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巍  魏红 《海外英语》2012,(1):171-172,174
古文英译是跨越时空的文化间交际活动,而解构主义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及差异性,穿越时空的意义链见证了文本在不同语境下的变迁。解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古文英译,有助于在语内、语际翻译过程中,实现意义传递,使原作在译作的光辉中长存。该文将集中探讨林语堂古文英译解构过程。  相似文献   

2.
夏春鸽  武娜 《海外英语》2013,(15):152-153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3.
古文记栽着中华文化,要向世界介绍中国,古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古文有其特征,这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难处。以《道德经》译文为例,分析古文的特征后,认为古文英译应以“忠实”为基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翻译理论,它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而汉语典籍英译一直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为例,解析汉语典籍英译的目的,进行以目的论为视角的汉语典籍英译方法初探。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论翻译著作还是论文,首先碰到的就是标题的翻译问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门面,要力求言简意赅。笔者愿就多年来翻译著作或学术论文标题所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根据翻译理论,以所总结出的一套标题英译的规律和方法,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对照指出标题中各种词组的搭配关系及其相应的译法、标题中虚词的用法及处理、常用语的英译等翻译技巧以飨读者。一、标题中各种词组的搭配关系及其相应的英语译法文章的标题大多是由各种词组组成的。准确的领会,弄清汉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译好标题的第一步。从学术论文的标题中,我们常常遇到下列…  相似文献   

7.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8.
熟语承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熟语的翻译历来被看成是翻译的一大难事。在翻译过程中,异化或归化熟语中的文化信息都可能引起争议。通过对《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以平等对话的态度,对熟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描写,并辅以语境的帮助,开展文化间的互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文化的传播,达成异质文化的共生和交融。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贾平凹作品中丰富的方言词汇给翻译带来挑战,如何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上,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言,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鲜明,生活化、形象化、地域化、个性化、民族化等突出,且语法多变。在翻译策略方面,应综合应用不同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达到受者接受效果好,沟通文化理解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汉语典籍中俯拾皆是的文化元素决定了其英译过程中实现文化传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实现文化质和量的传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采用注释法、直译或直译加注、音译或音译加注、语境增益或文化替代等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语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4,(A5):26-27
典籍英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点,典籍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备受关注。林语堂翻译的汉语典籍《浮生六记》,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林语堂在英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在语言逻辑调适、词语转换、追求艺术美等方面尤其突出,为其译文流畅自然、可读性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涉及两种社会文化的复杂活动,必然受到两种不同规范的制约。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视角研究孙大雨的《英诗选译集》,可发现译者对译诗文本的选择遵循了前期规范;译作的整体风格受到了初始规范的影响;而译者对诗歌内容的传达和形式的迻译则受到了操作规范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翻译了数量不菲的中国文学经典,对于向西方传扬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角度论述"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从古诗词的音韵、语言及结构三方面来探讨林语堂的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论文标题汉译英错译案例,分析了科技论文标题英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贾绍东  陈俊 《海外英语》2014,(18):129-133,161
文章从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论文标题汉译英错译案例,分析了科技论文标题英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典籍的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以《论语》的英译为例,讨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典籍汉译英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建罗什本《金刚经》一对多汉英平行语料库,从术语构词法视阈对《金刚经》中的高频佛典术语的英译按构词类别展开历时研究。不同时代译者所瞄准的目标语读者群的不同以及一种默认的统一标准的缺失,导致部分佛典术语的英译缺乏定译。将术语构词法作为术语英译的参考校标,遵循罗什的术语翻译策略,有助于佛典术语英译的定型以及促进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通过寥寥数字高度概括了作品的内涵和精神。能否准确地翻译文学作品标题直接影响着作品在译入语读者中的推广和传播。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例,简要地探讨了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春 《教学与管理》2006,(11):97-98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各种新事物和新观念叠出,出现了一大批新的词汇、新的表达法和新的提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翻译难,汉译外尤难”,特别是翻译这些反映我国特有事物和现象的新词语本身是一项极具开拓性的工作,自然比一般翻译更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