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媒体为网络梗的生成与传播提供平台,人们通过网络梗来表达情绪、疏解压力。然而,网络梗在传播中会出现信息传达失败甚至“表反意”的传播效果。文章以网络梗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符号学视角,借皮尔斯的三元范畴理论以分析网络梗的符号构建与传播;进一步分析网络梗作为网络模因在趣缘群体间的传播机制;最后反思网络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网络梗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外在的良性引导。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梗"的创作与传播上.随着网民们对"梗"的不断使用,"玩梗"行为已经渗透到网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逐渐形成了"梗"文化.本文以B站(哔哩哔哩)虚拟社区中"梗"文化为例,发现其在实践中不仅呈现出戏谑自嘲的特点,而且通过拼贴、同构、戏仿的方式也表现出典型的亚文化风格特征."梗"文化在社交媒体扩散传播中,凭借可以消解乏闷、进行印象管理、引起情感共鸣等内在动因而被大众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3.
黄怡宁  李欣然  董若 《视听》2022,(5):118-122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流行"梗"的创造与传播中.对于"梗"文化及其传播过程,可以尝试性运用迷因理论来解释.以B站(bilibili)为例进行研究发现,B站视频形态的"梗"文化通常具有强势迷因的属性,便于记忆,而个体仪式感与趣缘共同体助推迷因繁衍,促进"梗"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与扩散.互...  相似文献   

4.
“融梗”是网民的自创词,是指把他人作品中的精彩创意融合进自己作品中的行为。“融梗”与“洗稿”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等同。在《著作权法》语境下,“融梗”行为即指文学作品中对情节的套用,讨论“融梗”行为是否侵权,也就是判断文学作品情节相似是否构成侵权。司法实践中对于文学作品中“融梗”行为侵权的认定方法还是遵从“接触+实质性相似”规则,对于“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众多案例中并没有统一的侵权认定方法,仍旧以个案判断为基础。在侵权判断上适用调色盘方法时,要注意对公有领域和特定场景中出现的内容加以剔除。在应对策略方面,司法针对恶意侵权行为要落实新修改《著作权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作者可采取版权登记与标注引用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出版商在审核作品时也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与网络表达平台的发展,青少年群体在网络舆情表达中展现出善用"缩写梗"的特征.本文以卡尔·曼海姆及彼得·伯格的知识社会学概念为研究理论,从青少年独特的"梗文化"网舆表达方式发掘青少年的网络群体化意识.研究发现,从曼海姆的外部主义视阈出发,网络环境的即时性、互动性、圈层性使得青少年群体网舆表达方式呈现出"...  相似文献   

6.
姚少宝 《青年记者》2022,(21):59-61
“内卷化”成为网络热词,其背后蕴含着知识传播机制。“内卷化”在保留外部收缩、内部扩张倾向和不良后果三个词源要素的基础上,经媒体“调制”,被赋予总体化、动词化、模糊化和情境式书写的媒介形象特征,在网络传播中经受众“解调”,成为表达现实性集体焦虑情感的载体,在生活世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流量密码一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在流量至上的今天,这种关于“流量密码说”的论调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本文通过引入理查德·道金斯的模因论,以抖音平台上围绕着“张同学”进行仿拍的150个仿拍视频为样本,对其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张同学作为强势模因生成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维度上“流水账”式的日常记录;形式维度上沉浸式的视听体验;立场维度上模仿的本质在于蹭流量。“张同学”仿拍视频中流量密码的模因传输机制则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同化阶段:强势模因的植入;保留阶段:高频重复强化记忆;表达阶段:模仿主题丰富,音乐无变异;传输阶段:传播快速裂变化。  相似文献   

8.
周颜佳 《青年记者》2016,(18):76-77
当前,手机摄影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网络话语空间中,“无图无真相”的视觉追求促使社交媒体用户更多地倾向于图片表达,用手机拍摄后上传图片.本文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手机摄影的传播特性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手机摄影的“使用与满足” 手机摄影传播过程中,大众作为手机图片的拍摄者和发布者,占据的是控制地位.  相似文献   

