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提炼出的治理法宝,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其理论价值不仅在于精准地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公共性价值诉求,更在于锚定了建构治理主体价值基础、发挥制度优势的实践方向。在实践层面,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公共性价值理念意味着培育公共精神、优化治理主体权责关系和促进治理方式创新应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主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更是要求我们以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为载体,促成不同经济主体的依存、互补、合作,并由此确保每个社会细胞健康活跃,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3.
虚无主义实质上所反映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上,因"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客观上所导致的个体主体之"私人性生存"与"公共性生存"之深度的价值紧张状态.对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安排之历史实践和话语现实向我们呈现的虚无主义,必须围绕现实个体之生存价值的坐标原点的理性定位问题,真正把准其实质和脉象.而泛文化公共性的分析视角和拟生存论的阐释路径,则是必要的学理性选择之一.现代性文化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本质上是对一种新的生存与生活共同体的实践创造过程,对新的先进文化及其公共性价值生存逻辑的再发现与不断的主体性认同过程,同时更是在和各种虚无主义的渗透和侵入的艰难博弈中,一个现代公序社会主体所必须的优良心灵习性和精神秩序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导,思考人的“公共性”品质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分享、合作、共赢、包容”,其内涵包括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等思想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人的培养赋予了新理念: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个体性,弘扬主体性,但更要培养人的公共性,塑造人的合作品质和共享、包容意识。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对人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品质的培养,超越以往教育中个体性和主体性的过度弘扬而产生的对公共意识的遮蔽,让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休戚与共”的忧患意识,确立“仁爱相遇”的他者思维,建构“生命互涉”的共存品质和“命运与共”的全球视野,培养具有公共精神、合作共赢和共享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公共性是贯穿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总体精神和价值底蕴。作为人的解放和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尺度,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内蕴的公共性为探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公共性转变造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境遇,公共价值的塑造与实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皈依,公共行动的有序生成与推进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逻辑和实践遵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公共性诉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公共情怀和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网络与谣言的结合呈现新态势,如何规制网络谣言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命题。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影响大的特点,而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则稍显落后。行政规制不足,刑法规范对集体法益的强调以及认定标准的模糊,行刑衔接不畅是导致治理困境的原因。通过科学立法源头治理、行政执法双向治理、刑事司法末端治理,是大数据时代规制网络谣言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8.
重建“共同体”——学校教育改革的体制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本体关怀的真正实现呼唤着共同体这一人类联合的体制形式的真正确立。然而,在当今学校教育的体制建构及改革的运作逻辑与教育的本体关怀之间,往往存在着深刻的裂痕,由此而致使我们所追求与珍视的教育理念由于缺乏有效的体制依托而难以真正实现。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今学校教育的体制建构及改革的运作逻辑,并探索迈向共同体的可能性,将学校真正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乃至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由现代性走向自反所导致,社会共同体异化与个体陷入生存困境是其突出问题。在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视域下,风险社会本质上是资本现代性及其全球扩张的结果,这一历史结果导致了"资本共同体"的统治,使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陷入异化困境,成为风险社会的根源和所要破解的基本矛盾。风险社会治理要求以超越资本主义为根本立场,重建现代社会共同体,重塑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共生性关系,以此作为应对风险的现实出路。中国社会共同体治理面临着传统性、现代性与未来性时空交叠的复杂矛盾,这要求在共同体重建与个体性重塑的双重任务中构建起社会主体成员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实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融合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如何完善大学治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题域。大学治理共同体作为一种多元主体实现合作主义的生动实践,事实上解决了"谁来治理""怎样治理""怎样分配"等问题,契合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时代价值。由于原有改革的不彻底,大学治理共同体建设实际上面临诸多困境,如意识困境、组织困境、行动困境、制度困境等。因此,应当通过树立共同体意识、推进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建构协商民主、优化治理结构等举措,完善大学治理共同体建构理路。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对教学理论贡献是多元的;但与此同时,学习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实践运作中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多重的。透析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困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学习共同体的全面解读,另一方面也呼吁我们积极寻求对策。努力为学习共同体创设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释放其全部的教育教学能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2.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佐藤学  田辉副 《中国德育》2007,2(1):8-12,15
日本学校改革的目标是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仅使其可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天地,也是教师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并且还可以作为家长、市民支持和参加学校改革、共同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杜威的公共哲学。推进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建设,需要遵循少则多、简则优、小则精的原则。这种改革并没有特定的形态、特定的运动以及特定的处方,是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挑战的“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其承载着对人类教育的历史思辨,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儒家德育文化"教学相长,育才造士"德育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育原则和"有教无类,长善救失"德育方法。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德育思想在根植团结合作的道德认识、孕育守望相助的道德情感、坚定同舟共济的道德意志、践行互利共赢的道德行为方面作用显著,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来源和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界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理论核心,以"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遵循,以"实现人和自然的真正和解"为发展目标。新时代,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新时代,探析人与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现实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破解生态难题、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生态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公共性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它在时代变化中更新着自身的涵义。在功能上,高校科学研究经历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从服务教学到服务社会的转变。在价值上,高校科学研究呈现了从内生性公共性到外生性公共性,从自我实现型公共性到依赖型公共性的转变。这些公共属性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功利化与行政化的科研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寻求高校科学研究的价值回归与自主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和街居制管理功能的退化,社区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针对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要实现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以解决市场经济兴起和单位制解体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推动作为社会治理单元的社区建设,核心在于实现社区从一个单一的地域共同体到人们的精神共同体转变的社区再组织化,而且只有基于此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治理体制创新,进而推进中国社会的治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7.
网络载体与教学的实际结合涵盖了网络微载体与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微技术对比传统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具有优势。对某高校2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及参与微平台教学意愿的调查显示,利用微技术的一种媒介——微信为工具,探索构建一个基于微平台的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该微平台在促进共同体中的学习者、施教者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动态生成教学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好培养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山东教育科研》2013,(7):20-22,56
当前,随着群体的不断分化、公共空间的不断压缩和公共言说话语权的不断丧失,乡村教师陷入了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困境,出现了公共性危机。危机的根源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为此,建构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应该从制度建构、知识建构、公共空间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坚持专业性和专业角色优先,重塑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并指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青少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现在和未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情感,有利于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进而提出以共圆伟大复兴梦想为己任,引领青少年争创新时代佳绩,增强“五个认同”教育,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创新实践活动载体,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感召能力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绝学”之“小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学“小学”(文字、训诂、音韵)的时代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源”与“流”关系“。小学”及其工具书编撰与“小学”所负载的“大一统”思想,都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