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服务圈”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满足了中央层面的政策要求,也在地方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作为将高品质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服务圈”使公众就近即可享受到较高品质的文化设施空间、文化资源配置、文化智慧服务。面对当前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均衡、工作推进落实困难、社会力量参与存在风险、文化服务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建议加强政府主体责任和制度保障标准,依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更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旅融合和文教结合等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和场馆空间品质,强化“圈”内各类阵地职能,推动在公共文化中融入科技,切实使文化与生活互融。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2.
文化部确定10个单位为国家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确保公益目标实现、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文化机构与公司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明显区别。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重点任务是,财政投入方式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试点单位对若干难点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包括理事会的性质定位、理事长人选和产生、管理层负责人的产生、举办单位理事"一票否决权"、监事会的设立。  相似文献   

3.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属性,又因文化自身的特殊性而与一般性公共服务相区别。政府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是从政府责任、保障基本以及管理文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但结果并不理想。随着国家治理以及公共文化治理话语的不断兴起,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转向便成为化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下等顽疾的新思路。从服务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主体、机制和内容都将产生重要的变化,更加关注公民公共文化生活的实质改善。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命题,公共文化治理本身的合理性同样值得探讨与反思,仍然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文化服务圈”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满足了中央层面的政策要求,也在地方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作为将高品质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服务圈”使公众就近即可享受到较高品质的文化设施空间、文化资源配置、文化智慧服务。面对当前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均衡、工作推进落实困难、社会力量参与存在风险、文化服务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建议加强政府主体责任和制度保障标准,依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更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旅融合和文教结合等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和场馆空间品质,强化“圈”内各类阵地职能,推动在公共文化中融入科技,切实使文化与生活互融。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长三角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既包括基本公共服务要素,又包括品质发展拓展要素,具有均等、开放、融合、品质等特征。论文基于长三角区域发展背景,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服务入手,准确把握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逻辑,提出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从行业领域、空间地理、线上线下、政策和实践等维度探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文章综述会议主要内容,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文旅数字化等热点话题,梳理新理念、新观点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有助于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中精准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发展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担当、发展特质以及其在文化强国中的角色定位中认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从转型起步发展、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三步走”中系统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回应“人本”需求、“效能”要求、“时代”诉求三大着力点中彰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义,从“空间-人-资源”三位一体的总体逻辑中邃密空间再造、供需匹配与资源融合逻辑。  相似文献   

8.
9.
以交叉共融理论视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探析以交叉融合方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绩效评估机制的治理流程上引发创新思考;考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出场的现实语境与发力点,从“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双重维度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贾娟 《图书馆》2024,(4):9-14
将外部支持与乡村内部自觉有机结合,采用内外共生、上下联动的新内生发展是现阶段推动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在新内生理论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强调从整体发展视角,立足乡村资源和需求,通过乡村与外部的互动联结、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深度解构入选国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汉阴模式,认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欲打破乡村文化自觉意识淡薄、整合性欠缺、创新动力不足的新内生困境,离不开以县政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整体谋划与统筹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乡村自治组织及其组织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文化+”为思路的资源整合逻辑及技术引领、规则协同下的多维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既关乎"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向,也与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中期目标息息相关。文章梳理"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观念、新路径,重点关注推进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问题,擘画"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提品质、优效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愈加凸显。对西部N市G区的调查发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既源于供给侧改革精准度不够,包括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文化活动、人才配备、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失衡,也源于需求侧管理的科学性不足、领导注意力倾斜度偏差、管理部门融合度不深等。为纾解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需要打破传统“二元”思维模式,强化需求侧科学管理能力,扩展弹性供需空间,坚持兜底供给与跨界融合供给并举,促进形成多元高效联动供给格局,以此助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表7。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3.
陈颖仪 《图书馆》2023,(6):21-26
融合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针对当前国内公共文化机构面临的实践困境,从政策、资金、体制机制、决策评估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以期促进公共文化机构从管理者意志下的短期随机合作转变为契约制衡下的长期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8,(12):67-73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走过了十年历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 500多个,主要类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理念新、形态新、机制新、技术新和服务新的特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16.
陈雅  王锰 《图书馆》2017,(11):1-8
文章阐释了处于环境变革中的公共图书馆进行战略规划的重要价值,将公共图书馆与战略管理理论结合,对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定位。接着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文献资源、服务理念等优势因素,图书馆布局、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劣势因素。最后从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愿景、战略目标、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标准体系建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通过对文化行业标准化体系现状及案例分析发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缺位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特别是标准体系建设能够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文章提出由准入标准、运营标准、志愿标准以及评估标准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标准体系架构,并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推进了文化机构社会化的进程,党中央及各级政府政策法规的推出保障了文化机构社会化可持续发展。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内涵,分析了社会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总结了社会化实践的特点,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建议,以期加快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但在实践中,期刊融合发展转型存在技术隐忧、系统障碍、内容错配等偏差。文章提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要切实做到守正与创新,既要坚守赖以生存的根基,按照出版规范完成传统出版工作,又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需求,在技术与内容“双轮驱动”的形势下,把握融合发展的变革方向,延展期刊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文章探讨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与建设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标准化建设、服务理念、服务网络、服务实效性四个方面,探索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期为全国各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