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诵读这种既传统而又符合语文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诗歌教学体现出诗歌的特征、文学的色彩,让诗歌教学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余凤玲 《考试周刊》2014,(33):25-25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意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由此可知,优秀的诗歌,意象鲜明,意境深邃,传之以情,给人以美。在高中教学实践中,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意象,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逐而进入意境,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领悟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金生 《湖南教育》2002,(22):44-44
一、通过诵读品味诗的词句之妙。诗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诵读中感悟出来。所以,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例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诵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不同。“死”和“活”都是应该重读的,用来突出其表达效果。二、通过诵读理解诗的结构特点。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诗歌的特点入手,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知人论世是前提,品味语言是核心,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重、难点,吟咏诵读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将诗人所见之物抑或思绪飘风之处,通过富有音乐美的精炼言辞,或生动或隐晦地跃然于纸上的一种文学体裁。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本文立足于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对意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用语言培育的生命,欣赏诗歌要用生命去灌溉每一个灵动的字眼,诗人和读者要有心灵的碰撞。因此,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应当把审美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体会形象,品味情感,领悟个性作为唯一的中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歌教学中用心灵和自己的生活参与诗人的创造,让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发展自身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诗学历来都强调的一种艺术境界,要求诗歌创作中使主观的情思与客观的物境互相交融、和谐统一。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可激起欣赏者无穷的审美联想。因而,在诗歌教学中应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歌所描绘的生活情景,展现诗歌形象,启发学生的丰富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诗歌教学只停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