9.
两会报道作为一种固态报道模式,为了保留存量受众、寻找增量受众,需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在技术驱动和疫情背景的双重影响下,今年两会报道呈现出“虚拟与现实的连接、此地与彼地的连接、当下与未来的连接”的“云传播”模式创新,通过“实景化再现、视频化传播、可视化呈现、智能化表达”的呈现创新;“两会神曲”“对话语态”“VLOG我记录”...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肩负着“窗口”和“门面”的重要作用,其作用直接影响到节目的传播效果。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时,主持人的“言”与“行”是被观众的听觉、视觉一并接收的。无疑有声语言是播音主持中审美表达的主要手段,但无声语言与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因此,作为主持人必须了解和掌握无声语言,并能灵活运用无声语言,做到“言”、“行”一致,以最佳的美学表达来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冷月 《新闻世界》2013,(1):164-165
大众传媒被认为是社会环境与语境的主要建构者,对于其传播结构的理论历来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实践与理论分析,发现部分传媒组织在传播建构中存在着一种“相对性重构”现象,并“相对性”及“重构”的角度理解媒体传播中的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打造软力量     
顾潜 《网络传播》2006,(11):80-81
“软力量”是指说服别人的一种能力,是设法让别人来仿效自身,使自身合法化,是一种“同化式的力量”,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战略策划即成为“软力量”的一部分,它的构建、打造成功与否,将关系到在全球传播中能否掌握主动权,能否在与西方强势全球传播的冲撞中,始终风帆高扬,挺立潮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欧洲法院通过司法判例确立“被遗忘权”,规定个人可以要求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运营商删除涉及其个人信息的网络链接。作为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利器”,“被遗忘权”也成为网络信息自由传播的桎梏,关闭了公民透视社会的窗户,加剧了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在“被遗忘权”设定的法律框架内,必须保留网络数据备份周期、给新闻报道留有“余地”以及规范其司法适用条件,实现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内卷”作为当下网络空间和人际传播中被高频使用的热词,其本意是指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事物内部趋于精细化的现象。后现代社会中,不少行业呈现出“内卷”的特征,青年人也深陷精神焦虑的泥潭,“内卷”一词因此被不断解构、重塑,从而走向泛化传播。本文将“内卷”作为一种传播符号进行溯源,分析其被泛化使用的动因与过程,继而观照“内卷”泛化传播背后的现实问题。“内卷”一词的泛化传播是一种抵抗式的符号实践,需要避免其走向无序化,成为躺平主义的万能托词,进而反噬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电视平民化传播的心理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三年,媒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民生新闻”的兴起,以及“造星节目”的遍地开花。传播一下子“平民化”起来,这种平民化,不仅表现在节目报道方式与内容上的“平易近人”与“贴进民众”,还表现在,民众不仅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而更多地成为传播过程的直接参与与记录,与以往传播权力的精英掌握与精英表达相异,平民在这次传播运动中有了更多的上升通道与表达空间,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山东曹县一短视频博主在直播中用方言大喊"山东菏泽曹县,666!我的宝贝",被不少创作者模仿,引发全民爆梗,形成现象级传播,曹县在互联网走红。当地政府及相关媒体及时跟进引导,全面立体展现了城市形象,起到了良好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对曹县网络走红进行分析,了解传播脉络,分析深层原因,为政府制作及运用短视频做好形象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8.
杨丽 《青年记者》2022,(23):19-21
当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国际社会各种声音杂乱交错,多级地域、多元文化交流互动愈加频繁,民间声音的表达权和传播权日益被重视,尤其在新全球化的背景下,从“跨文化”到“转文化”的文化传播新模式,也带来对外传播话语的深层次演变,对我国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争夺对外传播话语主动权,提出了新的改变与启发。本文从中外文化交流、共情能力开发、创新性表达等角度分析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话语转变方面的新趋势和新探索,以期创新对外传播话语表达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个性化等职业特点和要求,尤其在新媒体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主持人与受众互动的频率和深度几何级增加,其个性化表达的传播效果被放大,这些临场发挥经常被受众认为是“灵光乍现”或“有失水准”。那么主持人的现场反应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基础?本文从主持人业务研讨出发,遵循主流价值引导和传播规律,引入心理学“同理心”概念,尝试从心理动因、信息储备与调用、与嘉宾或受众的互动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获得规律性、可借鉴性的理论成果,为播音主持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齐爱军 《青年记者》2022,(21):80-8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建构中,“传播体系”的思想脉络一直未被彰显。本文从对马克思“报刊体系”思想的建构逻辑的分析出发,落脚于习近平的“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的话语创新,阐释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